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頸椎病越來越普及了,怎麼預防跟治療呢?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 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 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 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 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表現為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 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 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征。

頸椎病變的原因:

內因主要是衰老所致的退行性變。 所以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疾病。

外因主要:長時間的不正確姿勢、外傷、局部組織炎症。 這裡的長時間一般指數年甚至數十年。

頸椎的病症最早多是源於:抬不起的頭, 挺不直的背, 擺不正的脖子, 收不回的下巴。

頸椎變壞的前期表現有哪些?

一.頸椎曲度變直:

曲度是否變直需要進行X光的診斷, 但是頸椎曲度變直的人一般來說不一定有嚴重的頸椎症狀(甚至毫無症狀), 不過你必須得不知道, 這是你頸椎變壞的第一步, 因為生物力學結構的改變必然導致頸椎的壓力分佈改變, 長時間下去很可能就會導致頸椎出現症狀。

頸椎曲度變直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成年人的專利, 十幾歲的青少年中也有大批的頸椎曲度變直人群, 手機、電腦、iPad讓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

二.項韌帶鈣化:

項韌帶是一條頸椎後側的韌帶, 起於枕外隆凸和枕外脊, 向下到達第7頸椎並續於棘上韌帶。 正常的項韌帶是彈性纖維, 而常常低頭的人會出現項韌帶的鈣化, 用手摸起來會覺得脖子後面“

正常的項韌帶是彈性纖維, 而常常低頭的人會出現項韌帶的鈣化, 用手摸起來會覺得脖子後面“咯噔咯噔”的有一條筋。 項韌帶的鈣化並沒有臨床意義, 換句話說項韌帶鈣化並不會引起什麼疼痛等症狀, 但是韌帶的鈣化多由於軟組織張力不正常所導致,

比如過度低頭, 睡覺枕的枕頭太高, 躺在沙發扶手上看電視等等, 都會讓頸椎後側的項韌帶承受過度的張力從而產生勞損鈣化。

項韌帶的鈣化並沒有臨床意義, 換句話說項韌帶鈣化並不會引起什麼疼痛等症狀, 但是韌帶的鈣化多由於軟組織張力不正常所導致, 比如過度低頭, 睡覺枕的枕頭太高, 躺在沙發扶手上看電視等等, 都會讓頸椎後側的項韌帶承受過度的張力從而產生勞損鈣化。

三.頸椎常有不適感:

頸椎常有酸漲不適, 一般頸椎的不適多兩處:在肩頸結合處和頸椎上面靠近頭部。 第一種多是由於肩部問題, 如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等肌肉問題以及上胸椎的關節功能障礙所導致, 第二種多由於上頸椎的枕骨下肌群的肌力失衡以及上頸椎關節錯位所導致。

四.頸椎活動受限:

頸椎的活動一般分為前屈後伸, 左右側屈和旋轉, 正常情況下應該能達到下面圖中的角度且沒有不適感。 但是如果有活動度受限, 並且在進行運動中有明顯的

但是如果有活動度受限, 並且在進行運動中有明顯的不適和牽扯感,則要考慮可能已經有了頸椎方面的隱患了。

如何預防頸椎病呢?直接上乾貨

頸椎曲度恢復訓練:

找一個彈力帶,放在中段頸部,向前拉伸,然後下巴收緊,將頭後仰到感覺前面有張力就回到初始狀態。每組10次,共3組。注意一定要收緊下巴,不能出現下頜前突。

深層頸椎屈肌訓練:

頸部深層屈肌是頸椎重要的穩定肌群(幾乎所有脊柱的深層肌肉都與脊柱的穩定性密切相關)。要做好頸深屈肌的訓練才能維持住頸椎的穩定性,但是在訓練時,也一定要保持頸椎正常曲度。推薦下圖的動作,保持20秒鐘為一組,共4組。

頸後肌群強化訓練

頸後肌群的強化訓練可以讓由於低頭而拉長的頸後部肌群回到正常位置,保持頸椎的中立位置。推薦選擇彈力帶訓練,在進行訓練時要保持下頜回收姿勢,千萬不要突出下巴來。(也就是先做黑色小箭頭,收住下巴,再做綠色大箭頭,往後靠彈力帶)保持30秒鐘,共4組。

枕骨下肌放鬆:

枕骨下肌是連接C1、C2頸椎和枕骨的肌肉,它們很短小,但是卻擁有比臀大肌多約51倍的肌梭,肌梭是感知肌肉長度和牽拉刺激的重要裝置,換句話說,就是枕骨下肌非常敏感,身體的很多不平衡都可以在枕骨下肌體現出來,所以枕骨下肌的放鬆十分必要,尤其是對於寰樞椎有問題的人來說,但若是要調整椎體,還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自己做的話就可以用花生球放鬆枕骨下肌。下圖就是枕骨下肌的放鬆,注意花生球要放在第一和第二頸椎處,不要太靠下部頸椎(也就是常說的風池穴處)。靠住後收緊下巴,可以左右輕微活動頭,每次按壓20秒鐘,共3組。

改變不良的壞習慣:

壞習慣的改正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放下手機,抬起頭,選擇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辦公環境,那麼就無法真正的防止頸椎病出現。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千萬別忘了,每天晚上睡覺都得有7-8 個小時,選擇一個好的枕頭也是至關重要的。枕頭高好還是低好?其實適合您自己最好,下圖是一個很經典的枕頭,枕頭凸起處正好貼近頸椎,塑造了頸椎正常曲度,調整了頸椎的壓力,整個高度也適中,面部幾乎平行地面,沒有過度的下頜前突。這是幾個選枕頭重要的參考指標。

祝各位頸椎都能好好的!尤其是IT人士。

並且在進行運動中有明顯的不適和牽扯感,則要考慮可能已經有了頸椎方面的隱患了。

如何預防頸椎病呢?直接上乾貨

頸椎曲度恢復訓練:

找一個彈力帶,放在中段頸部,向前拉伸,然後下巴收緊,將頭後仰到感覺前面有張力就回到初始狀態。每組10次,共3組。注意一定要收緊下巴,不能出現下頜前突。

深層頸椎屈肌訓練:

頸部深層屈肌是頸椎重要的穩定肌群(幾乎所有脊柱的深層肌肉都與脊柱的穩定性密切相關)。要做好頸深屈肌的訓練才能維持住頸椎的穩定性,但是在訓練時,也一定要保持頸椎正常曲度。推薦下圖的動作,保持20秒鐘為一組,共4組。

頸後肌群強化訓練

頸後肌群的強化訓練可以讓由於低頭而拉長的頸後部肌群回到正常位置,保持頸椎的中立位置。推薦選擇彈力帶訓練,在進行訓練時要保持下頜回收姿勢,千萬不要突出下巴來。(也就是先做黑色小箭頭,收住下巴,再做綠色大箭頭,往後靠彈力帶)保持30秒鐘,共4組。

枕骨下肌放鬆:

枕骨下肌是連接C1、C2頸椎和枕骨的肌肉,它們很短小,但是卻擁有比臀大肌多約51倍的肌梭,肌梭是感知肌肉長度和牽拉刺激的重要裝置,換句話說,就是枕骨下肌非常敏感,身體的很多不平衡都可以在枕骨下肌體現出來,所以枕骨下肌的放鬆十分必要,尤其是對於寰樞椎有問題的人來說,但若是要調整椎體,還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自己做的話就可以用花生球放鬆枕骨下肌。下圖就是枕骨下肌的放鬆,注意花生球要放在第一和第二頸椎處,不要太靠下部頸椎(也就是常說的風池穴處)。靠住後收緊下巴,可以左右輕微活動頭,每次按壓20秒鐘,共3組。

改變不良的壞習慣:

壞習慣的改正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放下手機,抬起頭,選擇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辦公環境,那麼就無法真正的防止頸椎病出現。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千萬別忘了,每天晚上睡覺都得有7-8 個小時,選擇一個好的枕頭也是至關重要的。枕頭高好還是低好?其實適合您自己最好,下圖是一個很經典的枕頭,枕頭凸起處正好貼近頸椎,塑造了頸椎正常曲度,調整了頸椎的壓力,整個高度也適中,面部幾乎平行地面,沒有過度的下頜前突。這是幾個選枕頭重要的參考指標。

祝各位頸椎都能好好的!尤其是IT人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