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哈登,花都開好了

縱觀NBA歷來的將星, 莫有詹姆斯·哈登這般蜿蜒曲折的生涯。

勒布朗·詹姆斯沒進聯盟之前就已經是天之驕子, 儘管從未在職業比賽中露面, 耐克也不惜砸下千萬合同。

科比倒是打了兩年替補, 但第四年就隨奧尼爾奪冠了。

喬丹早年間久攻活塞不下, 但從系列賽勝場數來說, 其實每一年都在進步。

阿裡納斯的廣告大家還沒有忘記吧, 但他第二年就已經是絕對主力了, 打滿82場, 最快進步球員, 頗受關注。

跟哈登類似的, 大概是麥迪早年間在猛龍。 球隊在二號位上, 已經有了卡特(聯盟熱捧)和克利斯蒂, 難有出頭的機會。

接著轉會魔術, 大放異彩。

哈登生涯的獨特性在於, 很難有一隻球隊能同時擁有威少加杜蘭特這樣的外線組合, 比較接近的可能是1965年古德里奇加盟湖人。 彼時, 雖然傑裡·韋斯特尚在壯年, 但埃爾金·貝勒已年過而立, 和09年哈登被雷霆選中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情況。

09到10賽季, 杜蘭特加冕得分王, 結束了此前詹、韋、科三分天下的時代。 韋斯特布魯克前途無量, 他的身體素質看起來可以碾壓聯盟絕大部分後衛。 更何況, 還有一個傑夫·格林, 運動能力出眾的3、4號位搖擺人。 一群充滿希望的天才少年, 對於球迷, 對於管理層而言, 大概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但對於亞利桑那州大的二年級生來說, 頭頂是陰鬱的層雲,

黑壓壓的一片。

可是話說回來, 偉大的運動員從來不怕競爭, 滑翔機德雷克斯勒在開拓者的第一年也照樣是替補, 場均7.7分, 2.9個籃板, 1.9次助攻, 但事實證明, 沒有人能阻止他的裂空翱翔。

屬於詹姆斯·哈登的第一個賽季, 作為一個探花秀, 上場時間不算多(22.9分鐘), 場均拿下大概10分3板2助攻, 命中率不高, 表現中規中均。 有一個突出的亮點, 場均7.6次出手, 就能獲得3.2次罰球, 出色的製造對手犯規的能力。 但這一點其實不奇怪, 他大二的時候, 在亞利桑那州大, 場均7.6次罰球, 雷霆在3號秀上選中他, 很大程度上, 也是因為看中他的造犯規能力。

同年, 哈登入選新秀第二陣容。 雷霆打進季後賽, 贏了衛冕冠軍湖人兩場。 這輪系列賽, 兩件比較有意思的事。

1.杜蘭特完全被阿泰斯特限制(當時還是這個名字), 當時在阿泰斯特看來, 杜蘭特只是一個會利用掩護, 擅長無球走位的的得分手。

2.雷霆內線被湖人三高蹂躪, 然後管理層下定決心用跟但蘭特位置重疊的姐夫·格林換來冠軍中鋒帕金斯。

但這些, 對年輕的哈登而言都在其次, 更重要的事情是, 他在季後賽中對位了科比。 當時的科比幾乎已經預定了歷史第二分位的坐席, 並且證明了自己即便沒有奧尼爾也能奪冠。 系列賽結束, 每每哈登踏進訓練館, 他腦海中總會浮現科比的身影, 他的背筐晃身後仰、面框三威脅、三分線外強拔的動作細節, 在哈登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也能成為這麼好的球員嗎。 ”

至少兩個人有一點是類似的,

在他們二年級的時候, 都還在打替補。

二年級的哈登, 上場時間和資料穩步提升, 更讓人驚喜的是, 球隊直接打進了西部決賽(保羅:你媽批), 帕金斯+伊巴卡+杜蘭特+哈登+威少的最強五人組看起來前途無量。

然後就是第三年, 他們不負眾望地打進總決賽, 慘負, 轉會火箭。 到這裡, 雷霆生涯結束。

其實在他的第三年, 他在進攻端, 看起來已經是一個比威少更冷靜的決策者(事實上, 我一直在想, 無論杜蘭特是否離開, 哈登留在雷霆打1號位, 威少2號位, 或者兩個人交替, 都有看頭)。

但是從他前三年的軌跡來看, 儘管隊裡有兩位爺要伺候, 作為一個探花秀而言, 他似乎並不算太出眾。 我想, 他當時離開雷霆的境遇, 大概類似于本賽季之前的哈裡斯·巴恩斯,

大家都知道他有實力, 給夠出手權和上場時間能場均20+, 有誰會想到他日後會成為聯盟的招牌, MVP的最有力競選者哪?

然後到火箭的第一年他場均接近26+6+5, 前兩場比賽加起來82分, 休斯頓球迷又回想起了當年屬於火箭一號的崢嶸歲月, 只是他的球風不及當年麥迪那般風度翩翩罷了。

可季後賽的日子並不好過, 連續兩年止步第一輪。 13年面對舊主, 他39.1%的命中率, 助攻失誤比1:1。 14年對面的阿爾德里奇呼風喚雨, 哈登的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不如前一年。 此外, 開拓者還在比賽過程中針對他的防守, 強調了馬修斯背打的戰術。

這兩年的哈登, 不僅要接受角色上的轉換, 從前他只是躲在杜蘭特和威少的後面, 在球隊輪換時間不至於使球隊落後太多,等二位爺回來扭轉乾坤。但現在,千斤重擔系於一身,他的表現直接關乎球隊的勝敗。此其一,第二點就是哈登的打法。他的反擊奔襲+急停三分+滲透造犯規的打法很高效,但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就很彆扭,轉換的機會減少,三分的空位也不多。

這裡在多說幾句,哈登的選秀報告裡這樣描述:早熟、能迅速提升球隊即戰力、身體強壯,支配球冷靜,但爆發力不夠,擺脫人的能力有待提高。簡單來說,他的中距離擺脫能力(很多時候都是撤步跳投)的提高,讓他變成了一個更高水準的運動員。他來火箭的第一年,在MID-RANGE位置的命中率只有33.5%,後面四年有三年在40%以上。今年更是有42%,只是在德安東尼的體系之下,用得少罷了。

到這裡,哈登並不能讓人滿意,因為球迷已經過了剛轉會那段時間的驚喜的階段,對他的要求不再是雷霆那個最佳第六人,而是全明星、球隊基石。

然後就是逆轉快船,火箭時隔20年再進西決。我必須得承認,當時第三節打完,我已經把電視關掉。我想,如果我是火箭的球迷,那我絕對不願意看到自己喜歡的球隊被蹂躪,如果不是,一場結局已定的比賽對我來說並沒有吸引力。但是火箭最後贏了,這是哈登的勝利,火箭的勝利,也是競技體育的勝利。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能料中每場比賽的勝負,我覺得他馬上會成為全世界體育迷的公敵,懸念是競技體育所有的尊嚴,奇跡更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

至於兩次輸給勇士,我覺得已經是非戰之罪。當然這兩年也是哈登遭受非議最多的兩年,隨著火箭連續打進季後賽,他開始經歷成名的副作用,他的罰球、他跟霍華德之前的關係、他在場外的花邊新聞。另外,卡戴珊當年在體育界可不是如今這般“紅顏禍水”的評價,當年有一個“卡戴珊效應”的說法,拿籃球屆而言,奧多姆在湖人兩奪總冠軍,亨弗裡斯簽下巨額合同,當年的卡戴珊姐妹可以說是籃球運動員的幸運星了。

然後就是今年,炮轟、提速、打控衛。哈登的資料也是水漲船高,本賽季MVP的有力競爭者。在這個強調轉換和三分,威少爺們飛天遁地,大鬧天空的時代,他看起來有些奇怪,運球的速度很慢,變相的幅度不大(類似保羅·比爾斯,他們從來也沒有快過),但他的上球速度,他對隊友位置的感知,擋拆後面對不同防守策略的時機選擇都無可挑剔。他好像進入了一種只屬於他自己的次元裡,年輕人在拼命地秀彈跳,比速度,賣弄技巧。而他只是慢悠悠的運球過半場,然後做出無可挑剔的選擇。

簡單來說,他幾乎滿足了一隻球隊在進攻端,對核心球員的全部想像。 他像是一朵花,阿裡紮們倒像是綠葉,簇擁著他。只是,這朵花,能一直開到六月嗎?

在球隊輪換時間不至於使球隊落後太多,等二位爺回來扭轉乾坤。但現在,千斤重擔系於一身,他的表現直接關乎球隊的勝敗。此其一,第二點就是哈登的打法。他的反擊奔襲+急停三分+滲透造犯規的打法很高效,但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就很彆扭,轉換的機會減少,三分的空位也不多。

這裡在多說幾句,哈登的選秀報告裡這樣描述:早熟、能迅速提升球隊即戰力、身體強壯,支配球冷靜,但爆發力不夠,擺脫人的能力有待提高。簡單來說,他的中距離擺脫能力(很多時候都是撤步跳投)的提高,讓他變成了一個更高水準的運動員。他來火箭的第一年,在MID-RANGE位置的命中率只有33.5%,後面四年有三年在40%以上。今年更是有42%,只是在德安東尼的體系之下,用得少罷了。

到這裡,哈登並不能讓人滿意,因為球迷已經過了剛轉會那段時間的驚喜的階段,對他的要求不再是雷霆那個最佳第六人,而是全明星、球隊基石。

然後就是逆轉快船,火箭時隔20年再進西決。我必須得承認,當時第三節打完,我已經把電視關掉。我想,如果我是火箭的球迷,那我絕對不願意看到自己喜歡的球隊被蹂躪,如果不是,一場結局已定的比賽對我來說並沒有吸引力。但是火箭最後贏了,這是哈登的勝利,火箭的勝利,也是競技體育的勝利。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能料中每場比賽的勝負,我覺得他馬上會成為全世界體育迷的公敵,懸念是競技體育所有的尊嚴,奇跡更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

至於兩次輸給勇士,我覺得已經是非戰之罪。當然這兩年也是哈登遭受非議最多的兩年,隨著火箭連續打進季後賽,他開始經歷成名的副作用,他的罰球、他跟霍華德之前的關係、他在場外的花邊新聞。另外,卡戴珊當年在體育界可不是如今這般“紅顏禍水”的評價,當年有一個“卡戴珊效應”的說法,拿籃球屆而言,奧多姆在湖人兩奪總冠軍,亨弗裡斯簽下巨額合同,當年的卡戴珊姐妹可以說是籃球運動員的幸運星了。

然後就是今年,炮轟、提速、打控衛。哈登的資料也是水漲船高,本賽季MVP的有力競爭者。在這個強調轉換和三分,威少爺們飛天遁地,大鬧天空的時代,他看起來有些奇怪,運球的速度很慢,變相的幅度不大(類似保羅·比爾斯,他們從來也沒有快過),但他的上球速度,他對隊友位置的感知,擋拆後面對不同防守策略的時機選擇都無可挑剔。他好像進入了一種只屬於他自己的次元裡,年輕人在拼命地秀彈跳,比速度,賣弄技巧。而他只是慢悠悠的運球過半場,然後做出無可挑剔的選擇。

簡單來說,他幾乎滿足了一隻球隊在進攻端,對核心球員的全部想像。 他像是一朵花,阿裡紮們倒像是綠葉,簇擁著他。只是,這朵花,能一直開到六月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