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交響,城市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晨報記者 殷 茵

交響樂團,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 究竟意味著什麼?吸引古典樂愛好者之外, 如何走進普通觀眾的生活圈?昨日, “讓中國交響更具力量——中國交響樂團與費城交響樂團的中西對話”交響樂高峰論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 這是2016年東藝與費城交響樂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之後的一大動作。 現場, 中西樂團的諸位當家人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策劃樂季就像策劃展覽

隨著中國交響樂事業日益發展, 職業樂團數量正在迅速增加。 三五年前, 國內職業交響樂團約30至40家, 去年, 據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統計,

國內職業樂團已達72家。 越來越多的本土樂團登上交響舞臺, 僅2016/17演出季, 東藝就邀請了國內10多支專業樂團, 17場音樂會在東藝舞臺奏響。 與此同時, 曾在2016年年中與東藝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的費城交響樂團也於昨晚登臺獻演, 為滬上觀眾演奏貝多芬《普羅米修士的創造》序曲、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和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借此契機, 一場“東西對話”展開了。

論壇現場, 費城交響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裡森·沃爾加莫分享了自己在管理樂團上的經驗。 在她看來, 無論什麼樂團, 知道自己服務的是一群怎樣的觀眾很重要, “記住, 你的觀眾是不同的, 他們可能跨越幾代人, 所以費城交響有跨越不同演出季的主題。

我們會演奏貝多芬、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 也會演奏新作品, 甚至把觀眾請上來, 和樂團一起演奏。 ”

北京交響樂團團長孟海東也認為, 策劃樂季就如同策劃一個美術展覽, 必須根據不同觀眾的需求進行定制。 在今年的新樂季中, 北京交響樂團就加強了“中國元素”和“中國原創”。 “網紅”樂團上海彩虹室內樂團團長薛源也表示, 作為一個年輕人為主的樂團, 他們仍不忘自己作為一個古典樂團的使命, “我們的樂團更像是一個俱樂部。 儘管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但我們也堅持每年必須做一場大型音樂會, 曲目必須是正規古典音樂曲目。 ”

樂團是社區最好的禮物

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音樂廳, 恐怕是所有樂團當家者們最頭疼的問題。

在費城交響樂團的演出季中, 一個大學生只要付25美元, 就可以在一年之中任意觀看演出, “很多學生一年來6次, 如果我們有票子沒賣完, 就會把票留給這些大學生。 ”無獨有偶, 北京交響樂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 也一直堅持著走進校園的傳統, “交響樂應該是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或者叫百姓身邊的交響樂。 ”去年北京交響樂團還啟動了首都市民新年音樂會, 由北京電視臺直播, 網上的觀眾超過200萬。

在中國, 也有不少樂團在為走進社區默默努力著。 由指揮家曹鵬創建的上海城市交響樂團, 10多年一直堅持為自閉症兒童舉行公益音樂會, 用音樂打開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們的心。

論壇現場, 曹鵬的女兒、副團長夏小曹分享了這些年父親走進社區、走進這群特殊兒童的經歷。

她還帶來一封父親寫的信, 其中寫道:“2014年, 東藝邀請費城交響演出, 3位自閉症小朋友參與其中, 費城的團員為了小朋友更好地交流, 特地帶來了自然的樂器, 和小朋友互動。 ”在曹鵬看來, 一個樂團除了出色的演奏水準, 擁有一顆博愛的心更難能可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