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落袋不為安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落袋為安”。

這個說法源自中國股市, 由於長期高估, 平均高估500%以上, 股民們忐忑不安地炒來炒去, 心裡知道是你騙我、我騙你,

所以自然需要落袋為安。

國際上沒有落袋為安的說法。 巴菲特持有的再保險公司、可口可樂、保潔等公司, 持有幾十年了, 也沒見他要落袋。

落不落袋, 關鍵看持有的東西是否保值。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 唯一跑贏通脹的是:一個是一線城市北上深的住宅, 一個是上海的車牌。

一線城市的住宅每年升值14%, 紙幣每年貶值14%, 請問你是持房還是持幣, 當然是持房。

唯一需要落袋的是這個區域的利好已出盡, 房價已階段性透支, 那也是賣出, 換成潛力更大區域的房子。

以後跟同學比拼財富時, 如果他炫耀自己有1000萬存款, 你就拿一疊房產證給他看, 同時輕輕的提示他“只要沒有變成磚頭, 分分鐘把你貶成首付”。 (三線以下城市的房產已不保值,

就不要炫耀了)。

溫馨提示:看到環京樓市巨大機會的朋友, 私聊我, 咱們一起團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