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震驚!天文學界都在關注,外星人這次可能真的要來了!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 在距我們1200光年之遙的天鵝座中, 有一顆十分神秘的恒星。 它的光芒時而閃爍、時而黯淡, 變化規律可謂前所未見。

塔比星(KIC 8462852)的星光明暗變化毫無規律, 這一現象從未在其它恒星上觀察到過。 這說明有某樣東西會時不時地擋在它前面, 天文學家於2015年首次發現這一奇怪現象, 為此困惑不已。 研究人員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如黑洞、彗星、星際雲等等, 但尚未達成共識。

但有一條假說尤其令人驚詫:這是由外星人引起的。

也許某個先進的外星文明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能量採集裝置, 比如利用恒星能量的做發電場, 圍繞它們的恒星旋轉。 當建築物的一部分從恒星前經過時, 就會使恒星的光芒黯淡下來。

若真是這樣, 這麼一座外星建築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由於並沒有太確切的證據, 科學家敢也並不敢太確信這顆名為KIC 8462852的恒星附近就有外星人。

但科學家暫時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 直到天文學家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它假說之前, “外星人的超級建築”仍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解釋, 但可能性極低。

事實上, 尋找外星人的“實證”讓人類失望了一次又一次。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千顆地外行星。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千顆地外行星。 這已經不是天文學家第一次用外星人解釋宇宙中的神秘現象了。 1968年, 天文學家喬絲琳•貝爾•伯奈爾(Jocelyn Bell Burnell)發現了一些高速無線電脈衝波。 她將這些神秘信號稱作“LGM”, 即英文“小綠人(little green men)的首字母, 以顯示它們也許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 但科學家很快意識到, 這些信號其實來自快速旋轉的中子星, 後又被稱作脈衝星。

但作為探索外太空我們可不止有關於外星人這種渺茫的希望, 從20世紀50年代發射第一課人造衛星開始, 人類在外太空探索上已經取得了太多比“又一次發現衛星人鐵證”更讓人激動的事情。

比如, 第一次拍到地球從月球上落下去的圖像。

1968年12月, 阿波羅8號在首次在月球上拍攝了這張地球下落的照片, 液態水的存在使得地球呈現出藍色的美麗景象, 此照片也同時入選了時代週刊“史上百張最具影響力照片”。

又比如, 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的照片。

1959年, 蘇聯航太探測器環繞月球拍下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 由於潮汐鎖定的原因, 這張照片也是首次揭開了千百萬年來, 人類未曾意識到的月球另一面的照片。

讓我們從地月系統往外, 在太陽系中, 我們同樣也收穫了一場寶貴而讓人驚豔的照片。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這張圖片是由維京軌道探測器傳回的火星上的“臉”,一開始只是作為一個笑話。很快就因為被稱為火星上外星生物的實證而變得惡名昭昭。實際上這個 1.5 千米寬的人臉圖案不過是在非同一般的閃電作用、地形的偶然對稱性以及照片上作為缺陷的黑點構成的罷了。

關於太陽,我們可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在天文學家的攝影作品中,太陽則完全變成另一種全然不同的陌生模樣。

雖然我們通常只能看到一個光亮的圓盤,太陽外層還有一個微亮的大氣層,叫作日冕,向宇宙外側延伸數百萬千米。在地球,人們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日冕,那時月球擋住太陽高達百萬開爾文溫度的光亮表面。這張圖片是 1980 年在印度拍攝的日全食。

土星和土星環,土星環系統從雲層上方7000千米處開始。儘管延伸了270,000 千米,但它只有200米厚,因此從側視圖看呈刀刃狀。雖然它們看起來像硬碟,但是土星環實際是由水冰粒子組成的,從極小的灰塵顆粒大小到直徑達10米的巨塊不等。旅行者2號太空飛船拍攝的這幅圖像,圖片經過了色彩增強。

拍攝到太陽系的震撼圖像也只不過像是在家門口,而太陽系之外,我們有著另一片更為璀璨的星辰大海。

三裂星雲(M20,NGC6514)三裂星雲直徑約為40光年,距地5,200光年,含有足夠的氣體和塵埃生產成百上千像太陽一樣的恒星。

馬頭星雲,距地1,500光年外。馬頭星雲是獵戶座中一團不透明的氣體塵埃雲,這張照片採用了長時間的曝光,因此背景明亮,顯現出了馬頭星雲。

天鷹星雲(M16,NGC6611)這團氣體塵埃雲被稱為天鷹星雲,位於 7,000 光年外。它是一片活躍的恒星形成區,許多證據表明疏鬆的群星中有許多年輕的恒星。

人馬座A源位於25000光年外,是銀河系的中心,被一個黑洞主導。太陽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轉動,2.2億萬年為一週期。

草帽星系距地3000萬光年,形似墨西哥草帽,中央核由上億顆老恒星組成。

蝌蚪星系4.3 億光年外,這個不同尋常的星系是有兩個星系碰撞形成的,大螺旋星系與一個藍色的小星系發生了碰撞。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又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把無限握進掌心,讓永恆在刹那收藏”。在大千世界中我們能感知到、認識到的世界又何其渺小,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裡又有怎樣的一番璀璨與輝煌?

猜你想讀

《從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見的極美世界》

在顯微鏡的鏡頭或是望遠鏡的鏡筒中,存在著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瞭解的未知世界。由澳大利亞天文學家和攝影師大衛•馬林以及科普作家凱薩琳•魯庫克斯勠力完成的《從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見的極美世界》就是記錄了一個這樣神奇的世界。

用近400幅生物、地理、宇宙精美攝影圖像展示了這個比我們日常看到的更為驚豔的世界:從突破想像力的原子到結構精巧的花粉顆粒,從窺視細小的蝸牛牙齒到匍匐在腳下的雲層,從點染美夢的流星雨到浩瀚宇宙的無盡邊緣……

圖片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天文望遠鏡、格林尼治天文臺等數十所涵蓋科研、圖像、教育機構等的官方授權。

讓你見所未見、知所未知、歎為觀止。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這張圖片是由維京軌道探測器傳回的火星上的“臉”,一開始只是作為一個笑話。很快就因為被稱為火星上外星生物的實證而變得惡名昭昭。實際上這個 1.5 千米寬的人臉圖案不過是在非同一般的閃電作用、地形的偶然對稱性以及照片上作為缺陷的黑點構成的罷了。

關於太陽,我們可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在天文學家的攝影作品中,太陽則完全變成另一種全然不同的陌生模樣。

雖然我們通常只能看到一個光亮的圓盤,太陽外層還有一個微亮的大氣層,叫作日冕,向宇宙外側延伸數百萬千米。在地球,人們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日冕,那時月球擋住太陽高達百萬開爾文溫度的光亮表面。這張圖片是 1980 年在印度拍攝的日全食。

土星和土星環,土星環系統從雲層上方7000千米處開始。儘管延伸了270,000 千米,但它只有200米厚,因此從側視圖看呈刀刃狀。雖然它們看起來像硬碟,但是土星環實際是由水冰粒子組成的,從極小的灰塵顆粒大小到直徑達10米的巨塊不等。旅行者2號太空飛船拍攝的這幅圖像,圖片經過了色彩增強。

拍攝到太陽系的震撼圖像也只不過像是在家門口,而太陽系之外,我們有著另一片更為璀璨的星辰大海。

三裂星雲(M20,NGC6514)三裂星雲直徑約為40光年,距地5,200光年,含有足夠的氣體和塵埃生產成百上千像太陽一樣的恒星。

馬頭星雲,距地1,500光年外。馬頭星雲是獵戶座中一團不透明的氣體塵埃雲,這張照片採用了長時間的曝光,因此背景明亮,顯現出了馬頭星雲。

天鷹星雲(M16,NGC6611)這團氣體塵埃雲被稱為天鷹星雲,位於 7,000 光年外。它是一片活躍的恒星形成區,許多證據表明疏鬆的群星中有許多年輕的恒星。

人馬座A源位於25000光年外,是銀河系的中心,被一個黑洞主導。太陽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轉動,2.2億萬年為一週期。

草帽星系距地3000萬光年,形似墨西哥草帽,中央核由上億顆老恒星組成。

蝌蚪星系4.3 億光年外,這個不同尋常的星系是有兩個星系碰撞形成的,大螺旋星系與一個藍色的小星系發生了碰撞。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又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把無限握進掌心,讓永恆在刹那收藏”。在大千世界中我們能感知到、認識到的世界又何其渺小,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裡又有怎樣的一番璀璨與輝煌?

猜你想讀

《從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見的極美世界》

在顯微鏡的鏡頭或是望遠鏡的鏡筒中,存在著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瞭解的未知世界。由澳大利亞天文學家和攝影師大衛•馬林以及科普作家凱薩琳•魯庫克斯勠力完成的《從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見的極美世界》就是記錄了一個這樣神奇的世界。

用近400幅生物、地理、宇宙精美攝影圖像展示了這個比我們日常看到的更為驚豔的世界:從突破想像力的原子到結構精巧的花粉顆粒,從窺視細小的蝸牛牙齒到匍匐在腳下的雲層,從點染美夢的流星雨到浩瀚宇宙的無盡邊緣……

圖片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天文望遠鏡、格林尼治天文臺等數十所涵蓋科研、圖像、教育機構等的官方授權。

讓你見所未見、知所未知、歎為觀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