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張朝陽的夢醒時分,與搜狐失去的黃金十年

張朝陽開始備軍糧了。

5月, 搜狐先後傳出獲平安銀行25億授信、暢遊準備私有化。 連續資本運作之下, 是張朝陽摩拳擦掌, 試圖重返舞臺的決心。

搜狐確實錯過太多, 落後太久。 如今, 人們已經不再用“千年老二”戲謔這家老牌互聯網公司了——在很多領域, 它連老二都排不上。

互聯網下半場, 張朝陽想奪回昔日榮光。 新聞和視頻將成為他此輪出擊的首發戰場。 但兩塊燒錢業務都是嗜血狂魔, 搜狐需要更多資金, 持續輸血, 才有一線殺出BAT重圍的可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一次, 至少張朝陽的節奏是對的。

網路三劍客

5月,

張朝陽被網友拍到在北京昆侖飯店咖啡館裡打坐的照片。 一襲藍色運動上衣, 和目靜坐, 與世無爭的樣子。

打坐、瑜伽, 這是張朝陽在圈子裡廣為人知的喜好。 離養生很近, 距商業很遠。

這與19年前在天安門前輪滑的張狂少年判若兩人。

1998年, 那是中國互聯網的蠻荒時代。

那一年, Infoseek首席工程師李彥宏還沒有回國, 他出版了《矽谷商戰》, 還熱心幫朋友徐勇的紀錄片《走進矽谷》去採訪了雅虎創始人楊致遠;

馬化騰辭了職, 在深圳借朋友的一間舞蹈室創業, 電腦上方還垂吊著浮誇的迪斯可大燈球;

馬雲遭遇兩次創業失敗準備離開北京, 臨走前那晚下了雪, 他帶著團隊在小酒館痛哭, 唱起了《真心英雄》。

跌宕起伏的時代正在緩緩拉開序幕。 有清華麻省名校、海龜光環加持的張朝陽早早跳到了舞臺中央, 他在1996年創立愛特信, 1998年推出搜狐網。

同在鎂光燈下的, 還有網易創始人丁磊、新浪創始人王志東。 他們被賦予一個頗具時代特色的稱號:網路三劍客。

三人之中, 張朝陽年紀最大,

也最張狂。 登時尚雜誌封面, 拍天安門輪滑照片, “作秀”成為他最重要的標籤。

圖:《南方週末》刊登了他的輪滑照

他說這是為商業而做的炒作。 他效仿的是戴爾。 在美國, 戴爾的廣告在電視上、高速路邊頻繁出現, 開始人們會反感, 後來也就慢慢接受和記住了。

事實上, 他本人也享受站在舞臺中央的感覺。 他曾經嚮往好萊塢, 去廣告公司拍過片子, 梳過馬尾辮, 喜歡開敞篷車, 還憧憬像邁克爾·傑克遜一樣, 發明屬於自己的舞步。

他做到了。 他把自己變成了搜狐、甚至是中國互聯網的看板。

1999年, 張朝陽去深圳演講, 心懷發財夢想的特區人民擠爆了會場。 據悉, 其中就有馬化騰。 他隨後開發了OICQ。

時勢造英雄。 可以說, 是中國互聯網的浪潮把張朝陽推向了人生巔峰。

《數位化生存》作者尼葛洛龐帝見證了這場歷史的變遷。 他曾是MIT媒體實驗室主任, 也是張朝陽的投資者, 後者創業初期, 他個人投資了7.5萬美元。

《數位化生存》中文版於1996年出版, 成為無數互聯網人的啟蒙之作。 據尼葛洛龐帝回憶, 1997年, 他受國務院資訊辦邀請來中國, 在中科院舉辦一場小型偏技術類研討會, 張朝陽擔任翻譯, 當時影響並不大。 等到1999年第二次來中國, 他參加搜狐在中國大飯店的一場活動時, 發現已經座無虛席了。

至此, 從北京、杭州到深圳, 互聯網浪潮漸成席捲之勢。

岔路口

現在看來, 2001年是網路三劍客的命運岔路口。 性格迥異的三人, 自此有了不同的發展。

2001年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太好過的一年。

年初, 張朝陽經歷了搜狐的“一美元保衛戰”, 夏天, 丁磊陷入網易可能被停牌的危機。 最具悲劇感的是王志東, 他被迫出局, 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新浪——此後他又有過幾次創業經歷, 但再也沒有成功過, 他的名字也逐漸被人所遺忘。

圖:王志東曾與張朝陽、丁磊齊名

王志東有過一段反思:

“離開新浪,對我來講,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當然我也很清楚,從長遠來看,一個人不應該長期與一個企業綁在一起,甚至我也認為,一個企業對一個人的依賴性越少,這個企業會越成熟。”

張朝陽吸取了王志東從董事會出局的教訓——後來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他頗為得意地介紹“2004年之後,我的江山基本打下,董事會也搞定了”

但他沒有注意到這段出局者的反思,也無暇顧及。

搜狐的業務發展很順利,門戶之外,他又有了搜狗、暢遊等幾手好牌,矩陣優勢初現。2008年,搜狐拿下北京奧運贊助商資格,全城公交站地鐵裡遍佈“看奧運,上搜狐”的廣告,一時風光無二。

那是搜狐跑得最快的幾年。到2008年,搜狐業績和股價首次超越新浪,終於擺脫當年晚於新浪上市的陰影。

期間,張朝陽一直保持高調。

那幾年,他頻繁接受記者採訪。他喜歡這種感覺。很多時候,他都是斜倚在沙發上,一副慵懶隨性的樣子。

他塑造了風流倜儻的美國式企業家形象,“黃金單身漢”大概是他最喜歡的身份之一。他半裸登時尚雜誌封面,率隊帶孫楠、李冰冰、高圓圓、薑培琳等明星登西藏雪山,買了一艘私人遊艇擱在三亞灣,廚房裡所有餐具來自英國。

私人聚會上,他獨創的查理斯舞步總成為全場焦點——當年在美國種下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他甚至狂妄到自我形容:有錢又有名的第一人。

“他就像菲茨傑拉德筆下的蓋茨比,上山下海,擁有豪宅和遊艇,稠人廣坐,夜夜笙歌,搜狐大樓的玻璃外牆足以反射出100個太陽的光輝。”《博客天下》的一篇報導如此形容。

相比之下,丁磊實在太低調了。他不標新立異,也不博眼球。相比北京和廣州,這個浙江人更喜歡呆在杭州,低調務實幹活。三劍客最年輕的成員,反倒成了最穩的。

不同的選擇帶來了不同的命運。到如今,當年風頭並進的三劍客境況已全然不同。

熱愛遊戲的丁磊在去年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網易遊戲年收入近280億,同比增長61%;搜狐在繼續掙扎,如同一隻笨重的大象想要重新起跑,而張朝陽最近最被人關注的新聞,是與美國歌星黴黴莫名其妙的緋聞;至於王志東,已經泯然於江湖。

有自媒體根據去年各家財報計算,發現一個丁磊的身價,已經相當於24個張朝陽和148個王志東。

掉隊者

2007年到2011年是張朝陽比較歡樂的時候。

“有點忘乎所以了”,他晚上幾乎不工作,流連於酒吧唱歌喝酒,或者索性在搜狐媒體大廈頂層開party。有一場聚會,馬雲受邀參加了,但他直到12點才出現,呆了一會就離開了。

馬雲一到場就遭到張朝陽的埋怨:“幹嘛呢,我們的party都快結束了”。其實張朝陽知道,他是在忙工作。

有記者在採訪時告訴張朝陽,丁磊12點還掛線上上測試自家的遊戲新產品,這位曾經公開表示羡慕富二代的CEO雙手一攤:

“如果我像他那樣,我的頸椎就完蛋了”。

圖:相比其他大佬,張朝陽經常顯得特立獨行

煎熬好幾年,張朝陽似乎覺得該享樂的時候到了。2008年後,他一度變成影子CEO,忙著看書、聽音樂、做瑜伽、登山、跑步,公司事務幾乎全部由幾位元高管打理。他不見工作相關的人,甚至不回復高管短信。

他忘記了互聯網江湖的殘酷:這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戰鬥的血腥之地。不進則退的通俗道理會具象化,變成財報上令人尷尬的數字,和投資人的質疑眼光。

有搜狐員工形容,2008年之後的搜狐和張朝陽,是“夢遊狀態”。

2010年張朝陽宣佈複出,再造搜狐。

但這只是他反復淡出、複出的開始。2012年張朝陽因抑鬱症再次閉關,次年複出,他解釋,抑鬱是因為之前太順利,“創始人不容易抑鬱,因為有夢想有追求。功成名就的人才容易。”

張朝陽閉關去了,那正是互聯網江湖巨變的一年,所有人都擠破頭要搶佔中心位置。

這些榮耀,都與搜狐無關。

對於這個內心驕傲的男人,這是何等不情願之事。

積重難返

在清華學物理的時候,張朝陽經常是前三名,但幾乎沒有拿過第一。

搜狐也重複了這樣的歷史,從PC到移動互聯網,搜狐佈局很廣,有暢遊、搜狐視頻、搜狐新聞用戶端這樣的好產品,但往往是開局不錯,後續乏力,無法成為真正意義的第一。

於是就有了“千年老二”的戲謔之稱。

這與張朝陽的個人風格不無關係。他的夢想是成為人人都愛的super star,而不是王。

張朝陽是好人。這個標籤比他的舞步還出名。“他是一個好人,但好人一般打不過壞人”,周鴻禕曾如此評價。

這個圈子的狠角色太多了,好人張朝陽確實缺了些王者霸氣。如今,搜狐在多條業務線連“老二”的地位都不保了。

他至少兩度宣佈:再造搜狐,都沒有獲得什麼預期的效果。

不斷有大將在流失。原COO王昕、原CFO余楚媛、原搜狐視頻CEO鄧曄、原搜狐網總編輯劉春等高管的陸續離職,被認為對搜狐打擊很大。張朝陽長時間的無為之治,導致搜狐內部派系鬥爭激烈,內耗明顯。

佈局乏力。與騰訊、阿裡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進行佈局的方式不同,搜狐幾乎是自顧自地玩。孤獨如創始人。據傳張朝陽在2012年拒絕了對張一鳴的投資,理由是:手握搜狐新聞用戶端,沒必要再投資外部創業公司。

多條業務線頹勢明顯。曾經輝煌的搜狐視頻已經滑落至第二階梯,在這個燒錢的遊戲裡,搜狐打不過BAT;一度排名很靠前的搜狐新聞用戶端,與今日頭條、騰訊的差距越來越大;曾經作為搜狐“奶牛”的暢遊,因為常年為集團輸血,加上移動端表現乏力,已經準備私有化。

一組資料可以看出“奶牛”暢遊的危機:

從2012年起,暢遊營收連續4年維持在6、7億美金,2016年下跌至5.25億美金。而騰訊遊戲、網易遊戲分別憑藉手游《王者榮耀》、《陰陽師》,在2016年表現驚人,前者年收入超過700億人民幣(約合100億美元),後者接近280億(約合40億美元)。

暢遊手遊一直乏力。一款十年前發佈的網友《天龍八部》至今是其主要營收來源。私有化之後,暢遊本身也需要自證實力,才可能恢復為搜狐視頻等業務輸血。

在搜狐的矩陣佈局裡,搜狗算是很成功的一筆。

在王小川的帶領下,搜狗收入在2016財年甚至超越了暢遊。但2013年騰訊入主搜狗後,這家公司就不再只屬於搜狐。

2016年年末,持股45%的騰訊已經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今年年初,王小川透露,搜狗可能年內在美國IPO。

搜狗終將剝離,自立門戶。這大概也是張朝陽召回暢遊的原因之一。

下半場戰事

中關村、五道口一帶曾是中國互聯網最有活力的地方,穀歌、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幾家大公司星光熠熠。如今,走的走,搬的搬,始終留在原地的,似乎只有搜狐了。

張朝陽不甘心成為遺老。

從2008年的“夢遊”狀態算起,張朝陽斷斷續續迷茫了快十年,這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手機支付、社交、O2O、電商、直播、短視頻、共用經濟……這些概念攪得互聯網江湖天翻地覆。

張朝陽被擠到了舞臺邊緣。如今,互聯網進入下半場,53歲的他想重返中心。

最近,他把戰場定在了新聞和視頻。

5月,搜狐拿到平安銀行25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這意味著,2020年5月18日之前,搜狐集團最高可以向平安銀行貸款25億人民幣。

宣佈消息時,張朝陽表示,充足的資金,將有利於搜狐更有效地參與視頻以及整個新聞資訊的競爭。

這是一條艱險之路。

以視頻為例,搜狐被看作中國互聯網視頻的黃埔軍校,當年提出的“支持正版”開啟了整個行業的燒錢模式,至今無一家視頻網站盈利。在搜狐最近公佈的2017年Q財報中,虧損7000萬美元的搜狐視頻是最大的拖油瓶。

搜狐視頻一度憑藉《中國好聲音》行銷、正版美劇、自製劇引領風頭,但持久戰導致的捉襟見肘,讓它逐漸與財大氣粗的騰訊視頻拉開距離。

這已經變成一場資本的遊戲。

一如既往地,張朝陽顯得很自信。去年他就表態,搜狐視頻要在2019年實現盈利,搜狐在3年內回歸互聯網中心。

這是一份長達3年的考卷。優等生張朝陽的最終成績,還有待日後見分曉。

不過,張朝陽曾看好兩處風口:機器智慧、社交網路,但這都是搜狐不太擅長甚至缺席的領域。於是,在戰火升級的互聯網下半場,張朝陽打的還是新聞、視頻這些老牌,負責為其輸血的,依然只能是暢遊這只老奶牛。

這讓搜狐的下半場戰事少了點新意。

在搜狐資本動作頻繁的5月,另一家公司的消息也讓人扼腕:雅虎被收購,從此改名,退出歷史舞臺。

這家曾經“龐大到不可戰勝”的公司,是張朝陽創業之初的效仿對象,搜狐早期功能變數名稱長得就像雅虎的中國兄弟。雅虎在1995年創立,5年後成為第一家市值超千億美元的公司,沒有人會相信,十幾年後它會消亡。

但這就是互聯網的世界,危機與硝煙永遠沒有停歇的一天。

雅虎倒下的重要原因在於傳統業務被蠶食,新興業務缺乏亮點。在它失去生命力的龐大身軀上,似乎隱隱有著19歲搜狐的影子。

但願這一次,張朝陽能寫出不一樣的故事。

王志東有過一段反思:

“離開新浪,對我來講,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當然我也很清楚,從長遠來看,一個人不應該長期與一個企業綁在一起,甚至我也認為,一個企業對一個人的依賴性越少,這個企業會越成熟。”

張朝陽吸取了王志東從董事會出局的教訓——後來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他頗為得意地介紹“2004年之後,我的江山基本打下,董事會也搞定了”

但他沒有注意到這段出局者的反思,也無暇顧及。

搜狐的業務發展很順利,門戶之外,他又有了搜狗、暢遊等幾手好牌,矩陣優勢初現。2008年,搜狐拿下北京奧運贊助商資格,全城公交站地鐵裡遍佈“看奧運,上搜狐”的廣告,一時風光無二。

那是搜狐跑得最快的幾年。到2008年,搜狐業績和股價首次超越新浪,終於擺脫當年晚於新浪上市的陰影。

期間,張朝陽一直保持高調。

那幾年,他頻繁接受記者採訪。他喜歡這種感覺。很多時候,他都是斜倚在沙發上,一副慵懶隨性的樣子。

他塑造了風流倜儻的美國式企業家形象,“黃金單身漢”大概是他最喜歡的身份之一。他半裸登時尚雜誌封面,率隊帶孫楠、李冰冰、高圓圓、薑培琳等明星登西藏雪山,買了一艘私人遊艇擱在三亞灣,廚房裡所有餐具來自英國。

私人聚會上,他獨創的查理斯舞步總成為全場焦點——當年在美國種下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他甚至狂妄到自我形容:有錢又有名的第一人。

“他就像菲茨傑拉德筆下的蓋茨比,上山下海,擁有豪宅和遊艇,稠人廣坐,夜夜笙歌,搜狐大樓的玻璃外牆足以反射出100個太陽的光輝。”《博客天下》的一篇報導如此形容。

相比之下,丁磊實在太低調了。他不標新立異,也不博眼球。相比北京和廣州,這個浙江人更喜歡呆在杭州,低調務實幹活。三劍客最年輕的成員,反倒成了最穩的。

不同的選擇帶來了不同的命運。到如今,當年風頭並進的三劍客境況已全然不同。

熱愛遊戲的丁磊在去年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網易遊戲年收入近280億,同比增長61%;搜狐在繼續掙扎,如同一隻笨重的大象想要重新起跑,而張朝陽最近最被人關注的新聞,是與美國歌星黴黴莫名其妙的緋聞;至於王志東,已經泯然於江湖。

有自媒體根據去年各家財報計算,發現一個丁磊的身價,已經相當於24個張朝陽和148個王志東。

掉隊者

2007年到2011年是張朝陽比較歡樂的時候。

“有點忘乎所以了”,他晚上幾乎不工作,流連於酒吧唱歌喝酒,或者索性在搜狐媒體大廈頂層開party。有一場聚會,馬雲受邀參加了,但他直到12點才出現,呆了一會就離開了。

馬雲一到場就遭到張朝陽的埋怨:“幹嘛呢,我們的party都快結束了”。其實張朝陽知道,他是在忙工作。

有記者在採訪時告訴張朝陽,丁磊12點還掛線上上測試自家的遊戲新產品,這位曾經公開表示羡慕富二代的CEO雙手一攤:

“如果我像他那樣,我的頸椎就完蛋了”。

圖:相比其他大佬,張朝陽經常顯得特立獨行

煎熬好幾年,張朝陽似乎覺得該享樂的時候到了。2008年後,他一度變成影子CEO,忙著看書、聽音樂、做瑜伽、登山、跑步,公司事務幾乎全部由幾位元高管打理。他不見工作相關的人,甚至不回復高管短信。

他忘記了互聯網江湖的殘酷:這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戰鬥的血腥之地。不進則退的通俗道理會具象化,變成財報上令人尷尬的數字,和投資人的質疑眼光。

有搜狐員工形容,2008年之後的搜狐和張朝陽,是“夢遊狀態”。

2010年張朝陽宣佈複出,再造搜狐。

但這只是他反復淡出、複出的開始。2012年張朝陽因抑鬱症再次閉關,次年複出,他解釋,抑鬱是因為之前太順利,“創始人不容易抑鬱,因為有夢想有追求。功成名就的人才容易。”

張朝陽閉關去了,那正是互聯網江湖巨變的一年,所有人都擠破頭要搶佔中心位置。

這些榮耀,都與搜狐無關。

對於這個內心驕傲的男人,這是何等不情願之事。

積重難返

在清華學物理的時候,張朝陽經常是前三名,但幾乎沒有拿過第一。

搜狐也重複了這樣的歷史,從PC到移動互聯網,搜狐佈局很廣,有暢遊、搜狐視頻、搜狐新聞用戶端這樣的好產品,但往往是開局不錯,後續乏力,無法成為真正意義的第一。

於是就有了“千年老二”的戲謔之稱。

這與張朝陽的個人風格不無關係。他的夢想是成為人人都愛的super star,而不是王。

張朝陽是好人。這個標籤比他的舞步還出名。“他是一個好人,但好人一般打不過壞人”,周鴻禕曾如此評價。

這個圈子的狠角色太多了,好人張朝陽確實缺了些王者霸氣。如今,搜狐在多條業務線連“老二”的地位都不保了。

他至少兩度宣佈:再造搜狐,都沒有獲得什麼預期的效果。

不斷有大將在流失。原COO王昕、原CFO余楚媛、原搜狐視頻CEO鄧曄、原搜狐網總編輯劉春等高管的陸續離職,被認為對搜狐打擊很大。張朝陽長時間的無為之治,導致搜狐內部派系鬥爭激烈,內耗明顯。

佈局乏力。與騰訊、阿裡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進行佈局的方式不同,搜狐幾乎是自顧自地玩。孤獨如創始人。據傳張朝陽在2012年拒絕了對張一鳴的投資,理由是:手握搜狐新聞用戶端,沒必要再投資外部創業公司。

多條業務線頹勢明顯。曾經輝煌的搜狐視頻已經滑落至第二階梯,在這個燒錢的遊戲裡,搜狐打不過BAT;一度排名很靠前的搜狐新聞用戶端,與今日頭條、騰訊的差距越來越大;曾經作為搜狐“奶牛”的暢遊,因為常年為集團輸血,加上移動端表現乏力,已經準備私有化。

一組資料可以看出“奶牛”暢遊的危機:

從2012年起,暢遊營收連續4年維持在6、7億美金,2016年下跌至5.25億美金。而騰訊遊戲、網易遊戲分別憑藉手游《王者榮耀》、《陰陽師》,在2016年表現驚人,前者年收入超過700億人民幣(約合100億美元),後者接近280億(約合40億美元)。

暢遊手遊一直乏力。一款十年前發佈的網友《天龍八部》至今是其主要營收來源。私有化之後,暢遊本身也需要自證實力,才可能恢復為搜狐視頻等業務輸血。

在搜狐的矩陣佈局裡,搜狗算是很成功的一筆。

在王小川的帶領下,搜狗收入在2016財年甚至超越了暢遊。但2013年騰訊入主搜狗後,這家公司就不再只屬於搜狐。

2016年年末,持股45%的騰訊已經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今年年初,王小川透露,搜狗可能年內在美國IPO。

搜狗終將剝離,自立門戶。這大概也是張朝陽召回暢遊的原因之一。

下半場戰事

中關村、五道口一帶曾是中國互聯網最有活力的地方,穀歌、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幾家大公司星光熠熠。如今,走的走,搬的搬,始終留在原地的,似乎只有搜狐了。

張朝陽不甘心成為遺老。

從2008年的“夢遊”狀態算起,張朝陽斷斷續續迷茫了快十年,這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手機支付、社交、O2O、電商、直播、短視頻、共用經濟……這些概念攪得互聯網江湖天翻地覆。

張朝陽被擠到了舞臺邊緣。如今,互聯網進入下半場,53歲的他想重返中心。

最近,他把戰場定在了新聞和視頻。

5月,搜狐拿到平安銀行25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這意味著,2020年5月18日之前,搜狐集團最高可以向平安銀行貸款25億人民幣。

宣佈消息時,張朝陽表示,充足的資金,將有利於搜狐更有效地參與視頻以及整個新聞資訊的競爭。

這是一條艱險之路。

以視頻為例,搜狐被看作中國互聯網視頻的黃埔軍校,當年提出的“支持正版”開啟了整個行業的燒錢模式,至今無一家視頻網站盈利。在搜狐最近公佈的2017年Q財報中,虧損7000萬美元的搜狐視頻是最大的拖油瓶。

搜狐視頻一度憑藉《中國好聲音》行銷、正版美劇、自製劇引領風頭,但持久戰導致的捉襟見肘,讓它逐漸與財大氣粗的騰訊視頻拉開距離。

這已經變成一場資本的遊戲。

一如既往地,張朝陽顯得很自信。去年他就表態,搜狐視頻要在2019年實現盈利,搜狐在3年內回歸互聯網中心。

這是一份長達3年的考卷。優等生張朝陽的最終成績,還有待日後見分曉。

不過,張朝陽曾看好兩處風口:機器智慧、社交網路,但這都是搜狐不太擅長甚至缺席的領域。於是,在戰火升級的互聯網下半場,張朝陽打的還是新聞、視頻這些老牌,負責為其輸血的,依然只能是暢遊這只老奶牛。

這讓搜狐的下半場戰事少了點新意。

在搜狐資本動作頻繁的5月,另一家公司的消息也讓人扼腕:雅虎被收購,從此改名,退出歷史舞臺。

這家曾經“龐大到不可戰勝”的公司,是張朝陽創業之初的效仿對象,搜狐早期功能變數名稱長得就像雅虎的中國兄弟。雅虎在1995年創立,5年後成為第一家市值超千億美元的公司,沒有人會相信,十幾年後它會消亡。

但這就是互聯網的世界,危機與硝煙永遠沒有停歇的一天。

雅虎倒下的重要原因在於傳統業務被蠶食,新興業務缺乏亮點。在它失去生命力的龐大身軀上,似乎隱隱有著19歲搜狐的影子。

但願這一次,張朝陽能寫出不一樣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