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世界都在研究AI讀心術,你還敢接著“說謊”嗎?

一向天馬行空的火星人馬斯克說了, 語言交流太慢, 我要讓人類用腦電波交流, “瞬間意會”。

這個想法居然要被中國科學家率先實現了。

就在幾天前, 中科院的何暉光團隊提出一種新的分析技術, 用AI通過複雜的演算法來“更精確”地讀懂大腦的信號。

在他們的研究中, AI只要知道深層生成多視圖模型(Deep Generative Multiview Model, DGMM), 就能夠準確地畫出原始圖像。 也就是說, 解碼過程可閱讀人類的思想, 並在螢幕上顯示結果。

如下圖所示, 這些演算法能夠以不同程度的準確率, 重現一個人腦部掃描的即時資料。

明顯看到, DGMM呈現的圖像最為清晰。

人類大腦恐怕是宇宙間最複雜的系統了, 連人類自己都尚未讀懂它, 而在人工智慧的幫助和分析下, 讀心術已不再是“癡人說夢”。

還記得去年刷爆朋友圈的微軟“小冰”嗎?“她”僅僅通過幾個問題, 就可以猜出你心裡想的那個人是誰, 一時間圈粉無數。 目前, 小冰在全球累積了4600萬使用者, 累計與人類對話超過200億次, 平均每人對話為23輪。

上個月, 從來不甘示弱的Facebook宣佈, 他們正在進行大腦-電腦介面的研究工作, 要讓人類直接用大腦打字。 執掌其神秘硬體部門Building8的Regina Dugan告訴開發者們, 大腦讀取技術最終可幫助人們用大腦每分鐘輸入100個單詞, 比普通人在智慧手機上的打字速度快四倍左右。

俄勒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Brice Kuhl使用fMRI資料解碼, 重建了受實驗者眼睛裡看到的內容。 如下圖:

▲第一行是Kuhl研究中的原始面孔;第二行是重建的, 雖然遠非完美, 但它們表現出了原面部的一些基本細節, 如性別、膚色和表情。

最震撼的恐怕還是這台來自麻省理工的人形機器人。 還是今年, 麻省理工 (MIT)的研究人員與波士頓大學聯合創建了一個可讀取人類思想的機器人。 人類依靠思維活動和一個特殊的電極帽就可以指揮他。

公眾人物也逃不過人工智慧的讀心。 在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總統就職演說上, 就有好事者通過IBM Watson分別從演講文本、情感分析、語調分析以及人格洞悉四個方面對特朗普的演講進行了分析,

結果認為特朗普的演講弱爆了, 其在就職演講中最明顯的情感詞是“悲傷”。

是的, 人們對“讀心術”的熱情還來自於:對傳統語言交流的越來越不信任。

擁有超高IQ的人工智慧, 如果將EQ再提升至超越人類的高度,

將讀心術發展到極致, 會不會使得所有人類的思維都能像《三體》裡的外星生命一樣, 表裡如一?會不會消除“羅生門效應”, 達成一種“全球性意識”?

另外, 未來我們可能需要給自己的隱私加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