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專家訪談」乳腺癌發病率持續走高 該怎麼繞開?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高發的癌症, 而且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猛增。 2014年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綜述顯示, 中國的乳腺癌發病年齡是45—55歲, 比西方女性更年輕。

樂觀的是, 美國的乳腺癌發病率在100/10萬, 而我國大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最高, 也只有50/10萬左右。 我國每年發現乳腺癌人數27萬, 總發病人數跟美國差不多, 但是我們人口基數是美國4倍多。

值得警惕的是,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指出,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還在爬升階段, 沒有到達頂峰。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會持續增加,

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 中國人口年輕的群體更大, 目前我國40歲左右年齡段的人口是最多的。 而隨著我國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 乳腺癌的發病率也會自然升高。

第二, 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生。 過去幾千年我們飲食都比較清淡, 以蔬菜、穀物為主。 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 更多人轉向了高能量、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 這種飲食習慣帶來了許多問題, 除了乳腺癌, “三高”、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等疾病也都是增加的。 這也是乳腺癌城市比農村高, 沿海城市比內陸地區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 與20年前相比, 中國女性的雌激素分泌明顯提高, 女性月經初潮年齡從原來的14、15歲提早到11、12歲,

而停經年齡卻從40多歲推遲到了50多歲, 這等於在無形中拉長了激素的分泌時間。 與此同時, 雌激素分泌紊亂的現象卻越來越普遍, 中止懷孕和更年期補充雌激素都會影響雌激素的分泌。

第四, 心理上的壓力、生活壓力增加。 得乳腺癌的女性多為城市裡的白領, 這些人群工作壓力也更大, 生活方式也更西方化。 特別晚婚或者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 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概率。

女性如何遠離乳腺癌?

主要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改善飲食結構, 均衡飲食, 儘量避免長期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速食飲食。 此外還應調節自己的心態:注意調節生活壓力、家庭壓力、工作壓力, 平衡各種關係。

乳腺癌是否有年輕化趨勢?

雖然我國現在乳腺癌發病年齡比歐美國家早10年,

但可以預期我國乳腺癌的發病高峰會後移, 雖然這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曾經也有乳腺癌發病率年輕化的提法, 但實際上乳腺癌發病率並不是越來越年輕的。 可以借鑒鄰國日本的情況, 二戰後日本經濟騰飛, 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 年輕女性患癌的比較多。 後來隨著人口老齡化, 乳腺癌還是在年紀大的人群中更多。 因此, 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 我國乳腺癌發病高峰肯定會延後。

年輕的乳腺癌是否更兇險?

35歲以下的乳腺癌的預後可能會差一點, 但是決定預後的關鍵還是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接受正規治療。 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 而且接受保留乳房手術的幾率也相對較高。 在歐美和日本、韓國, 發現乳腺癌女性中, 有50%以上的患者都屬早期(I期), 而中國只有20%的乳腺癌屬於早期。

目前, 女性的兩癌篩查(乳腺癌和宮頸癌)工作在一線城市較為普遍, 但是在三、四線城市特別是農村地區還遠遠沒有普及。

徐兵河建議,

20~40歲的女性至少每3年要到醫院做一次乳腺檢查, 而40歲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則應每年去醫院檢查一次。

隨著精准醫療時代的開啟, 靶向治療, 免疫治療等腫瘤新療法更多地進入公眾視野。 現在這些新方法的臨床應用情況如何?能不能說某種治療手段會取代另一種治療手段?

乳腺癌的治療目前處於一個個體化、多學科綜合治療時代。 精准治療最早是從腫瘤中的乳腺癌開始的。 最早的個體化治療是內分泌治療。 個體化、靶向治療肯定是乳腺癌研究的方向之一, 但還是需要跟其他傳統的放化療、手術相結合, 單獨使用很少, 一般與化療藥聯合或者序貫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大眾對放、化療這些傳統的治療方法有一定的恐懼心理。 化療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脫髮三大主要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現在已經可以通過止吐藥來預防或減輕。針對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也有相應的藥物治療。脫髮仍然是一個問題,但也可以採取一些手段。第一是告訴病人,脫髮是可以重新長的。此外還可以帶假髮,用自己化療前的頭髮做假髮,剪短髮,國外還有用冰帽來減輕脫髮。

其實只要是藥,都是有副作用的。靶向藥物也同樣有副反應。關鍵是衡量治療時候是受益多些,還是風險多一些。只有在受益大於風險時,才考慮使用這種治療手段。總之,在臨床上,各種治療手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受訪專家:

徐兵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13年當選乳腺癌治療國際專家共識組成員。在腫瘤內科治療方面經驗豐富,尤其擅長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究。發表論文近300篇,承擔1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獲優秀著作(乳腺癌)一等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轉自:搜狐健康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 化療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脫髮三大主要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現在已經可以通過止吐藥來預防或減輕。針對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也有相應的藥物治療。脫髮仍然是一個問題,但也可以採取一些手段。第一是告訴病人,脫髮是可以重新長的。此外還可以帶假髮,用自己化療前的頭髮做假髮,剪短髮,國外還有用冰帽來減輕脫髮。

其實只要是藥,都是有副作用的。靶向藥物也同樣有副反應。關鍵是衡量治療時候是受益多些,還是風險多一些。只有在受益大於風險時,才考慮使用這種治療手段。總之,在臨床上,各種治療手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受訪專家:

徐兵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13年當選乳腺癌治療國際專家共識組成員。在腫瘤內科治療方面經驗豐富,尤其擅長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究。發表論文近300篇,承擔1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獲優秀著作(乳腺癌)一等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轉自:搜狐健康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