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拖延症患者出現以下表現,是你體內濕氣太重了

你覺得拖延症是身體不好嗎 (單選) 0人 0% 不是, 跟身體不好沒有關係 0人 0% 當然有關係了 0人 0% 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投票

作為一個間歇發作性拖延症患者, 對拖延這個話題有特別的關注並不奇怪。 之前關注過一篇文章, 題目大概叫做“你不是拖延, 你是腎虛”, 當時特別以為然, 原因是, 有一些現象在自己的身上和周圍人的身上得到了某種驗證:

1、我在大學時候, 每天晚上刷鞋, 可到了碩士和博士階段, 這個好習慣就無影無蹤了, 我當時看了文章的歸納是, 年紀大了, 腎虛了, 身體大不如前了, 晚上太累了

2、農村年紀大的人身上很常見的,

散發出長久不洗澡出現的騷臭味, 年輕人卻很少, 就是因為年老體腎虛, 懶得動了, 懶得清洗了

以上所謂的驗證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 拖延的原因很多, 真的不能讓“腎虛”成為拖延的替罪羊, 腎虛已經被冤枉太多太久。

有些人終身被濕挾持

近來, 我自己身上出現了很多“濕氣太重”的表現, 聯想到近期發作的拖延症, 很容易讓我在拖延和濕氣重之間劃上一個“約等於號”。

為什麼濕氣重的人容易拖延呢?這是有理論依據的。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台機器受了潮, 在重新開始運轉的最一開始才是最難的, 而一旦真正運轉起來, 效率不會比別的機器差。 原因是, 機器的運轉會發熱, 這些熱量會很快將濕氣清除掉。 拖延症患者的特點也是, 工作最開始的起步最難, 一旦開始, 效率並不差。

中醫理論認為:濕性粘滯重濁。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中, 濕邪最難對付。 某位給我們上課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 治療什麼病的藥最多, 說明這種病最難治。

祛濕的方法就有很多種, 除了燥濕, 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 所以濕最難祛除。 此外, 濕邪還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 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 濕氣在皮下, 就形成肥胖……

現代人的疾病, 尤其是功能性疾病, 治療起來那麼複雜, 那麼難治?從中醫角度講, 就是因為體內有濕。

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1、頭部:頭昏悶不清, 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 四肢沉重, 渾身不舒適, 似乎身上附著重物;頭皮容易有頭屑, 瘙癢明顯, 容易出油

2、關節:四肢關節酸痛沉重, 屈伸不利

3、消化系統: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食量下降、大便不成形粘滯;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

4、小便及婦女帶下:濕邪還有一個特徵是“趨下”, 容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 表現為小便混濁、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

濕性重著容易趨下

5、舌苔:舌苔厚膩是濕病的最經典表現, 舌苔以清晨剛起床時最為準確

典型膩苔

6、大便不成形:特別從消化系統表現中提出來, 長期便溏, 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 很難沖下去, 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 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 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 得多用幾張才行

大便粘稠是體濕重的重要表現

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如果你同時有以上表現,建議你找中醫大夫祛祛濕吧,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科普文章推薦:

吹空調後急性胃痛發作的首選茶飲方

調養慢性胃炎的四大寶穴

得了慢性胃炎看西醫還是找中醫?

脾胃養生主平臺最受歡迎的3篇文章:

一味常見中藥泡水連續喝三個月,膽囊息肉竟然消失了

女性這樣吃桑葚,連續20天發生驚人變化,再不吃就沒有啦

老是唉聲歎氣?試試這個茶飲方

大便粘稠是體濕重的重要表現

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如果你同時有以上表現,建議你找中醫大夫祛祛濕吧,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科普文章推薦:

吹空調後急性胃痛發作的首選茶飲方

調養慢性胃炎的四大寶穴

得了慢性胃炎看西醫還是找中醫?

脾胃養生主平臺最受歡迎的3篇文章:

一味常見中藥泡水連續喝三個月,膽囊息肉竟然消失了

女性這樣吃桑葚,連續20天發生驚人變化,再不吃就沒有啦

老是唉聲歎氣?試試這個茶飲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