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控煙條例實施兩年 公園禁煙執法遭遇三大難題

今天是世界無煙日。 從2015年6月1日起, 為配合《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 本市11大公園中, 除陶然亭、紫竹院、北京動物園和玉淵潭四家公園局部區域可吸煙外, 其他七大公園全面禁煙。 目前, 本市的公園禁煙已有兩年, 實施效果如何?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探訪中發現, 由於個別公園禁煙標誌不明晰、保安缺少執法權和部分控煙設施被閒置等問題, 目前各大公園在禁煙中仍舊存在難題。

在動物園的吸煙區, 環衛工人在清掃煙頭

探訪

保安沒有執法權

不能當場開罰單

難題一

據瞭解, 公園負責控煙執法工作的主要是護園隊和保安隊等部門。 一般來說, 護園隊具備執法權, 根據《北京市公園條例》相關規定, 在公共區域違反相關條例吸煙的遊客, 處以20元至50元不等的罰款。 不過, 保安則沒有執法權。 護園和保安在人數上, 各公園情況不同, 有的公園比例相當,

但有些公園則以保安為主。 北青報記者在多家公園看到, 巡視和勸阻工作主要由保安負責。

據頤和園排雲殿附近一名負責控煙的保安介紹, 發現遊客在園內吸煙, 他會讓對方立即熄滅煙頭, 並交出打火機。 如果遊客遇到有人吸煙, 可拍照進行舉報。 在長廊外, 北青報記者遇到兩名吸煙的男子, 他們邊走邊吐著煙圈, 完全無視身邊的禁煙廣播。 隨後北青報記者將兩人抽煙的照片向一名負責控煙的安保負責人進行了舉報。 據該負責人稱, 園內有保安交叉巡視, 遇到吸煙遊客以勸阻為主, 但他們並沒有執法權, 不能當場給吸煙者開具罰單。

除了頤和園、北海、天壇等全面禁煙的公園也都存在保安無執法權的難題。

天壇祈年殿東牆外的長廊內, 很多中老年人在下棋、打牌, 北青報記者看到有4、5個人若無其事地抽煙, 地上散落多個煙頭, 最多的有7個煙頭。 “這些人都是附近的居民, 經常聚集在這裡, 不少人都抽煙, 勸阻他們有些當時雖然把煙掐了, 但我們一走接著抽;還有些人就是不聽, 而且態度還特強硬, 根本無法管理。 ”一名在長廊巡視的保安說, 天壇的外地遊客吸煙的不多, 倒是附近居民成為主要的吸煙群體。

天壇公園的多名保安表示, 面對吸煙者, 他們只能隨時勸阻, 但效果並不理想, “不管不行, 管又沒有執法權, 很多人並不配合我們的勸煙工作。 ”

在頤和園長廊附近仍可以見到遊客在吸煙

禁煙標識貼在公廁

未起到提醒作用

難題二

北青報記者從北海北門沿北海東岸走到東門, 除了在公廁內張貼著“室內外所有區域禁止吸煙”的提示外, 其他公共區域並沒有明顯的禁煙標識。

剛進入北門, 就有一名男性遊客坐在岸邊的椅子上抽煙, 得知北海禁止吸煙後, 該遊客稱沒看到禁煙的提示,

隨即扔掉吸了一半的香煙離去。

北青報記者沿途共發現4個煙頭, 主要是在供遊客休息的座椅下。 一名正在掃地的環衛工人說, 每次都能掃走不少煙頭, 最多的時候一次能掃走幾十個。 “以前我也勸說過吸煙的遊客, 但很多人說不知道公園裡不能吸煙, 有人甚至還罵我多管閒事。 ”該環衛工人無奈地說, 現在他只能等吸煙的遊客走了以後再把煙頭掃走, 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即便如此, 也不能保證地上絕對沒有煙頭。 “有時候我前腳剛走, 就又有人抽煙。 ”

在天壇公園邊吸煙邊下棋的遊客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控煙設施被閒置

打火機存取箱變垃圾箱

難題三

在頤和園的東宮門和北宮門都設有一個無人看管的打火機存取箱,本意是方便遊客存放打火機,但北青報記者卻發現,紅色的鐵質打火機存取箱已變成垃圾箱,裡面扔著飲料瓶和廢紙等雜物,根本看不到一個打火機。

對此,一名保安稱,打火機存取箱被閒置的原因主要是頤和園面積太大,很多帶著打火機的遊客從東門進,可能出北門,不一定原路返回,因此不願意將打火機放入存取箱保管。此外,有些遊客的打火機很名貴,怕放入存取箱造成丟失,所以也不希望進行保管。

對話

控煙罰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對話人: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 張建樞

北青報:在控煙投訴中,公園情況如何?

張建樞:有接到關於公園的違規吸煙投訴,但量並不算多。

北青報:和餐館、飯店這些密閉空間相比,本就開放的公園在控煙方面有何難度?

張建樞:公園面積更大,遊客流動快,管理上難度也更大。需要配備更多的監管人力,巡邏管理。此外,多數人都知道“室內禁煙”,對於部分室外也禁煙的區域,可能忽略了。

北青報:沒有執法權,控煙志願者或者公園工作人員在勸阻吸煙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難題?

張建樞:這麼多的吸煙人群,只靠少量的執法人員肯定管不過來,很多時候都是依靠控煙志願者和場所的工作人員。以前有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反映,勸阻吸煙的時候煙民不聽,說話也很不禮貌,甚至胡攪蠻纏。

但是隨著控煙意識的深入,近來這樣的情況有所減少,我們也和被勸阻的煙民聊過,他們中很多人都表示,在公共場所,如果有兩個人站出來對吸煙行為提出反對,就會“心虛”。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都能站出來對違規吸煙說“不”。

“罰款”只是控煙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控煙的目的。控煙的目的還是希望為大家、尤其是不吸煙的人群,包括婦女兒童,提供一個清新健康的呼吸環境。整個社會,都可以成為控制吸煙的監督者,每個人都有維護自己健康的權力。

北青報:是否考慮在全面禁煙公園適當設吸煙區?

張建樞:對,室外禁煙的話,也可以留出適當的吸煙區域,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必須是遠離人群的地方,距離通道、人群集中的地方應當至少10米以外。其次,需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尤其對於草木比較多的公園景點。最後,必須設立“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識。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疏堵結合,引導煙民到吸煙點去,同時也保護人群免受二手煙的危害。

北青報:公園景點的控煙方面我們接下來有哪些計畫?

張建樞:我們也注意到,由於面積太大,有些公園的禁煙標示不夠明確和突出,下一步我們會督促公園增加控煙標示。有些不夠規範的吸煙點,也要引導他們進行完善。尤其一些比較大的公園,可能吸煙區的引導標誌也不夠明顯,引導標示應當更明確,這樣違規吸煙的行為也會減少。

問題

公園是否應主動

設置吸煙區?

在四家區域禁煙的公園中,除了動物園明確標明了“吸煙區”,其他三家公園標明的都是“禁煙區”,北青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設置“吸煙區”更能為市民遊客接受。

在陶然亭、紫竹院和玉淵潭三家綜合性公園中,禁煙的區域包括門區、服務中心、各大景點以及人流相對集中的地區,禁煙的區域占到了全園的80%以上。以陶然亭公園為例,工作人員表示,為了引導遊客自覺禁煙,公園內不能吸煙的地方,比如慈悲庵、清音閣等古建區域,會有明顯禁煙標識,可以吸煙的區域則未做明顯提示,但在湖邊的石頭旁、樹下以及座椅附近,都有煙頭遺留。

而與其他三家標出禁止吸煙區的公園相反,動物園是唯一標出了“吸煙區”的公園。在水禽湖、長頸鹿館、兩栖爬行館、派出所、育幼室、虎山環廊和象館附近都各有一處,大都臨近公共衛生間或在湖、河道旁邊。北青報記者發現,這裡的吸煙區都立有樹形指示牌,並在旁邊設有專門的煙灰箱和可供遊客休息的座椅,大約十幾分鐘就會有保潔人員來清理一次煙灰箱和附近地上的煙頭垃圾,並提醒周圍遊客煙灰箱是煙頭專用,非煙頭的垃圾要扔到普通垃圾箱中。而在非吸煙區,很少能見到抽煙的遊客,地上也沒有發現亂扔的煙頭。

在2014年,也就是控煙條例施行前一年,動物園成為本市11家公園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主動設吸煙區的公園。“動物園的吸煙區宣傳的比較多,我們常來,大概都知道在什麼地方。”市民陳先生假期經常帶著女兒來逛動物園,在他看來,動物園的吸煙區設置相對合理,每個區都能找到,“經過這三年的磨合,遊客大都比較自覺,很少在非吸煙區抽煙。”

不過,“吸煙區”的指引只存在於附近的指路牌上,外地遊客李先生則是在公園派出所附近上公廁的時候發現了吸煙區,就在這裡休息順便過一下煙癮,“我是第一次來動物園,不知道這裡能不能抽煙,就一直憋著,公園遊覽的圖上能不能把吸煙區在哪兒都標出來?這樣方便找。”

本版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董鑫 張小妹

在天壇公園邊吸煙邊下棋的遊客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控煙設施被閒置

打火機存取箱變垃圾箱

難題三

在頤和園的東宮門和北宮門都設有一個無人看管的打火機存取箱,本意是方便遊客存放打火機,但北青報記者卻發現,紅色的鐵質打火機存取箱已變成垃圾箱,裡面扔著飲料瓶和廢紙等雜物,根本看不到一個打火機。

對此,一名保安稱,打火機存取箱被閒置的原因主要是頤和園面積太大,很多帶著打火機的遊客從東門進,可能出北門,不一定原路返回,因此不願意將打火機放入存取箱保管。此外,有些遊客的打火機很名貴,怕放入存取箱造成丟失,所以也不希望進行保管。

對話

控煙罰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對話人: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 張建樞

北青報:在控煙投訴中,公園情況如何?

張建樞:有接到關於公園的違規吸煙投訴,但量並不算多。

北青報:和餐館、飯店這些密閉空間相比,本就開放的公園在控煙方面有何難度?

張建樞:公園面積更大,遊客流動快,管理上難度也更大。需要配備更多的監管人力,巡邏管理。此外,多數人都知道“室內禁煙”,對於部分室外也禁煙的區域,可能忽略了。

北青報:沒有執法權,控煙志願者或者公園工作人員在勸阻吸煙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難題?

張建樞:這麼多的吸煙人群,只靠少量的執法人員肯定管不過來,很多時候都是依靠控煙志願者和場所的工作人員。以前有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反映,勸阻吸煙的時候煙民不聽,說話也很不禮貌,甚至胡攪蠻纏。

但是隨著控煙意識的深入,近來這樣的情況有所減少,我們也和被勸阻的煙民聊過,他們中很多人都表示,在公共場所,如果有兩個人站出來對吸煙行為提出反對,就會“心虛”。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都能站出來對違規吸煙說“不”。

“罰款”只是控煙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控煙的目的。控煙的目的還是希望為大家、尤其是不吸煙的人群,包括婦女兒童,提供一個清新健康的呼吸環境。整個社會,都可以成為控制吸煙的監督者,每個人都有維護自己健康的權力。

北青報:是否考慮在全面禁煙公園適當設吸煙區?

張建樞:對,室外禁煙的話,也可以留出適當的吸煙區域,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必須是遠離人群的地方,距離通道、人群集中的地方應當至少10米以外。其次,需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尤其對於草木比較多的公園景點。最後,必須設立“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識。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疏堵結合,引導煙民到吸煙點去,同時也保護人群免受二手煙的危害。

北青報:公園景點的控煙方面我們接下來有哪些計畫?

張建樞:我們也注意到,由於面積太大,有些公園的禁煙標示不夠明確和突出,下一步我們會督促公園增加控煙標示。有些不夠規範的吸煙點,也要引導他們進行完善。尤其一些比較大的公園,可能吸煙區的引導標誌也不夠明顯,引導標示應當更明確,這樣違規吸煙的行為也會減少。

問題

公園是否應主動

設置吸煙區?

在四家區域禁煙的公園中,除了動物園明確標明了“吸煙區”,其他三家公園標明的都是“禁煙區”,北青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設置“吸煙區”更能為市民遊客接受。

在陶然亭、紫竹院和玉淵潭三家綜合性公園中,禁煙的區域包括門區、服務中心、各大景點以及人流相對集中的地區,禁煙的區域占到了全園的80%以上。以陶然亭公園為例,工作人員表示,為了引導遊客自覺禁煙,公園內不能吸煙的地方,比如慈悲庵、清音閣等古建區域,會有明顯禁煙標識,可以吸煙的區域則未做明顯提示,但在湖邊的石頭旁、樹下以及座椅附近,都有煙頭遺留。

而與其他三家標出禁止吸煙區的公園相反,動物園是唯一標出了“吸煙區”的公園。在水禽湖、長頸鹿館、兩栖爬行館、派出所、育幼室、虎山環廊和象館附近都各有一處,大都臨近公共衛生間或在湖、河道旁邊。北青報記者發現,這裡的吸煙區都立有樹形指示牌,並在旁邊設有專門的煙灰箱和可供遊客休息的座椅,大約十幾分鐘就會有保潔人員來清理一次煙灰箱和附近地上的煙頭垃圾,並提醒周圍遊客煙灰箱是煙頭專用,非煙頭的垃圾要扔到普通垃圾箱中。而在非吸煙區,很少能見到抽煙的遊客,地上也沒有發現亂扔的煙頭。

在2014年,也就是控煙條例施行前一年,動物園成為本市11家公園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主動設吸煙區的公園。“動物園的吸煙區宣傳的比較多,我們常來,大概都知道在什麼地方。”市民陳先生假期經常帶著女兒來逛動物園,在他看來,動物園的吸煙區設置相對合理,每個區都能找到,“經過這三年的磨合,遊客大都比較自覺,很少在非吸煙區抽煙。”

不過,“吸煙區”的指引只存在於附近的指路牌上,外地遊客李先生則是在公園派出所附近上公廁的時候發現了吸煙區,就在這裡休息順便過一下煙癮,“我是第一次來動物園,不知道這裡能不能抽煙,就一直憋著,公園遊覽的圖上能不能把吸煙區在哪兒都標出來?這樣方便找。”

本版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董鑫 張小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