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樟樹:走出機關進農家 俯身彎腰助脫貧 扶貧一線錘黨性

本報訊 向斌報導:每天清晨, 樟樹市鹿江街道西堡村貧困戶關冬雲早早起床, 步行來到村莊附近的德來德公司食堂, 幫著做些洗碗洗菜的活計。 老關的妻子早年離家出走, 自己腿有殘疾, 田地種不了, 打工沒人要, 只能吃低保。 今年年初, 街道辦事處主任熊建成與他結對子, 不僅時時惦記他的衣食冷暖, 還幫他聯繫德來德公司讓他到食堂打雜, 每月能賺1500元, 日子總算有了起色。

近年來, 樟樹市把扶貧攻堅作為檢驗幹部作風的“試金石”, 引導黨員幹部從“機關大院”走進“農家小院”, 與困難群眾結對認親,

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 幫助發展致富產業, 在脫貧攻堅的大舞臺上錘煉黨性、增強本領。 去年, 該市6837人在幹部幫扶下成功脫貧。

樟樹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萬人, 13個省級貧困村和1個宜春市級貧困村。 為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摘帽”, 該市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 明確縣級領導分別對19個鄉(鎮、街道)進行掛鄉扶貧, 市直及省、宜春市駐樟單位對貧困村定點幫扶, 集中選派300多名幹部到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駐村扶貧。 目前, 全市結對幫扶人員達5500人, 實現幹部駐村包戶幫扶全覆蓋。 讓黨員幹部在扶貧一線錘煉黨性。 今年5月, 該市打響脫貧攻堅集中整改月攻堅戰, 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鄉村幹部和社會力量, 組建120個扶貧工作隊吃住在村組,

與貧困戶拉家常、講政策、交朋友, 為當地引進或謀劃產業扶貧項目60多個。

該市扶貧幹部科學謀劃精准脫貧工作, 因人而異制定脫貧計畫, 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即:年老體弱完全失去勞動能力的由政策兜底保障, 殘疾人、弱勞力戶就近安排輕體力活或公益性崗位, 有勞動能力的優先推薦打工等, 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家庭收入。 同時, 該市注重從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多個方面, 全面發力培養貧困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洲鄉西塘村統籌專案資金50余萬元, 建立蘑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蘑菇種植示範基地, 採取基地集中育種、免費發到戶種植、統一保底收購方式, 帶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 該市已完成所有貧困村產業發展規劃編制, 開展了一次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調查, 去年發放貧困生教育資助資金、生活補助、助學貸款等1593萬元。

此外, 該市還加快完善脫貧攻堅幹部責任體系、組織體系、監督體系和考核獎懲體系。 分期分批舉辦精准扶貧第一書記培訓班和幫扶幹部培訓班, 不斷提升第一書記和幫扶幹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市、鄉、村成立了精准扶貧領導小組, 各鄉(鎮、街道)組建了精准扶貧工作站, 全市制定了精准扶貧規範化建設標準;強化常態化督查工作機制, 採取查閱檔案資料、現場查看、入戶走訪、座談等方式, 不定期對各單位(部門)、市直定點幫扶工作隊和村第一書記、市鄉村結對幫扶幹部履職情況進行督查,

督查結果以檔形式通報全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