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制度化助力志願服務常態化

【志願服務典型·雷鋒精神傳承者】

光明日報記者 龔亮

在湖南, 一支保護湘江的“綠色衛士”志願服務隊在湘江800多公里流域沿線141個監測點上, 對環境違法行為和環境執法部門實施“雙監督”。 3年多來, 相關部門根據志願者的舉報責令停產關閉67家污染企業, 實施罰款以上行政處罰的320家;

在四川, 省文明辦、省志願服務基金會自2016年3月以“互聯網+全民助老”形式, 創新推出“眾籌時光·情系桑榆”主題活 動, 截至目前, 全省已有100萬名志願者捐贈愛心時間達800萬餘小時;

…………

近年來, 隨著志願服務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 我國志願服務的組織水準和服務品質都有了很大提升,

正朝著規範化、專業化、常態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今天的中國, 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了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文明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志願者的招募註冊、培訓管理制度和志願服務的記錄、嘉獎制度逐步完善, 保障了志願服務活動的平穩健康開展。

各地各部門非常注重對志願者的服務進行及時、完整、準確記錄, 為表彰激勵提供依據。 據中央文明辦有關調查顯示, 全國範圍內已經初步形成了嘉許回饋機制、星級認定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等三種有效機制。 很多地方以享受公共服務、積分入戶入學、給予社會待遇等為主要內容, 設計出臺了志願服務激勵措施。

黑龍江依託全省智慧志願支援系統,

搭建起了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登記註冊、活動記錄等資訊化、數位化管理平臺, 逐步建立和規範了註冊、發佈、記錄、考核、激勵、回饋等六項制度, 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落地生根。

上海市開展《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監督調研, 完善供需對接、服務記錄等配套制度, 同時發揮志願服務公益基金的資金扶持和“關愛好心人”專項基金的困難資助作用, 強化保險、醫療和安全保障, 讓為社會奉獻過的人隨時能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愛。

組織領導更加有力, 專案平臺建設越來越豐富, 志願服務的社會效應凸顯,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深入人心。

——2015年6月起, 江蘇無錫啟動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公益活動。

活動由文明委統一規劃, 宣傳部、文明辦牽頭協調, 機關工委、教育、公安、民政等32個部門為當月活動主、承辦單位。 項目運行以來, 已開展各類志願活動1.2萬場次, 參與志願者30余萬人次, 受益市民百萬人。

——民政部大力推廣“功能表式”志願服務、“社工+志願者”協作服務的經驗做法, 推動了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等領域志願服務的社會化、常態化。

《光明日報》( 2017年03月19日 07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