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周強:加強少年司法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周強在加強少年司法專題座談會上強調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 5月25日下午, 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加強少年司法專題座談會,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未成年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方針政策, 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 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圖為加強少年司法專題座談會現場。 馬相桐 攝

周強指出,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家庭、校園和社會環境, 保障青少年健康、快樂、幸福成長, 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指明了道路,

為做好未成年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制定實施一系列促進青少年發展的政策措施, 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環境。

周強指出, 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水準是衡量一個國家法治進步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人民法院始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 積極完善司法政策, 建立健全少年法庭等審判機構, 大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校園暴力刑事案件進行專項調研, 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並會同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出臺《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淩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要求加強教育預防、依法懲戒和綜合治理,

切實防止學生欺淩和暴力事件發生。 積極開展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 探索運用司法手段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周強強調, 要充分認識少年司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 各級法院要著眼於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 著眼於黨和國家發展大局, 堅持“特殊、優先保護”司法理念, 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根本目的, 切實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要依法懲治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 有效防治校園暴力, 使施暴者受到應有懲戒和教育, 使受到傷害的未成年人及時得到司法保護和救濟。 要始終將“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貫穿少年司法工作始終,

積極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方式, 説明犯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 為他們融入社會創造良好條件。

周強強調, 要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妥善審理涉及校園安全和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 要依法嚴懲針對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 促進平安校園建設, 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要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 充分發揮司法的懲戒和教育功能, 促使未成年罪犯深刻汲取教訓、重新做人, 並深入分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原因和家庭、學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及時提出司法建議, 提高安全防範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妥善審理發生在校園內的人身損害賠償等案件, 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要做好矛盾化解和未成年人身心康復工作, 引導有關部門、學校、家庭切實負起責任, 合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

周強要求, 要大力加強普法宣傳和法治教育, 增強未成年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要認真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要求, 加強以案釋法, 利用辦案各個環節宣講法律、釋疑解惑, 同時加強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發佈工作, 充分發揮好司法的引導、規範、預防與教育功能。 要認真總結人民法院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經驗, 廣泛開展送法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等活動, 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促進師生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 要重視將互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融入法治教育,積極運用體驗教學、模擬法庭、現場觀摩等多種方式,利用動漫等青少年易於接受的方式,突出參與性、體驗性、實踐性,不斷提升法治教育效果。

周強要求,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水準。要堅持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積極回應群眾對少年司法工作的關切和需要,認真研究社會反響強烈、具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要暢通民意溝通管道,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教師、家長對少年司法工作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司法能力和水準。要加強與各方面的協作配合,將工作從法庭延伸到家庭、社區、學校,在社會各方參與、支持下,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及時制定出臺配套司法解釋或業務指導規範,統一裁判尺度。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健全未成年人權益保障機制。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主持座談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尹冬梅、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楊萬明出席會議。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院長焦慧強介紹了防治校園暴力工作情況,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文體專委會副主任、四川省眉山市文聯副主席何學彬,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藝術職業學院院長余開源,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中山市政協常委賀優琳,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高阿莉,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築境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許進,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秘書長高友東,北京東交民巷小學校長王文利、廣渠門中學執行校長李志偉、八一學校副校長祝望北、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德育主任牛建明、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德育主任何建雯、北京師範大學刑事司法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院長任士英、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先後發言。全國人大內司委、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以及北京高院、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北京市東城區教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要重視將互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融入法治教育,積極運用體驗教學、模擬法庭、現場觀摩等多種方式,利用動漫等青少年易於接受的方式,突出參與性、體驗性、實踐性,不斷提升法治教育效果。

周強要求,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水準。要堅持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積極回應群眾對少年司法工作的關切和需要,認真研究社會反響強烈、具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要暢通民意溝通管道,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教師、家長對少年司法工作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司法能力和水準。要加強與各方面的協作配合,將工作從法庭延伸到家庭、社區、學校,在社會各方參與、支持下,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及時制定出臺配套司法解釋或業務指導規範,統一裁判尺度。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健全未成年人權益保障機制。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主持座談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尹冬梅、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楊萬明出席會議。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院長焦慧強介紹了防治校園暴力工作情況,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文體專委會副主任、四川省眉山市文聯副主席何學彬,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藝術職業學院院長余開源,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中山市政協常委賀優琳,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高阿莉,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築境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許進,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秘書長高友東,北京東交民巷小學校長王文利、廣渠門中學執行校長李志偉、八一學校副校長祝望北、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德育主任牛建明、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德育主任何建雯、北京師範大學刑事司法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院長任士英、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先後發言。全國人大內司委、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以及北京高院、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北京市東城區教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