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包頭市控制原煤散燒吹響環境保護“集結號”

控制原煤散燒——這是包頭市加快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饋意見的一項重點任務。

5月23日, 晴空麗日。 記者走進包頭市裝備製造產業園區看到, 大面積的太陽能反射鏡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壯觀。

“我們利用包頭市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巨集慶德村248.1畝集體閒置土地, 建設7.1萬平方米鏡場, 去滿足3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供熱。 ”內蒙古新源光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介紹到。 另外一個項目利用原有北奔5萬平方米卡車總裝車間, 對屋頂進行加固改造, 在複合屋頂上建設太陽能鏡場總面積 2.2萬平方米,

實現分散式綜合能源供給。

“兩個專案全部完工後, 實現大概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供熱, 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約20992噸, 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148.05噸、氮氧化物約155噸、二氧化硫約178噸。 ”王軍說, 太陽能供熱與燃氣供熱、電供熱結合形成能源互補, 在實現能源結構優化的基礎上, 實現低成本、減排放、降能耗的可持續發展。 不遠處的中城奧特萊斯, 2016年其商住一體項目已經實現供熱20萬平方米。

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包頭市正在進行著一項改善“氣質”的工程。

在昆區昆北街道辦事處玉泉村村民侯長有家院中, 工人正在焊接天然氣管道, 火花四濺。 “等村裡通了天然氣, 村民做飯方便了, 取暖安全了。 ”侯長有高興地對記者說。

在村委會主任武斌看來,

玉泉村散煤老居民庭院及戶內燃氣管工程的實施, 不僅是方便了村民燒飯取暖, 更重要是的對環境的改善。 “村民做飯、取暖都在燒煤。 尤其到每年的取暖季, 家家戶戶把炭灰倒在路邊或者垃圾池裡, 一颳風, 路上、空氣中全是灰。 今年, 天然氣改造工程結束後, 村裡的環境品質有很大的改善。 我們村是今年包頭市第一個天然氣改造的城中村, 共有494個大戶, 960戶人家, 到時有3700多人受益。 ”

據瞭解, 今年, 包頭市安排原煤散燒綜合治理資金2000萬元支持燃煤鍋爐、燃煤散燒等重點環境綜合治理專案建設。 實施棚戶區改造4.19萬戶, 已拆遷5228戶, 保障性住房開工5478套, 預計減少燃煤散燒16.5萬噸。 加快推進太陽能光熱利用項目建設, 已經替代8萬平方米供熱。

今年3月, 制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方案》, 涉及昆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和稀土高新區, 補貼1.2億元實施300平方公里7.7萬戶潔淨型煤替代, 全部替代後可減少燃煤散燒30萬噸。 (稿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