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仇中”“去中”的民進黨參加龍舟賽,自自冉冉!

【封面語】民進黨“去中化”卻組團參加龍舟賽, 有人嘲諷說, “如果屈原活在臺灣, 死得更慘。 ”

【正文】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龍舟競標賽今年如期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

今年這項賽事來了一個新的團隊, 首度參賽的民進黨隊伍。

為了這一場賽事, 選手之一的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說, 這些從黨中央精挑細選的黨工, 這三個月來, 不管練習技巧, 體能操練, 都用盡全力。

這個從零開始的隊伍, 止步于16強, 王閔生說, 這是趟非常奇幻的旅程, 連蔡英文都表揚。 也是, 蔡英文在龍舟賽開幕時, 親自到場為民進黨的隊伍加油, 而在致辭時, 倒是說出了真相, “民進黨不選舉的時候, 我就擔心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

民進黨的小弟, 時代力量今年也第三度參賽, 形成大綠小綠較勁的場面, 不過這場單純的龍舟賽, 卻被時代力量在龍舟上掛出白布黑字的政治標語, 撒上了政治狗血。

去年時代力量參賽時, 就遭嗆聲, “不知道屈原是中國人嗎?劃什麼龍舟?”, 而今年民進黨也加入劃龍舟行列後, 網友同樣嘲諷, “吃飽太閑是不是, 還不如好好為臺灣做點事”, “選你們上臺不是叫你們去劃龍舟”。

有評論就說,龍舟這玩意兒,與扯鈴一樣起源於大陸,民進黨和時代力量應該避之唯恐不及才對,可是多少年了,每逢端午,綠營人士仍然以賽龍舟為樂,絲毫不認為這東西來自中國,就要提案廢除。這足以證明文化的力量穿越千年,浸潤於每個人的骨子裡,遠非政治因素所能干擾。

而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今天也在台媒刊寫一篇題為《如果屈原活在臺灣,死得更慘》的文章,以屈原的經歷,反諷民進黨當局。

屈原所身處的楚國,正逢內政失序、國勢衰敗,同時強鄰興起,虎視眈眈。這種情況,跟現在的臺灣幾乎一模一樣。如果屈原活在現在的臺灣會怎樣呢?只會更慘。

屈原一定會勸說“總統”任用賢能、勤修“內政”,先求壯大臺灣。可惜他不擅逢迎,個性又倔強,沒有辦法在政治鬥爭中勝出,最後同樣難逃被擠出權力核心的下場。

在古代的楚國,屈原只能等待楚王重新想起他;在現代的臺灣,屈原可以在媒體發表時事評論,對“國事”提出針砭。可惜這麼做的結果,只是讓“總統”更加不喜歡屈原,而且“總統”身邊的人還會發動網軍去對屈原進行人身攻擊,說他根本就是串通敵對政黨,想要唱衰臺灣,甚至還幫他冠上“臺灣之蛆(屈)”以及“哭爸唱衰原”的綽號。

屈原這時只好透過參選“立法委員”來救臺灣,但是他空有理想,卻沒有政黨提名,也不懂新聞操作,又沒錢買廣告,更欠缺綁樁的條件,最後在兩黨夾殺之下,形象重傷、低票落選,還背負了龐大的選舉債務。

其實屈原不知道,就算他選上了“立法委員”也救不了臺灣,因為“立法院”是合議制,經常以“朝野協商”的方式“喬”事情,大多數“立法委員”關心的只是自己的知名度、資源及選票,反正不是臺灣前途。單靠一、兩個自以為有理想的“立法委員”,根本就通過不了任何法案。

低票落選的屈原,一方面看到臺灣沉淪,一方面又面臨身敗名裂及黑道的討債壓力,最後慘遭毒手。若干天后,只有少數媒體會以很小的篇幅提到,曾任“總統”幕僚的投機失意政客屈原,在大甲溪失足溺斃,身後留下不少債務。

有評論就說,龍舟這玩意兒,與扯鈴一樣起源於大陸,民進黨和時代力量應該避之唯恐不及才對,可是多少年了,每逢端午,綠營人士仍然以賽龍舟為樂,絲毫不認為這東西來自中國,就要提案廢除。這足以證明文化的力量穿越千年,浸潤於每個人的骨子裡,遠非政治因素所能干擾。

而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今天也在台媒刊寫一篇題為《如果屈原活在臺灣,死得更慘》的文章,以屈原的經歷,反諷民進黨當局。

屈原所身處的楚國,正逢內政失序、國勢衰敗,同時強鄰興起,虎視眈眈。這種情況,跟現在的臺灣幾乎一模一樣。如果屈原活在現在的臺灣會怎樣呢?只會更慘。

屈原一定會勸說“總統”任用賢能、勤修“內政”,先求壯大臺灣。可惜他不擅逢迎,個性又倔強,沒有辦法在政治鬥爭中勝出,最後同樣難逃被擠出權力核心的下場。

在古代的楚國,屈原只能等待楚王重新想起他;在現代的臺灣,屈原可以在媒體發表時事評論,對“國事”提出針砭。可惜這麼做的結果,只是讓“總統”更加不喜歡屈原,而且“總統”身邊的人還會發動網軍去對屈原進行人身攻擊,說他根本就是串通敵對政黨,想要唱衰臺灣,甚至還幫他冠上“臺灣之蛆(屈)”以及“哭爸唱衰原”的綽號。

屈原這時只好透過參選“立法委員”來救臺灣,但是他空有理想,卻沒有政黨提名,也不懂新聞操作,又沒錢買廣告,更欠缺綁樁的條件,最後在兩黨夾殺之下,形象重傷、低票落選,還背負了龐大的選舉債務。

其實屈原不知道,就算他選上了“立法委員”也救不了臺灣,因為“立法院”是合議制,經常以“朝野協商”的方式“喬”事情,大多數“立法委員”關心的只是自己的知名度、資源及選票,反正不是臺灣前途。單靠一、兩個自以為有理想的“立法委員”,根本就通過不了任何法案。

低票落選的屈原,一方面看到臺灣沉淪,一方面又面臨身敗名裂及黑道的討債壓力,最後慘遭毒手。若干天后,只有少數媒體會以很小的篇幅提到,曾任“總統”幕僚的投機失意政客屈原,在大甲溪失足溺斃,身後留下不少債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