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逢端午節

作者、朗誦:董娟


當看到街頭賣粽子、香包的人越來越多時, 我才意識到, 端午又到了。 記憶深處的珍藏象纏繞在水底的海藻一般浮上心頭,

絲絲縷縷。

“粽子香, 香廚房。 艾葉香, 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 那兒端陽, 處處都端陽。 ”端午時節, 正是故鄉麥子成熟的季節。 早晨的田野空氣格外清新, 遠處的天邊漸漸吐白, 草葉上掛著露珠兒, 帶著濕漉漉的水氣, 滿地的金黃色麥子被風一吹,

後浪推前浪象無邊的大海, 一派豐收的景象。 勤勞的鄉親們早早地戴了草帽, 拿了鐮刀, 備了水壺, 笑意盈盈地去收割麥子。 麥子似熟非熟的時候, 麥粒是軟軟的, 這時候采一把放在手心裡來回地搓一搓, 再吹一口氣, 麥皮飛揚之後, 手心裡就剩下噴香的麥粒了。 一把填到嘴裡, 那個味道至今令人回味。 麥子一黃, 繡女下床;龍口奪食, 收火麥等這些從小就熟悉的鄉間俗語, 最能說明那個時節的活計繁忙。 而收麥子也成為除了過年之外又一個令在外遊子思緒翻滾、鄉情湧動的日子。

都說端午節是“忙上加忙”的一個節日。 雖然地裡有一堆活計等著, 但是過節的心思卻一點也不少, 提前好幾天, 我們這群孩子就惦記上蒸晉糕、蒸包子。 那時候江米在北方屬於稀罕物, 偶爾地大人們會狠狠心會買上幾斤, 用水泡上一夜, 拿一個搪瓷盆一層米一層棗地放好, 上鍋蒸上個把小時, 出鍋後放點白糖, 便是端午節最奢侈的吃食了。 包子似乎總是韭菜粉條餡兒的,

從自家地裡割上一把韭菜, 再拌上紅薯粉條, 面是家裡麥子新磨的麵粉, 能吃出淡淡的麥香來。 村裡民風樸實, 過年過節, 自家做的好吃的總要分成許多份, 裝在小搪瓷盆裡, 用乾淨的粗布遮蓋, 趁熱送出去, 左鄰右舍本家親戚互通有無, 節日氣氛裡透著一種簡樸與自然, 在交換吃食的同時也共同分享著彼此的勞動成果和那份純樸的鄉情。

那時候, 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 村裡的保健站便準備好香草藥、朱砂, 用草紙分開包好, 免費發放給村民。 村裡的婦女們三五成堆, 拿著準備好的碎花布、七彩線、剪刀、香草藥, 正方形的布頭對折成三角形, 縫住兩邊, 翻過來, 填充裹著香料的棉花, 收口抽線, 釘上五彩線打好的穗子, 一個牛角形的香包就初具形態, 一針一線, 縫進自己的牽掛, 縫進自己的祝願。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 趁我們熟睡之際, 母親便會把縫好的香包用七彩線串起來戴在我和弟弟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 第二天早上, 我們便在一股濃濃的香草味兒中睜開眼, 然後象得了寶貝般地跑出去和其他孩子比香包的花樣,比誰的最漂亮,誰的母親手巧,聽到有人表揚自己戴的香包漂亮時,孩子的虛榮心便會得到極大的滿足。端午節那天早飯前,母親會依照慣例,用艾葉、雄黃和了酒,給孩子的鼻孔、耳朵、肚臍等處塗抹,祈禱孩子們不受蛇蟲傷害。

長大後,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端午節又到了,故鄉的麥子也不知道收完了沒有?布穀鳥的叫聲依然那樣清脆嗎?村口那棵梧桐樹是不是還像小時候一樣枝繁葉茂?

然後象得了寶貝般地跑出去和其他孩子比香包的花樣,比誰的最漂亮,誰的母親手巧,聽到有人表揚自己戴的香包漂亮時,孩子的虛榮心便會得到極大的滿足。端午節那天早飯前,母親會依照慣例,用艾葉、雄黃和了酒,給孩子的鼻孔、耳朵、肚臍等處塗抹,祈禱孩子們不受蛇蟲傷害。

長大後,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端午節又到了,故鄉的麥子也不知道收完了沒有?布穀鳥的叫聲依然那樣清脆嗎?村口那棵梧桐樹是不是還像小時候一樣枝繁葉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