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代大鼠可卡因成癮可增加後代成癮風險

本報訊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馬蘭團隊發現, 大鼠對可卡因成癮後所產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仔鼠也更容易對可卡因成癮, 提示毒品成癮可能遺傳給後代。 近日,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雜誌。

毒品一旦成癮, 很難戒除, 那麼毒品成癮會不會影響後代的健康呢?研究人員採用大鼠可卡因自身給藥成癮模型, 讓雄性大鼠學會在需要毒品時, 通過觸動踏板來獲得可卡因注射, 並通過不斷增加踏板任務難度, 衡量大鼠對可卡因的渴求程度, 即覓藥動機。 通過測試將評分最高(成癮組)和最低(非成癮組)兩群大鼠分別與沒有接觸過可卡因的正常雌鼠交配,

產生後代, 以觀察父代可卡因成癮是否會對後代產生影響。

對第一代仔鼠的可卡因自身給藥測試結果顯示, 成癮組和非成癮組大鼠的後代表現明顯不同:成癮組大鼠的第一代仔鼠踏板獲得可卡因的動機明顯比非成癮組要更加強烈。 這種較高的成癮性在第二代仔鼠身上也能觀察到, 說明可卡因的成癮行為可以跨代遺傳。

深入研究發現, 成癮的遺傳取決於動物是否主動地尋取毒品以及對毒品是否產生了很高水準的覓藥動機。 同時, 實驗結果證明可卡因成癮向後代的遺傳是由主動覓藥經歷誘發的, 而不是由於基因組水準的變異引起的, 因此可能依賴於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即在DNA序列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的可遺傳的修飾變化。

《中國科學報》 (2017-06-01 第4版 綜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