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硬體一直火不起來 所以廠商們開始跨界聯合了

在市場回歸理性之後, 人們終於發現, 單個智慧硬體很難撐起這個行業。

其實商品經濟的本質, 就是通過專業化的分工和協作,

提高生產效率。 所以在今年的臺北電腦展上, 廠商們不再像前兩年一樣一窩蜂湧入, 各自為政, 而是更理性地組成了聯盟, 發揮各自的長處, 共同去推進整個消費電子領域的智慧化。

硬體品牌威剛推出了一款機器人, 他們認為機器人會成為智慧家庭中的某種橋樑, 一端用人的方式與人溝通, 另一端則用機器的語言連結機器。

不過對於機器人, 我們談論更多的則是人工智慧, 包括語音辨識、圖像識別、深度計算和機器學習等等。 我們在現場也見到了可以和人類下棋的機器人, 以及多種智慧語音控制解決方案。 當然, 要想做到 Google Home 那種能夠分別不同房間裡用戶身份的水準, 還有一段路要走。

過去, 即使家電和穿戴設備全部接入互聯網, 他們之間的資訊交流也非常有限, 因為不同品牌的產品相互不相容, 他們也不想相容。 而在聯盟成立之後, 設備之間的溝壑被填平了, 你的智慧運動服和智慧手錶之間會自動同步資料, 即使他們不是同一家公司生產的。

智慧眼鏡的關注點轉移到了專業領域, 配合AR技術, 能夠幫助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 而聯盟的意義在於制定並推行一些基本標準, 標準化和流程化是任何產品大規模商用的先決條件。

智慧生活不是某個人的智慧生活, 智慧家居也不是某家廠商的智慧家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