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能"家庭醫生: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玥19日報導:作為全國的特大型城市, 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面臨著深度老齡化、人口高度聚集、資源配置與利用浪費突出等諸多挑戰。 2011年起, 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家庭醫生制度。 目前, 家庭醫生制度已覆蓋上海90%社區。 今年將完成100%社區全覆蓋。

在上海, 每個居民憑醫保卡, 都可以在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一名家庭醫生。 同時, 在簽約家庭醫生的基礎上, 居民還可以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簽約, 形成“1+1+1”的簽約醫療機構組合, 簽約居民能享受優先轉診、延伸處方等多種醫療服務。

簽約優先滿足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需求。

資料顯示, 滬上包括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在內的重點人群, 其中近60%已經簽約了屬於自己的家庭醫生。 以往, 居民看病寧可去大醫院“軋鬧猛”, 也不願到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社區沒有基本藥物目錄外的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現在, 長處方、延伸大醫院處方尤為受到簽約居民的青睞。

在上海, 家庭醫生可以根據居民的實際情況, 一次開具4周及以上“長處方”, 並可延續上級醫院用藥醫囑, 在家庭醫生處獲得基本藥物以外的藥品。 而簽約“1+1+1”的居民更能享受到延伸處方帶來的便利:只要家庭醫生調閱患者三級醫院就診記錄, 下單開設延伸處方,

並輸入用戶端。 用戶端將資料直接上傳至上藥集團、國藥集團, 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至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或患者家中。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2017年, 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地市。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也提到, “現在很多群眾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 簽約家庭醫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也是百姓非常歡迎的模式。

劉瑋: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劉瑋

2010年, 劉瑋被調入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他是病人眼中的良師益友, 與社區高齡、孤寡、殘疾老人結對, 用崇德向善的行為, 使醫患關係和諧溫暖。

2015年, 家住上海閔行龍茗路的九旬孤寡老人王福姻, 將一封發自肺腑、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寄給了上海市委書記韓正,

表達對家庭醫生劉瑋5年來堅持送醫上門的感激之情。 王福姻住在龍茗路, “大兒子患嚴重精神病住院十幾年, 小兒子病重離世, 老伴也撒手人寰……”種種生活打擊下, 老人腦梗後連去醫院的能力都沒有。 “他來敲門, 第一次看病就談了半個多小時, 只要我一個電話, 他10分鐘就趕到……”而更讓老人意外的是, 此後每逢過節前, 劉瑋都會在上門出診時拎上一袋米一桶油。 這令老人感動不已。

2011年, 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試點家庭醫生制服務。 如何敲開社區居民的家門, 讓居民熟悉並信任家庭醫生, 起初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劉瑋說, 以前主動上門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 卻常常吃閉門羹:“什麼家庭醫生?我們不需要,

我們看病只去大醫院。 ”而現在, 家庭醫生簽約已覆蓋全社區。 “病人對我們不再陌生, 滿意度也更高了, 家庭醫生和‘1+1+1’簽約制度給居民們帶去了真正看病的便利和實惠, ”劉瑋說, “比如簽約居民樓要轉診到華山醫院皮膚科, 就診時間可精確到10分鐘內, 免去了排長隊。 ”

朱蘭: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朱蘭

2011年, 上海試點家庭醫生制服務, 朱蘭成了首批家庭醫生。 此前她是徐匯區日暉醫院一名專科醫生, 從事心內科方向。 有不少人認為, 社區醫院裡的醫生只會開藥, 看小毛病。 上海家庭醫生朱蘭不僅改變了這樣的偏見, 更成為了居民們身邊的健康管家。

家住日暉二村的張阿姨是朱蘭的簽約居民。

在一次她無意中說出自己最近大便不太正常, 細心的朱蘭再次詢問病史, 發現患者伴有消瘦等症狀, 便馬上建議其赴三級醫院腸鏡檢查, 結果診斷為直腸癌, 隨後進行了手術。 現在, 張阿姨病情平穩, 逢人她總是禁不住感歎“是朱醫生救了我這條命啊!”茶陵路105弄趙阿姨的胰腺癌、日暉二村茅老先生的胃癌都在朱醫生細緻的診療中得以早期發現, 贏得治療的黃金時期。 茶陵路75弄的周奶奶彌留之際還叫著朱醫生的名字。 許多老病人已經搬遷到了外區還輾轉幾輛公車找朱醫生就醫, 求得就是那份放心。

朱蘭說, 這幾年, 諸多變化發生在自己身上:從坐在診室病房等病人上門的被動服務到主動走進社區走進家庭的主動契約式服務;從以往以疾病為中心到以預防關口更為前移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為中心;從以個體為單位到以家庭為單位的注重生物心理社會新模式的服務。 她正是全市家庭醫生逐步成為局面健康守門人的一個縮影。

楊紅新:奉賢區金匯鎮齊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楊紅新

楊紅新是個不會“準時”上班的醫生。門診掛號都還沒有開始,他們就按順序排隊挨個先看診,等收費處開始工作了再去繳費。多少年了,從未有居民逃賬賴帳的情況發生。晚上看診結束,關上診室門,楊紅新的手機號赫然公開在診室門口。離開醫院,他會開車去隨訪行動不便的老人,看一看、問候叮嚀幾句。這已是他多年的習慣。

都說中醫越老越“吃香”,名聲遠揚的楊紅新其實只有三十多歲,居民們口碑相傳,社區裡有個厲害的“老中醫”:“找到了楊紅新醫生就好辦了!”許多病人經他一看、一摸、一問便知病況,對症治療,效果特別明顯。浙江麗水有一位長期被失眠症困擾的患者,曾在多家大醫院看過,失眠仍未得到改善。他慕名找到齊賢社區醫院的楊醫生。經過針灸加中藥治療後,很快他睡得特別香。對此,他激動地說:“我多年沒有睡得這麼香了。楊醫生這樣年輕,就有這樣好的醫術,太難得!”似乎楊紅新總有辦法幫助患者們解除病痛。其實,這名聲完全源於他的鑽研、認真和勤奮。

現在,從“1+1+1”簽約制度推出以來,半年左右的時間,與楊紅新簽約“1+1+1”的居民已經有1000多人。簽約病人轉診到區中心醫院和大醫院管道暢通。不過,楊紅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大醫院專家資源輻射到郊區,給郊區居民轉診帶去針對性。“這樣,居民簽約的積極性就更高了,郊區老百姓看病就診將越來越方便。”

如今,上海正在著力打造家庭醫生“2.0”版,主要在三個方面提升,包括提升診斷分診能力,與專科醫生相比,診斷分診是全科醫生的“看家本領”;提升初級診療能力,特別是常見病、多發病;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改革重點是加強以社區衛生診斷為基礎的針對性健康管理,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好小病、管好慢病”。

為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上海加大了二、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對社區的支撐,比如提出“兩個50%”:統一將各市級醫院包括知名專家在內門診預約號源的50%、在預約開放前50%時段內,優先向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開放。目前,醫聯平臺開放可預約專家7705名,開放可優先預約的號源量達12.8萬。同時,在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上,也加大了三級醫院專家團隊對社區的支撐。

新一輪改革中,社區衛生服務被具體細化為6大類141項基本專案,強調利用大資料手段進行過程管理,指導督促家庭醫生“做什麼、怎樣做”,並過程監管其“做得怎樣”,通過大資料手段保證家庭醫生服務的品質:一方面支撐社區診斷,如基於大資料,開發和應用慢病高危人群篩查系統,讓健康管理實現連續、動態、個性化。推動社區與市、區、醫療機構、醫保之間的資訊同步,減少重複檢查、支援預約轉診等。另一方面,家庭醫生服務水準與評價、績效、分配相掛鉤。

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將其納入住院醫師規培。同時推進符合社區衛生服務特點的薪酬制度改革,在分配上重點向家庭醫生傾斜;提高社區高級職稱比例,從3-5%提高到5-10%,評審中適度放寬學歷、科研專案等條件,強化具有社區特點的技能、業績考核,讓全科醫生職業發展“更有盼頭”。

她正是全市家庭醫生逐步成為局面健康守門人的一個縮影。

楊紅新:奉賢區金匯鎮齊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楊紅新

楊紅新是個不會“準時”上班的醫生。門診掛號都還沒有開始,他們就按順序排隊挨個先看診,等收費處開始工作了再去繳費。多少年了,從未有居民逃賬賴帳的情況發生。晚上看診結束,關上診室門,楊紅新的手機號赫然公開在診室門口。離開醫院,他會開車去隨訪行動不便的老人,看一看、問候叮嚀幾句。這已是他多年的習慣。

都說中醫越老越“吃香”,名聲遠揚的楊紅新其實只有三十多歲,居民們口碑相傳,社區裡有個厲害的“老中醫”:“找到了楊紅新醫生就好辦了!”許多病人經他一看、一摸、一問便知病況,對症治療,效果特別明顯。浙江麗水有一位長期被失眠症困擾的患者,曾在多家大醫院看過,失眠仍未得到改善。他慕名找到齊賢社區醫院的楊醫生。經過針灸加中藥治療後,很快他睡得特別香。對此,他激動地說:“我多年沒有睡得這麼香了。楊醫生這樣年輕,就有這樣好的醫術,太難得!”似乎楊紅新總有辦法幫助患者們解除病痛。其實,這名聲完全源於他的鑽研、認真和勤奮。

現在,從“1+1+1”簽約制度推出以來,半年左右的時間,與楊紅新簽約“1+1+1”的居民已經有1000多人。簽約病人轉診到區中心醫院和大醫院管道暢通。不過,楊紅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大醫院專家資源輻射到郊區,給郊區居民轉診帶去針對性。“這樣,居民簽約的積極性就更高了,郊區老百姓看病就診將越來越方便。”

如今,上海正在著力打造家庭醫生“2.0”版,主要在三個方面提升,包括提升診斷分診能力,與專科醫生相比,診斷分診是全科醫生的“看家本領”;提升初級診療能力,特別是常見病、多發病;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改革重點是加強以社區衛生診斷為基礎的針對性健康管理,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好小病、管好慢病”。

為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上海加大了二、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對社區的支撐,比如提出“兩個50%”:統一將各市級醫院包括知名專家在內門診預約號源的50%、在預約開放前50%時段內,優先向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開放。目前,醫聯平臺開放可預約專家7705名,開放可優先預約的號源量達12.8萬。同時,在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上,也加大了三級醫院專家團隊對社區的支撐。

新一輪改革中,社區衛生服務被具體細化為6大類141項基本專案,強調利用大資料手段進行過程管理,指導督促家庭醫生“做什麼、怎樣做”,並過程監管其“做得怎樣”,通過大資料手段保證家庭醫生服務的品質:一方面支撐社區診斷,如基於大資料,開發和應用慢病高危人群篩查系統,讓健康管理實現連續、動態、個性化。推動社區與市、區、醫療機構、醫保之間的資訊同步,減少重複檢查、支援預約轉診等。另一方面,家庭醫生服務水準與評價、績效、分配相掛鉤。

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將其納入住院醫師規培。同時推進符合社區衛生服務特點的薪酬制度改革,在分配上重點向家庭醫生傾斜;提高社區高級職稱比例,從3-5%提高到5-10%,評審中適度放寬學歷、科研專案等條件,強化具有社區特點的技能、業績考核,讓全科醫生職業發展“更有盼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