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NASA擬明年發射探測器 首次“觸摸”太陽

太陽探測器+將直接探測太陽大氣。 (NASA)

科學家準備向太陽發射有史以來最近距離的探測器, 觀測太陽大氣, 深入研究這個無比巨大的火球。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於5月31日宣佈對太陽進行首次近距離探測。 航空航天局表示:“(探測器)將面對有史以來其它飛船無法遇到的高溫和高輻射能量。 ”

該研究專案名為“太陽探測器+”(Solar Probe Plus), 將於2018年夏季發射, 到達距離太陽表面640萬公里的範圍探測太陽。

據天文學網站“太空”(Space)5月31日報導, 水星是太陽系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與太陽的距離在4,600萬~7,000萬公里之間。 太陽發出的輻射和粒子束對水星表面影響巨大。

科學家曾使用GOES-16衛星在不同光波譜段下觀測太陽, 可見太陽不是肉眼所見的那樣簡單的一個大火球, 而是一個時刻都在進行劇烈運動的世界。 (NOAA)

“太陽探測器+”與太陽的距離將比水星近10倍以上, 因此要承受極為強烈的太陽輻射。 而科學家之所以進行這項富有挑戰性的探索項目, 是因為希望進一步瞭解太陽大氣的情況。

該太陽探測項目將耗資15億美元, 定於2018年7月31日在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航太中心, 由聯合發射同盟三角洲4號運載火箭發射“太陽探測器+”。

科學家檢測太陽探測器+的耐熱性能。 (NASA/JHUAPL)

之後, 這艘無人駕駛飛船將飛行7年, 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 科學家希望該探測器繞行太陽24周, 在距離太陽表面620萬公里的高度觀測太陽。 而在這個距離內容, 這台3米長的太陽探測器將面對1,370攝氏度高溫的考驗, 將遇到比地球所承受強475倍的輻射。

因此, 科學家專門設計一種寬2.3米、厚11.4釐米的碳材料耐熱殼, 保護探測設備不受高溫和強輻射的傷害。

SOHO太陽探測器所拍攝的太陽變化影像。 (ESA/NASA/SOHO)

“太陽探測器+”將測量太陽的電場、磁場、內部結構以及輻射粒子束(太陽風)的情況。

航空航天局解釋, 太陽探測器+將進行的觀測意義重大,

可能回答幾十年來人們想知道的恒星運行的物理機制。 “所觀測的資料可能提高預測太空天氣的能力, 有利於衛星和宇航員的天空活動。 ”

目前, 科學家知道太陽有強烈的磁場運動、向太空噴發高能粒子束甚至磁場等現象, 因此形成“日冕”、“太陽風”、“黑子”等各種無比壯觀的天文景象。 但是, 科學家不清楚為什麼太陽磁場進行這些運動以及具體有哪些規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