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0多年前,孔子、老子、佛陀在塔山的(太平庵)裡同聚一堂

煙臺塔山太平庵 煙臺城南三裡, 始建年代長久無史可考。 據近年三和塔(太平庵附近石塔, 已毀, 現正于原址依原基重建)遺址出土石碑,

當建於元至元三年(西元1266年, 時元世祖忽必烈在位), 如可信, 則距今七百三十餘年矣。

太平庵正殿同堂供奉著儒釋道三教教主, 此種供奉格局在我國實屬罕見。 孔子與釋迦牟尼、老子同聚一堂, 首先向我們傳達出這樣一個資訊:最遲在元初, 孔子的宗教地位已得到極大提高,

到了能與佛道教主平起平坐的地步。

太平庵中最讓人費解的是三聖的座次, 根據佈局來看, 釋迦牟尼居中位, 老子、孔子分列左右。 既是全真道場, 三教主同處一堂也就罷了, 三聖中, 為何佛祖居中?筆者以為這恰恰體現了道教最宣導的“不爭”。 老子強調不爭, 從道德經中看表現這種思想的字句比比皆是,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知其雄 , 守其雌 ”、“知其榮, 守其辱”等等, 以“不敢為天下 先”做為“三寶”之一。 同道、儒相比, 佛家是外來宗教, 是客, 是以釋迦居中。

太平庵風景區主要景點包括:太平庵、三和塔、龍王殿、太平晨鐘鐘樓、觀音閣。 觀音峰、龍脈、雲石谷等人文、自然景觀。 其中, 太平庵和三和塔始建年代不詳, 眾說紛紜。 經考證塔頂有刻石載:“重修寶塔, 補塑聖像……為大元至元三十年”。

在金大定七年(西元1167年), 全真鼻祖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至寧海(今煙臺市牟平區)昆崳山, 收馬鈺、丘處機、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7人為徒, 聚徒講道於昆崳山煙霞洞, 並先後在甯海、文登、福山、萊州等地宣傳“三教合一”, 建“三州五會”, 創立了舉世聞名的道教【全真教】派, 亦稱全真道。(也就是說先有的三教合一,後有的全真教)

(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釋教、道教三個教派的融合,“三教合一”的思想,由來已久,自佛教傳入的東漢時期已初露端倪。)

後期,太平庵在1993年修復開光,被確定為煙臺市區最早的宗教活動場所,有數名道人常年住庵主持。因基於維持原貌的考慮,太平庵歷次毀後重建都沒有擴大規模,今天仍呈原狀,殿堂不多,占地不廣,與其他宗教廟宇宮觀相比,並無過人之處,但正殿同時供奉儒道佛三教“教主”,不僅使之成為國內宗教建築中罕見一景,而且也使該庵具備了較高的宗教(史)研究價值。

可不論如何,太平庵成為國內唯一供奉三教教主的廟宇決非偶然,它是三教合一思想在形式上的最高表現。地域影響文化,文化又以一定的形式得以展現。全真教發源與發展於此,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亦稱全真道。(也就是說先有的三教合一,後有的全真教)

(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釋教、道教三個教派的融合,“三教合一”的思想,由來已久,自佛教傳入的東漢時期已初露端倪。)

後期,太平庵在1993年修復開光,被確定為煙臺市區最早的宗教活動場所,有數名道人常年住庵主持。因基於維持原貌的考慮,太平庵歷次毀後重建都沒有擴大規模,今天仍呈原狀,殿堂不多,占地不廣,與其他宗教廟宇宮觀相比,並無過人之處,但正殿同時供奉儒道佛三教“教主”,不僅使之成為國內宗教建築中罕見一景,而且也使該庵具備了較高的宗教(史)研究價值。

可不論如何,太平庵成為國內唯一供奉三教教主的廟宇決非偶然,它是三教合一思想在形式上的最高表現。地域影響文化,文化又以一定的形式得以展現。全真教發源與發展於此,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