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惠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外交家李肇星的黨報情懷

1

一名詩人外交家, 一份城市黨報, 一個講臺, 一場精彩的主題演講!

這是《惠州日報》與知名外交家的一次美麗結緣, 這是惠州城市發展戰略與世界眼光、國家戰略的一次熱情擁抱, 這是中國外交與世界格局的一次智慧碰撞。

2017年5月27日上午, 惠州會議中心座無虛席。 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發表了“世界新格局與中國外交”的主題演講。

在當天的演講中, 李肇星對惠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目標定位給予高度評價, 並在現場數次饒有興致地翻閱《惠州日報》, 點評其中關於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有關報導和標題,

稱讚“這報紙辦得很好”。

李肇星, 作為一位走過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城市、作過很多場次重要演講、讀過很多國際大報的知名外交家, 拿著一份地方黨報走上演講台並在演講中頻頻點評。 可以說, 這在他個人的演講生涯中是極為罕見甚至可能是僅有的一次, 因此構成了在國內諸多演講和論壇中頗為罕見的一種演講人與黨報、聽講人互動現象, 因之更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支撐這種獨特文化現象的, 是一位外交家的黨報情懷。 “我有一個習慣, 每到一個地方, 都會翻閱當地的黨報, 通過黨報來瞭解當地情況。 ”李肇星當天與觀眾現場互動時說的這句話, 就是外交家黨報情懷最鮮明的詮釋!

李肇星點贊《惠州日報》。

2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惠州,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 在全國旗幟鮮明地率先確立 “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目標定位, 贏得了外交家李肇星的高度贊許。

盤點近年來惠州生態環境建設成績單,

可以說是亮點紛呈、不勝枚舉。 “十二五”期間, 在每萬元GDP能耗5年下降17%的情況下, 惠州GDP年均增長12%, 地方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1%, 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都躍升到全省第五位;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等榮譽稱號, 綠色發展指數全省排名第一……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走“五位一體”綠色跨越發展道路, 全面開展生態創建, 扎實做好環保工作, 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改善民生協同共贏。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了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奮鬥目標, 在發展路徑選擇上與中央和省委的部署高度一致, 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山水”是惠州的金字招牌, “綠色化”表達的是對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 “現代”體現的是對未來發展的趨勢要求。 打造智造高地、區域樞紐、生態名城、文化強市、惠民之州, 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 讓發展更可持續, 讓城鄉更加美麗, 讓社會更為和諧, 正是惠州對發展規律的進一步遵循,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從認識到實踐的新提升, 充分體現了惠州決策層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地方工作的智慧和自信。

現場演講時, 李肇星翻開手中的《惠州日報》評點說, 惠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做得很扎實, 緊跟中央的綠色發展主旋律, 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定位提得非常好, 報紙上都寫了, 惠州有“‘大亞灣藍’助力產業發展”,

還有“綠韻滿城 天藍海闊”等等。 接著, 李肇星又繼續翻開手邊的 《惠州日報》, 念了《築造三大平臺引領綠色崛起》《強化創新引領打造更多百年企業》等報導的標題。

作為一位親歷國際風雲、見證世界發展的著名外交家, 李肇星對惠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評價, 是站在全國、全球視野的高度肯定, 也是順應世界文明發展給予的可貴鞭策。

惠州是一座不斷發展中的城市,隨著中心城區不斷擴容提質,城市“面孔”將更美。 《東江時報》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攝

3

《惠州日報》前身《東江日報》沐浴著惠州城解放的陽光而誕生,隆隆的槍炮聲為她的問世剪綵慶賀,紅色的基因注入了她的肌體和血脈。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和支持地方黨報黨媒黨網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援下,《惠州日報》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黨報的主流媒體和 “喉舌”作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惠州故事,忠實地記錄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為惠州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贏得了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成為一份最具權威性和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的地方城市黨報。

李肇星對惠州城市發展目標定位和《惠州日報》的盛讚,引申出一個話題:移動自媒體時代,信源多元、資訊海量,生活節奏加快,手機螢幕上輕輕一點,就能“網盡天下”的今天,黨員幹部群眾還要不要讀黨報?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李肇星對黨報的獨有情懷昭示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不但要讀黨報,而且還要多讀黨報多學習。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路雖說快捷方便,卻由於網站、自媒體的資訊發佈門檻較低,把關不嚴甚至缺乏基本的把關,使得琳琅滿目的網路輿論場良莠不齊,充斥著各種斷章取義、謀求眼球效應的“標題黨”和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小道消息,甚至還有虛實不分的傳聞、謠言。其準確性、權威性、可信度和公信力與黨報黨刊黨網相比,其差距不可以道裡計。

黨報姓黨。作為黨委和政府的“喉舌”,黨報傳播黨委、政府聲音,反映人民群眾心聲,集中體現了 “政治家辦報”要求,是黨指導各項工作、鞏固黨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主陣地”,是黨委、政府發佈重大方針政策的“主管道”,是展示和提升地區和城市形象的主流平臺和主視窗,是黨群密切聯繫、幹群溝通交流的“情感紐帶”,更以其始終如一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越來越表現出不可替代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4

“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於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瞭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各級領導幹部的媒體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高媒體素養,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和基礎就是多讀黨報多學習多積累。中宣部明確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黨報黨刊的重要作用,抓好征訂工作和閱讀使用,善於運用黨報黨刊傳播真理、組織群眾、推動工作,把閱讀黨報黨刊作為黨員幹部加強日常學習的重要內容。

可見,是黨員幹部,就該多讀黨報,加強學習。如是,才能及時瞭解党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掌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並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於從政治上把大局、看問題,切實堅定政治立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幹起工作來才不會誤判形勢、迷失方向。

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幹部看不看以及經不經常看黨報,認不認真看黨報,絕不是一件有關個人閱讀興趣的小事情,而是一個事關政治學習的大問題。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黨報指導工作的優良傳統,養成勤讀黨報善用黨報的好習慣好作風,不斷加強政治學習,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能夠在喧嘩的輿論場中保持政治定力、站穩政治立場,始終是判斷和檢驗一個黨員幹部政治素質和能力的重要尺規。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充分有效發揮黨報的獨特優勢和 “喉舌”作用,為推動惠州以更好品質更高水準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努力把惠州建設成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充滿正能量的良好輿論氛圍。

惠州是一座不斷發展中的城市,隨著中心城區不斷擴容提質,城市“面孔”將更美。 《東江時報》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攝

3

《惠州日報》前身《東江日報》沐浴著惠州城解放的陽光而誕生,隆隆的槍炮聲為她的問世剪綵慶賀,紅色的基因注入了她的肌體和血脈。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和支持地方黨報黨媒黨網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援下,《惠州日報》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黨報的主流媒體和 “喉舌”作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惠州故事,忠實地記錄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為惠州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贏得了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成為一份最具權威性和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的地方城市黨報。

李肇星對惠州城市發展目標定位和《惠州日報》的盛讚,引申出一個話題:移動自媒體時代,信源多元、資訊海量,生活節奏加快,手機螢幕上輕輕一點,就能“網盡天下”的今天,黨員幹部群眾還要不要讀黨報?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李肇星對黨報的獨有情懷昭示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不但要讀黨報,而且還要多讀黨報多學習。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路雖說快捷方便,卻由於網站、自媒體的資訊發佈門檻較低,把關不嚴甚至缺乏基本的把關,使得琳琅滿目的網路輿論場良莠不齊,充斥著各種斷章取義、謀求眼球效應的“標題黨”和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小道消息,甚至還有虛實不分的傳聞、謠言。其準確性、權威性、可信度和公信力與黨報黨刊黨網相比,其差距不可以道裡計。

黨報姓黨。作為黨委和政府的“喉舌”,黨報傳播黨委、政府聲音,反映人民群眾心聲,集中體現了 “政治家辦報”要求,是黨指導各項工作、鞏固黨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主陣地”,是黨委、政府發佈重大方針政策的“主管道”,是展示和提升地區和城市形象的主流平臺和主視窗,是黨群密切聯繫、幹群溝通交流的“情感紐帶”,更以其始終如一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越來越表現出不可替代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4

“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於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瞭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各級領導幹部的媒體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高媒體素養,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和基礎就是多讀黨報多學習多積累。中宣部明確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黨報黨刊的重要作用,抓好征訂工作和閱讀使用,善於運用黨報黨刊傳播真理、組織群眾、推動工作,把閱讀黨報黨刊作為黨員幹部加強日常學習的重要內容。

可見,是黨員幹部,就該多讀黨報,加強學習。如是,才能及時瞭解党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掌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並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於從政治上把大局、看問題,切實堅定政治立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幹起工作來才不會誤判形勢、迷失方向。

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幹部看不看以及經不經常看黨報,認不認真看黨報,絕不是一件有關個人閱讀興趣的小事情,而是一個事關政治學習的大問題。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黨報指導工作的優良傳統,養成勤讀黨報善用黨報的好習慣好作風,不斷加強政治學習,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能夠在喧嘩的輿論場中保持政治定力、站穩政治立場,始終是判斷和檢驗一個黨員幹部政治素質和能力的重要尺規。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充分有效發揮黨報的獨特優勢和 “喉舌”作用,為推動惠州以更好品質更高水準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努力把惠州建設成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充滿正能量的良好輿論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