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過去的那個寒冬 他們救助了981個流浪者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勸導遇困人員進站接受救助。

劉源欣 眉山網記者 余毅 文/圖

春暖花開, 萬象更新。 回首已經過去的這個冬季,

有這麼一群人, 無論風霜雨雪, 他們常常會出現在街頭巷陌, 為那些流浪乞討人員送上一床厚實的棉被、一件暖和的棉衣、一份可口的食物, 想方設法為他們找尋家人, 讓我們感到陣陣暖意, 他們就是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 3月19日, 記者從市救助管理站獲悉, 近日該站“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暫告一段落, 在近5個月的專項救助工作中, 該站共救助各類遭遇臨時生存危機人員981人, 為他們送去溫暖與幫助。

2016年10月25日, 市救助管理站啟動了一年一度的“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 面向流浪乞討及遭遇臨時生存危機人員提供救助服務, 讓他們感受到了寒冬中千載詩書城的城市溫度。 寒冬送溫暖期間, 市救助管理站在保障站內救助人員溫暖過冬的同時,

加大街面主動巡查救助力度, 堅持每天常態化巡查和週二週五夜間巡查, 對臨時遇困、露宿街頭的人員及時勸導進站接受救助, 對不願意救助人員, 發放禦寒衣物、食品和愛心卡片, 並將其露宿地和活動區域納入巡查路線, 做到每日探視、早晚送暖。 工作人員嚴格做到“三帶三不”, 即勸導中帶微笑、帶文明、帶尊重, 做到不強制、不傷民情、不發生死亡。

據悉, 專項救助期間, 除了堅持每天常態化巡查和週二週五夜間巡查, 市救助管理站還建立了天氣應急工作機制, 當日氣溫低於5攝氏度, 工作人員全員上崗, 分批次、全天候開展巡查救助。 今年1月13日, 夜間氣溫只有3℃, 工作人員全員上崗分組開展街面巡查。

當晚10點多, 救助車來到老泉橋頭, 工作人員黃箭帶上棉衣棉被, 徒步前往橋下。 原來黃箭在前幾日的巡查中, 發現橋下有夜晚露宿的痕跡, 便在當天巡查時特別注意。 果然, 借著手電筒的燈光, 一名男子躺在單薄的棉被中瑟瑟發抖。 “你好, 我們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員, 天氣這麼冷, 暫時到我們救助站裡面避一避吧, 有什麼困難我們幫助你一起解決。 ”一邊關切的詢問, 黃箭一邊熟練的將大衣蓋在男子身上。 面對突來的陌生好意, 男子疑惑的搖了搖頭, 轉身背對黃箭繼續躺下。 黃箭仍然耐心地詢問著, 身體怎麼樣?凍壞怎麼辦?在苦口婆心的勸說下, 男子終於開口, 他因和家人賭氣從仁壽老家出來, 在眉山三天了也沒有找到工作,
為了省錢只能蝸居在這裡。 經過耐心的勸導, 該名男子跟誰黃箭上了救助車, 在救助站住了一夜後, 第二天由救助站購買了車票, 踏上了回家路。

這樣的事情很多, 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呂真武表示:“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讓那些因臨時遇困、無家可歸而在外流浪的人員及時得到救助。 ”在近5個月的專項救助工作中, 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各類遭遇臨時生存危機人員981人, 開展街面巡查276車次, 提供勸導服務277人次, 發放禦寒衣物、食品2943件。 這一階段性工作雖然告一段落, 但救助工作仍在持續, 他們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説明更多的救助對象親人團圓, 讓更多流浪乞討的人員包括未成年人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回歸校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