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人民日報》刊發姜增偉會長署名文章

5月31日, 《人民日報》第10版刊發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2017年阿斯坦納世博會中國館組委會主任姜增偉署名文章:充分利用世博平臺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現全文轉載如下:

充分利用世博平臺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世博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是展現全球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領域成就的重要載體, 也是各國展示國家形象、提升軟實力、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哈薩克阿斯坦納世博會將於2017年6月10日至9月10日舉行, 這是首次由中亞國家舉辦的世博會, 有115個國家和20家國際組織參展。 此次世博會以“未來的能源”為主題, 將聚焦新能源開發利用, 宣導最有效、最適宜、最可行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畫, 探尋未來能源發展合作大計, 預計將吸引各國遊客500萬人次。

哈薩克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夥伴, 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國。 習近平主席關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就是2013年9月在訪問哈薩克時首次提出的。

近年來, 中哈兩國關係快速發展, 雙方高層交往密切, 政治互信不斷鞏固, 務實合作全面推進。 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哈薩克“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正在有效對接, 兩國合作潛力逐步釋放,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新階段。

2017年是中哈建交25周年和哈薩克中國旅遊年, 中國高水準參加阿斯坦納世博會, 對於兩國攜手推動中哈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更高水準、更深層次、更廣空間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 國際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調整, 新一輪能源技術變革方興未艾, 能源科技革命加速推進, 全球能源治理新機制正在逐步形成。 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強調, 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 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 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 能源發展與世界能源產業高度關聯。 中國將在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根本性轉變的同時,

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 大力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深度融入世界能源體系, 為全球能源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政府積極支持哈薩克舉辦阿斯坦納世博會, 高度重視中國參展工作。 地方政府和很多企業都希望利用阿斯坦納世博會平臺開展多層次國際交流合作, 阿斯坦納世博會將成為在海外舉辦的歷次世博會中中國參展省區市和大型企業最多的一次。

中國館面積為1000平方米, 是本屆世博會最大的外國館之一。 中國館將圍繞“未來能源, 綠色絲路”這一主題, 通過創意新穎的展陳系統、富有感染力的主題影片、令人流連忘返的互動體驗、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

傳承和弘揚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推動各國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 為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助力。

一是詮釋中國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中國館將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主線, 以通俗易懂、符合國際語境的方式,積極傳播中國在傳統能源轉型、新能源開發、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新理念,宣導綠色、低碳、迴圈、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推動各國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二是展示中國創新發展成果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決定能源的未來。中國館將突出“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高鐵模擬駕駛艙、未來能源夢劇場等三大亮點,綜合運用實物模型和多媒體影像、虛擬實境等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技術手段,全面展現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技術、中核和中廣核華龍一號、中石油二氧化碳捕集埋存與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等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技術成果,彰顯中國作為世界能源大國加速能源轉型、推動能源領域創新的責任擔當。

三是促進能源和國際產能合作

能源合作和國際產能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中國館將精心舉辦中哈能源合作論壇等大型活動,組織北京、上海、山東等23個省區市和近1000家能源企業赴哈薩克,舉辦發佈會、推介會、對接洽談等100多場配套活動,搭建交流平臺,大力促進中國與哈薩克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在能源領域的經貿投資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四是打造中國文化走出去平臺

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金鑰匙。中國館將舉辦中哈旅遊合作論壇、秦兵馬俑文物展和上千場文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等人文交流活動,通過武術、京劇、舞龍舞獅、茶道、刺繡等傳統文化,多角度講述中國故事,增進各國觀眾對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情況的瞭解,為共建“一帶一路”營造民意基礎。

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中國館從國內10所高校選拔的42名優秀青年志願者,將成為傳播中哈友誼的使者,展示新時代的青春力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綠色發展為目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在阿斯坦納世博會93天的展期裡,中國將與世界各國積極探討未來能源這一關係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課題,共用先進技術和經驗做法,共商維護世界能源安全大計,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貢獻。

以通俗易懂、符合國際語境的方式,積極傳播中國在傳統能源轉型、新能源開發、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新理念,宣導綠色、低碳、迴圈、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推動各國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二是展示中國創新發展成果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決定能源的未來。中國館將突出“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高鐵模擬駕駛艙、未來能源夢劇場等三大亮點,綜合運用實物模型和多媒體影像、虛擬實境等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技術手段,全面展現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技術、中核和中廣核華龍一號、中石油二氧化碳捕集埋存與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等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技術成果,彰顯中國作為世界能源大國加速能源轉型、推動能源領域創新的責任擔當。

三是促進能源和國際產能合作

能源合作和國際產能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中國館將精心舉辦中哈能源合作論壇等大型活動,組織北京、上海、山東等23個省區市和近1000家能源企業赴哈薩克,舉辦發佈會、推介會、對接洽談等100多場配套活動,搭建交流平臺,大力促進中國與哈薩克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在能源領域的經貿投資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四是打造中國文化走出去平臺

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金鑰匙。中國館將舉辦中哈旅遊合作論壇、秦兵馬俑文物展和上千場文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等人文交流活動,通過武術、京劇、舞龍舞獅、茶道、刺繡等傳統文化,多角度講述中國故事,增進各國觀眾對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情況的瞭解,為共建“一帶一路”營造民意基礎。

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中國館從國內10所高校選拔的42名優秀青年志願者,將成為傳播中哈友誼的使者,展示新時代的青春力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綠色發展為目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在阿斯坦納世博會93天的展期裡,中國將與世界各國積極探討未來能源這一關係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課題,共用先進技術和經驗做法,共商維護世界能源安全大計,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