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所為脾胃和西醫脾胃是一個概念麼?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 幾年來脾胃方面的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據統計, 女性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高於男性, 可能是由於女性相對於男性更加難以抵禦沒事的誘惑吧。 有的人會原則西醫治療, 但一般都是有了嚴重症狀後的手術治療。 有的人則更傾向于中醫治療,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脾胃關係。

西醫是一個直觀非抽象、不帶有哲學思維的醫學概念, 所以脾與胃就是解剖學所指的兩種臟器:脾臟與胃。 我們摸得著, 看得見。 當西方醫學診斷到脾胃相關疾病時, 就明明確確指這個臟器出現了炎症、萎縮、穿孔等等。

但是從中醫的角度出發, 脾胃就沒那麼簡單了。

中醫所謂的脾與胃有其獨特的功能。 中醫中講, 脾主運化, 脾主統血, 脾氣主升;胃主收納, 主通降。 脾胃統稱為人的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穀(飲食物) 化為精微, 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的運化功能, 可分為運化水穀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 運化水穀, 即是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運化水液, 也有人稱作“運化水濕”, 是指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作用。 當脾的功能正常時, 人體所攝入的水穀精微才能為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的養料, 對被吸收的水穀精微中多餘水分, 能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 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 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 防止水液在體內發生不正常停滯, 也就能防止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的生成。

但當脾失健運時, 出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 以至倦怠、消瘦和氣血生化不足等病變, 運化水液功能也會減退, 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 而產生濕、痰、飲等病理產物, 甚則導致水腫。

胃主收納。 受納, 是接受和容納的意思。 食物容納於胃, 故稱胃為“太倉”、“水穀之海”。 胃主通降, 容納于胃中的水穀, 經過胃的腐熟後, 下傳於小腸, 其精微經脾之運化而營養全身, 所以說通降。 這裡還包括小腸將食物殘渣下輸於大腸, 及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

胃失通降, 不僅可以影響食欲, 而且因濁氣在上而發生口臭、暖氣酸腐、噁心、嘔吐、呃逆、脘腹脹悶或疼痛, 以及大便秘結等症狀

所以, 中醫的脾胃和西醫所謂的脾胃是截然不同的呢!是否覺得中醫更加哲學化, 更加有魅力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