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東營市河口區實施“旅遊+”發展模式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近年來, 河口區大力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 著力優化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創新實施“旅遊+”發展模式, 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專案, 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打造美麗幸福新河口築牢了基礎。

一、堅持規劃先行 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框架

近年來, 根據旅遊產業發展實際, 河口區先後編制了《河口區生態旅遊產業體系規劃》和《河口區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以創建山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為目標, 以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休閒旅遊勝地為抓手, 堅持科學規劃開發, 強化精品專案建設,

逐步構建起了“一心、一軸、兩帶、八區”的“1128”旅遊發展框架。

二、堅持突出特色 促進河口全域旅遊大提升

以項目為載體, 打造全域旅遊強區。 按照“抓大做精”的發展思路, 做足做實“海、泉、湖、林、農、漁”大文章, 積極推進鳴翠湖濕地風景區、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義和百年黃河故道莊園休閒區、神仙溝槐花島度假村等重點旅遊專案建設, 全面夯實了全域旅遊發展的基礎。 目前, 河口區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區、中國攝影創作基地等榮譽稱號, 擁有國家3A級景區2處、2A級景區3處、省原生態旅遊景區1處、省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3處、省旅遊強鎮4處、省旅遊特色村4處。

以品牌為特色, 突出發展鄉村旅遊。 按照“差異化培育、品牌化經營”的原則,

著力抓好鄉村旅遊品牌創建, 培養了百年黃河故道莊園休閒區、孤島神仙溝生態游憩帶2個鄉村旅遊聚集區, 培育了錦繡莊園等34個鄉村旅遊項目。 積極引導各鎮街發展“一鎮一品”旅遊產業, 新戶鎮發揮冬棗和臨海資源優勢, 打造“冬棗小鎮·海上新戶”品牌;義和鎮發揮西部黃河故道農業生產和林果資源優勢, 打造“黃河故道·百年義和”品牌;河口街道依託菌菜基地、北湖碧水田園、長青旅遊特色村等資源, 打造“城北田園·河口街道”品牌;六合街道發揮漁農基地、大型水庫、現代高科技農業加工企業等優勢, 打造“河口門戶·休閒六合”品牌;孤島鎮發揮萬畝槐林、神仙溝、石油城鎮和白酒生產等資源優勢, 打造“馬場酒鎮·槐香孤島”品牌;仙河鎮發揮濱海臨港優勢,
建設新型濱海旅遊基地, 打造“濱海港城·秘境仙河”品牌。

以政策為導向, 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認真貫徹落實《旅遊法》, 強化對旅遊行業的安全監管, 維護良好的旅遊市場秩序。 著力完善旅遊服務體系, 開展旅遊廁所革命, 做好旅遊標識引導系統和景區景點的配套設施建設, 全面提升旅遊服務水準。 將旅遊業發展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 形成齊心協力發展旅遊的局面。

三、堅持創新模式 大力推動“旅遊+”產業發展

“旅遊+農業”:作為河口區“旅遊+農業”的重頭戲, “錦繡河口·黃河故道”現代農業示範區專案正在全力推進中, 該專案借助義和鎮6萬畝土地整理專案, 結合精准扶貧開發工作,

將土地流轉收益用於開發休閒農業觀光專案, 致力於打造集休閒觀光、果蔬採摘、體驗農作、品嘗美食、農宿感受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度假區, 以鄉村旅遊促進開發農業資源潛力, 調整農業結構, 改善農業環境, 增加農民收入。 此外, 在區域西部、東部開發實施規模化旅遊產業帶, 形成相互輝映、相得益彰的旅遊發展格局。 西部地區, 傾力打造百年黃河故道莊園休閒帶, 提升了怡豐田園、申豐農場、苗豐採摘園和志鵬養殖觀光園旅遊功能;東部地區, 依託神仙溝沿線孤島果園、植物園、軍馬場農博園、萬畝槐林打造神仙溝生態游憩帶, 其中核心景區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建設了遊客諮詢中心、水岸餐飲街、文化館、森林木屋等配套設施,
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並入選全省首批八大原生態旅遊景區。

“旅遊+工業”:充分發揮孤島鎮品牌白酒特色、環境資源優勢和便利交通條件, 主動承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的輻射帶動, 打造東營市特色鮮明的白酒文化旅遊小鎮, 將轄區內欣馬酒業、黃河王酒業、三豐香油融入旅遊元素, 拓展旅遊服務功能, 打造工業旅遊示範點。 目前, 欣馬酒業、黃河王酒業成功創建為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點。

“旅遊+文化”:注重深入挖掘景區景點的旅遊文化內涵, 提高旅遊文化品位, 先後對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鳴翠湖濕地風景區、軍馬場農博園、孤島植物園、仙河澳亞現代牧場、義和莊園等景區進行配套改造和節點提升, 有效增強了旅遊景區的功能。 其中,在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融入槐文化、溫泉和休閒文化;在鳴翠湖濕地風景區融入海洋、黃河、石油、濕地文化;在軍馬場農博園融入軍墾和農耕文化;在義和莊園融入休閒農業文化;在澳亞牧場融入現代牧業和生態文化;在神仙溝、黃河故道融入黃河和濕地文化;在百萬畝漁業區、中心漁港、海星村等,融入海洋和漁民文化。各景點各具特色、相互融合,初步形成了河口“一日遊”、“二日遊”旅遊路線,全面展現了黃河三角洲文化體系,奠定了全域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

“旅遊+商業”:組織開展了“十佳旅遊商品”評選活動,推出一批具有標誌性、實用性、文化性且便於攜帶的特色旅遊商品,延長旅遊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了河口區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宣傳展示河口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活動開展以來,通和海參、欣馬白酒、三豐香油、黃河口蘆葦畫沙畫、晨陽食用菌等10餘類商品榮獲“河口區十佳旅遊商品”稱號。同時,積極對外宣傳推介河口區重點旅遊商品,蘆葦畫、欣馬酒在東營市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中分別榮獲工藝品類和酒類的金獎,通和“刺參”榮獲最具東營特色食品的銅獎,欣馬酒入選第二屆“山東100旅遊商品”,黃河三角洲酒業榮獲山東省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銀獎。

其中,在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融入槐文化、溫泉和休閒文化;在鳴翠湖濕地風景區融入海洋、黃河、石油、濕地文化;在軍馬場農博園融入軍墾和農耕文化;在義和莊園融入休閒農業文化;在澳亞牧場融入現代牧業和生態文化;在神仙溝、黃河故道融入黃河和濕地文化;在百萬畝漁業區、中心漁港、海星村等,融入海洋和漁民文化。各景點各具特色、相互融合,初步形成了河口“一日遊”、“二日遊”旅遊路線,全面展現了黃河三角洲文化體系,奠定了全域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

“旅遊+商業”:組織開展了“十佳旅遊商品”評選活動,推出一批具有標誌性、實用性、文化性且便於攜帶的特色旅遊商品,延長旅遊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了河口區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宣傳展示河口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活動開展以來,通和海參、欣馬白酒、三豐香油、黃河口蘆葦畫沙畫、晨陽食用菌等10餘類商品榮獲“河口區十佳旅遊商品”稱號。同時,積極對外宣傳推介河口區重點旅遊商品,蘆葦畫、欣馬酒在東營市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中分別榮獲工藝品類和酒類的金獎,通和“刺參”榮獲最具東營特色食品的銅獎,欣馬酒入選第二屆“山東100旅遊商品”,黃河三角洲酒業榮獲山東省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銀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