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儘快制定快遞服務專用車輛標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 快遞業成為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快遞業經過五年的高速發展,從2012年的56.9億件增長到2016年的312.8億件,年均增長率超過50%,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和網路零售業的高速發展,為數百萬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高宏峰委員說,快遞業給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時,也面臨著設點難、行路難以及相關聯的招工難等問題。

在調研中,高宏峰發現快遞車輛“行路難”問題一直存在。 目前,快遞車輛主要是電動三輪車。

“由於國家還沒有制定快遞服務專用車輛技術規範和標準,導致現在仍有不少快遞三輪車上路時被交警處罰。 ”高宏峰建議,想要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就要解決好快遞行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應該儘快建立一套切實可行、覆蓋全國重點城市的快遞電動三輪車管理辦法,以立法的形式規範快遞電動三輪車的製造、載重、行駛及駕駛資質等標準。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委員認為,目前,快遞行業最大的問題在於末端配送。 “以北京為例,市內平均每天有500萬件快遞,相當於平均約4個人就有1件快遞。 再加之,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核心區域,人口集中、交通繁忙、用地緊張,諸多因素使得快遞網點不得不承擔較大的經營壓力。

”他建議,應該在城市中心建立快遞公用平臺,方便快遞車輛進城,方便老百姓取件。 “每個快遞品牌都建立自己的末端網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

還有委員建議,將發展快遞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中合理安排快遞處理中心、便民服務網點等基礎設施的佈局建設,將配套建設快遞物流共同配送站、智慧快件箱等納入城市社區發展規劃。

(本報北京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