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出現5個徵兆,警示濕氣重,3個小方法祛濕

“千寒易除, 一濕難去。 濕性黏濁, 如油入面。 ”“濕重”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體內水分比較多, 比如比較胖、浮腫的人, 就有可能是濕重。

假如在感到疲倦的同時,

還有食欲不好、大便比較稀、舌苔比較白厚等症狀, 我們可以認為其身體濕氣重。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 甚至惡性腫瘤, 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濕氣重都有哪些徵兆呢?

1、頭部沉重四肢乏:濕性重濁, 其特點就是沉重, 失眠, 記憶力下降, 易怒, 煩燥。

2、口中發黏舌苔膩: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 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 脾胃功能失常。 濕邪停于下焦, 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瀉:常表現為下肢浮腫, 朝輕暮重, 大便不成形, 而且粘滯, 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 起水泡甚至潰爛。

一、祛濕有方法:拔罐很有效

拔罐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 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效, 能有效祛除體內濕邪, 而且操作相對比較方便, 在家中就可完成。

二、食療:喝蒲公英淡竹葉茶很方便

每天喝茶是非常方便的,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養生功效。蒲公英淡竹葉茶是以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為一袋製成,每日1~2次。

蒲公英淡竹葉

蒲公英:用來治濕熱之症最為適宜,苦能燥濕,寒可清熱,《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的主要功效為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

淡竹葉: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

三、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小貼士:

1.夏季炎熱,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幹頭髮。

4.室內濕氣重,要多通風。

每天喝茶是非常方便的,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養生功效。蒲公英淡竹葉茶是以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為一袋製成,每日1~2次。

蒲公英淡竹葉

蒲公英:用來治濕熱之症最為適宜,苦能燥濕,寒可清熱,《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的主要功效為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

淡竹葉: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

三、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小貼士:

1.夏季炎熱,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幹頭髮。

4.室內濕氣重,要多通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