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醉美雲南:永善磨刀溝,一個神奇而美麗的處☆禁☆女地!

從雲南永善縣城往南十餘公里就到了我的老家, 在老家附近有一道深深的山溝, 叫磨刀溝。 原來山溝裡有一塊巨大的石頭, 形狀像磨刀石, 傳說當年諸葛亮征服南方時曾經在那塊石頭上磨過刀, 磨刀溝就因此而得名了。

磨刀溝裡面山高、路陡, 方圓一公里內都沒有人家, 大人一般是不准小孩子隨便進到裡面去的。 可在我還很小的時候, 就常常偷偷跟著比我們大一些的孩子到裡面去砍柴和割草。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 磨刀溝是一個美麗、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地方。

從溝底向上面望, 兩面是雄奇而陡峭的山峰,

上面有巨大的枯藤老樹, 在兩座山峰之間, 一道飛瀑傾瀉而出, 直下三百余米, 在瀑布跌落的地方形成一個大大的水池, 池邊常年水霧氤氳, 飛珠濺玉, 只要天晴, 經常會有彩虹在水池附近出現, 大人們說那是成器了的蟾蜍在哈氣, 一旦沾上, 是會滿身變成花白色的。 可是在我們看來則是那麼美麗和有趣。 溝裡清清的溪水在歡快的流淌, 溝的兩面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不時有各種各樣的鳥兒鳴叫著飛出飛進。 那時候裡面有岩羊、獐子。 聽父輩講, 早些時候那裡還曾經是野豬老熊等野生動物的樂園。

磨刀溝邊兒上的豬草和牛草很多,也是最好的。有牛愛吃的馬耳朵和山草,有豬愛吃的麻麻葉、牛舌片、黃口藤、雞蛋青、肥豬苗、拐腳蘭、豆渣苗……。打完豬草或者割完牛草,我們幾個小夥伴就開始玩耍。或者躺在溝邊的石頭上,一邊聽大一些的夥伴講神怪故事,一邊望著那些在高遠的天空巡遊的鳥兒,猜想著它們在那麼高的地方究竟看到了些什麼?它們築在山崖上的巢會是哪種樣子?它們的巢附近是不是有巨大的蟒蛇?還有那些會製造彩虹的成器了的有著神一樣力量的蟾蜍……想著想著就有些膽怯了,它們也許就在我們附近的某塊石板下或者岩洞裡。或者我們就在那些光滑的石板上面就地取材,用石子畫了棋盤,再用石子做棋子,下轉角棋或五子棋,趴在溝邊喝水、玩水,往往都會把腳上的布鞋弄濕了。那水涼涼的,甜甜的,那種滋味至今難忘!雖然明知道私自冒險進了磨刀溝會引起父母的責備,但想到很好的完成了任務,背著滿背兜鮮嫩的草回去,還有可能得到父母的誇獎,那種時候,心裡滿是冒險成功後的得意和快樂!

磨刀溝水向北流出一公里外,就到了我的老家。磨刀溝不但為老家的人們提供了燃料以及豬牛等家畜的飼料,清澈甘甜的溪水更是三個生產隊的一千餘老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也許是對於老家群眾太過重要的緣故吧,圍繞著這條不足一公里長的磨刀溝,就有著那麼多神奇的傳說。

磨刀溝水來源於上游一公里處的山崖,那是一個處於半山腰的岩洞,岩洞原來很大,不知道有多深。據說解放前有一姓冷的年輕人約了兩個夥伴,在一個寒冷的日子準備了足夠火把順著岩洞進去。開始那段路很黑,必須用火把,可是越往裡走光線越亮,而且氣溫越來越暖和,走了許久,就到了一條陰河邊。陰河兩邊都是青青的楊柳,河水平靜,清澈見底,魚兒在水裡自由的游來遊去。三個年輕人驚奇萬分,樂而忘返,後來覺得玩的時間太久,擔心找不到出洞的路,起身循原路返回。其中一人隨手折了一枝楊柳,並摘了三片樹葉放在褲兜裡,平靜而清澈的陰河馬上不安靜起來,很快就已經波濤洶湧,三人十分害怕,撒腿就跑,可是河水依然不停的往上漲。因為受到驚嚇,折柳枝那人把手中的柳枝扔了,河水才又漸漸的平靜了下來。逃出洞口的三名年輕人驚魂未定,卻驚奇的發現三片樹葉已經變成了金葉子!姓冷那個人一直到八幾年才去世,那時他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者了,他常常給兒孫們講述他的經歷。後來,有人想把陰河的水用炸藥炸出來,結果水炸漏了,岩洞也被炸塌了,磨刀溝水也變得更加小了。

磨刀溝像一隻葫蘆,裡面稍寬一些,在快要和小河合流的地方就變得狹窄了。那兒有一條小路,十多年前都還是去雙屯村的必經之路。由於附近沒有人家,如果同行的人少,即使在白天經過那裡都有些陰森森的。要是在晚上,敢於隻身路過的人就更少了。當年我的父親背生意供我讀書,就經常需要晚上從那裡經過,他是敢於晚上單身一人經過那裡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小路邊上有一股清泉,泉水常年波光粼粼,清澈誘人。泉邊兒上有幾個自然形成的石墩,經過的人們往往會在那兒歇歇氣,喝涼水。

據傳,從前有一個雙屯的人獨自趕場回家,在泉邊歇息喝水,喝完水發現身邊有一個美麗無比的女子,身穿白色襯衫和藏青色的褲子,紮兩根黑而且長的辮子,皮膚又白又嫩。那人當時就被姑娘的美麗驚呆了。倏忽間那個姑娘輕輕一飛,就到了泉眼上邊的崖壁。迎風而立,衣袂飄飄,儀態萬方,一會兒又不見了蹤影。那個趕場的人當然沒能像曹植遇到洛神那樣寫出膾炙人口的詞賦來,但還是象曹植一樣傻傻的沉思了好久,才大著膽子去到那個姑娘站過的崖壁下面,看到崖縫中長出一根巨大的地瓜藤,才知道原來是地瓜成仙了。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大約是在八幾年,當時我就追問那根巨大的地瓜根和仙女的下落,講故事的告訴我說,稍大些的地瓜根都被砍絕跡了,還到哪裡去找那麼美麗的仙女哦。

磨刀溝啊,我兒時的樂園!大概是懶的原因吧,雖然近在咫尺,已經三十多年沒有進到裡面去了。真想念那些光滑的石板,漂亮的瀑布,還有那些我從未見到過的神奇的蟾蜍。希望他們都還保持著我兒時那種自然、神秘而美麗的模樣。(文圖/顏光華)

磨刀溝邊兒上的豬草和牛草很多,也是最好的。有牛愛吃的馬耳朵和山草,有豬愛吃的麻麻葉、牛舌片、黃口藤、雞蛋青、肥豬苗、拐腳蘭、豆渣苗……。打完豬草或者割完牛草,我們幾個小夥伴就開始玩耍。或者躺在溝邊的石頭上,一邊聽大一些的夥伴講神怪故事,一邊望著那些在高遠的天空巡遊的鳥兒,猜想著它們在那麼高的地方究竟看到了些什麼?它們築在山崖上的巢會是哪種樣子?它們的巢附近是不是有巨大的蟒蛇?還有那些會製造彩虹的成器了的有著神一樣力量的蟾蜍……想著想著就有些膽怯了,它們也許就在我們附近的某塊石板下或者岩洞裡。或者我們就在那些光滑的石板上面就地取材,用石子畫了棋盤,再用石子做棋子,下轉角棋或五子棋,趴在溝邊喝水、玩水,往往都會把腳上的布鞋弄濕了。那水涼涼的,甜甜的,那種滋味至今難忘!雖然明知道私自冒險進了磨刀溝會引起父母的責備,但想到很好的完成了任務,背著滿背兜鮮嫩的草回去,還有可能得到父母的誇獎,那種時候,心裡滿是冒險成功後的得意和快樂!

磨刀溝水向北流出一公里外,就到了我的老家。磨刀溝不但為老家的人們提供了燃料以及豬牛等家畜的飼料,清澈甘甜的溪水更是三個生產隊的一千餘老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也許是對於老家群眾太過重要的緣故吧,圍繞著這條不足一公里長的磨刀溝,就有著那麼多神奇的傳說。

磨刀溝水來源於上游一公里處的山崖,那是一個處於半山腰的岩洞,岩洞原來很大,不知道有多深。據說解放前有一姓冷的年輕人約了兩個夥伴,在一個寒冷的日子準備了足夠火把順著岩洞進去。開始那段路很黑,必須用火把,可是越往裡走光線越亮,而且氣溫越來越暖和,走了許久,就到了一條陰河邊。陰河兩邊都是青青的楊柳,河水平靜,清澈見底,魚兒在水裡自由的游來遊去。三個年輕人驚奇萬分,樂而忘返,後來覺得玩的時間太久,擔心找不到出洞的路,起身循原路返回。其中一人隨手折了一枝楊柳,並摘了三片樹葉放在褲兜裡,平靜而清澈的陰河馬上不安靜起來,很快就已經波濤洶湧,三人十分害怕,撒腿就跑,可是河水依然不停的往上漲。因為受到驚嚇,折柳枝那人把手中的柳枝扔了,河水才又漸漸的平靜了下來。逃出洞口的三名年輕人驚魂未定,卻驚奇的發現三片樹葉已經變成了金葉子!姓冷那個人一直到八幾年才去世,那時他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者了,他常常給兒孫們講述他的經歷。後來,有人想把陰河的水用炸藥炸出來,結果水炸漏了,岩洞也被炸塌了,磨刀溝水也變得更加小了。

磨刀溝像一隻葫蘆,裡面稍寬一些,在快要和小河合流的地方就變得狹窄了。那兒有一條小路,十多年前都還是去雙屯村的必經之路。由於附近沒有人家,如果同行的人少,即使在白天經過那裡都有些陰森森的。要是在晚上,敢於隻身路過的人就更少了。當年我的父親背生意供我讀書,就經常需要晚上從那裡經過,他是敢於晚上單身一人經過那裡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小路邊上有一股清泉,泉水常年波光粼粼,清澈誘人。泉邊兒上有幾個自然形成的石墩,經過的人們往往會在那兒歇歇氣,喝涼水。

據傳,從前有一個雙屯的人獨自趕場回家,在泉邊歇息喝水,喝完水發現身邊有一個美麗無比的女子,身穿白色襯衫和藏青色的褲子,紮兩根黑而且長的辮子,皮膚又白又嫩。那人當時就被姑娘的美麗驚呆了。倏忽間那個姑娘輕輕一飛,就到了泉眼上邊的崖壁。迎風而立,衣袂飄飄,儀態萬方,一會兒又不見了蹤影。那個趕場的人當然沒能像曹植遇到洛神那樣寫出膾炙人口的詞賦來,但還是象曹植一樣傻傻的沉思了好久,才大著膽子去到那個姑娘站過的崖壁下面,看到崖縫中長出一根巨大的地瓜藤,才知道原來是地瓜成仙了。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大約是在八幾年,當時我就追問那根巨大的地瓜根和仙女的下落,講故事的告訴我說,稍大些的地瓜根都被砍絕跡了,還到哪裡去找那麼美麗的仙女哦。

磨刀溝啊,我兒時的樂園!大概是懶的原因吧,雖然近在咫尺,已經三十多年沒有進到裡面去了。真想念那些光滑的石板,漂亮的瀑布,還有那些我從未見到過的神奇的蟾蜍。希望他們都還保持著我兒時那種自然、神秘而美麗的模樣。(文圖/顏光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