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工齡與養老金:工齡已然30年,退休後可領取多少養老金?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 工齡的長短標誌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 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那麼工齡有啥用?看下去你就知道啦!

小編通過人社廳瞭解到,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 累計繳費滿15年的, 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 國家規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 男年滿60周歲;在生產、操作崗位工作的女性年滿50周歲, 在管理、技術崗位工作的女性年滿55周歲。 從事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且達到規定工作年限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 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殘, 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男年滿50周歲, 女年滿45周歲, 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那麼在未達到退休年齡前,

應連續繳納養老保險費,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確定, 繳費時間長, 則退休後領取的基本養老保險金相對較高。

當你老了能拿多少退休金?肯定是我們現在最關心的事了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算一下, 看看你拿的養老金可夠養老?(僅供參考)

養老金, 是我們大多數人退休後首要的收入來歷。 從前十分流行著養兒防老的說法, 但是當代年輕人養家糊口的壓力較大, 後世難以負擔, 對老年人幫襯和關懷就會減少。 若是我們都有養老金, 在退休後還能每月拿到不變的收入, 無疑會進步老年人的糊口程度, 同時也能降低後世的經濟壓力。 綜合來講, 養老金政策的初衷適宜了人們的需求。

如果退休時有30年左右的工齡, 那麼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養老金呢?要想曉得謎底, 必需曉得養老金的構成部分和計較編制。 若是本年退休, 有30年工齡, 那麼這類人一般就是所謂的“中人”, 也就是社保更始之前參加工作, 社保更始後退休的人。

對於這類“中人”的養老金,

一般由3個部分構成, 分別是是基本養老金、自我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其中, 基本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 繳費每滿1年發給1%;自我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自我帳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各地的領取程度不一樣。

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示, 改革將分“老人”“中人”“新人”實施不同參保辦法和待遇標準。

老人老辦法:養老金=退休前工資*90%

“老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 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 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 並調整相關待遇。

中人逐步過渡: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個人繳費*8%)+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中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 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即:基礎養老金=退休前平均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繳費年數%

新人新制度: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

“新人”是指在該辦法實施之後,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的工作人員,將直接按照辦法中公佈的參保辦法按比例繳費,退休後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測算基本養老金待遇,並在此基礎上享受職業年金補助。

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

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假設你本年60歲退休,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含視同繳費年限),在北京辦理退休,退休時上年度北京月平均工資為70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每月繳費500元。

那麼你的基本養老金是:(7000+7000×1.0)÷2×30×1%=2100元;自我帳戶養老金是:500×12×30÷139=1294元(不計較利息)。合計3394元,再加上過渡性養老金,最終可以拿到的養老金就在三四千左右。所以如果工齡已然30年,那麼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還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了能拿多少工資,是由很多原因決定的,比如工齡的計算方法,同樣是大學畢業部隊幹部轉業的,入伍前上大學的,大學四年算工齡,一下子就多了四年,如果,你原來工齡三十一年,加上這四年,你的工齡就能開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如果你在地方事業單位工作到退休,那麼你工作前上大學的四年不算工齡,你只有三十一年工齡,對不起,只能開百分之八十五的工資。但是,如果你是在中小學教師崗位退休,則工作前上大學的四年都計入工齡,三十一年又變成了三十五年,而且中小學教師還有增加的百分之十的工資,所以,現在,上大學不如不上大學,讀研的不如讀本科,讀書真的是沒有用啊,尤其是在中國!知識份子真的很傷心啊!!!

三十年左右的工齡,如果是一般工人,在一般中等城市,一個月退休金三千多。如果是大城市,一個月有四千多到五千。如果是在一般小城市,一個月也有兩千多到三千塊錢。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地方比較富裕,可能還要比這個標準還要高些,有的地方比較貧窮落後,也有可能沒有這麼高,從全國平均退休金來看,基本上就是我前面說得那個水準。

一項成熟的政策改革需要經歷不同利益群體的博弈、妥協,需要認真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並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上去思考並進行頂層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不遠離“改革”的初衷。人們期待,在養老問題上,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群體都能夠得到平等對待,讓每一位國人的老有所養問題不僅僅活在夢裡,而且都能夠落實到實實在在的制度中。

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即:基礎養老金=退休前平均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繳費年數%

新人新制度: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

“新人”是指在該辦法實施之後,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的工作人員,將直接按照辦法中公佈的參保辦法按比例繳費,退休後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測算基本養老金待遇,並在此基礎上享受職業年金補助。

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

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假設你本年60歲退休,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含視同繳費年限),在北京辦理退休,退休時上年度北京月平均工資為70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每月繳費500元。

那麼你的基本養老金是:(7000+7000×1.0)÷2×30×1%=2100元;自我帳戶養老金是:500×12×30÷139=1294元(不計較利息)。合計3394元,再加上過渡性養老金,最終可以拿到的養老金就在三四千左右。所以如果工齡已然30年,那麼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還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了能拿多少工資,是由很多原因決定的,比如工齡的計算方法,同樣是大學畢業部隊幹部轉業的,入伍前上大學的,大學四年算工齡,一下子就多了四年,如果,你原來工齡三十一年,加上這四年,你的工齡就能開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如果你在地方事業單位工作到退休,那麼你工作前上大學的四年不算工齡,你只有三十一年工齡,對不起,只能開百分之八十五的工資。但是,如果你是在中小學教師崗位退休,則工作前上大學的四年都計入工齡,三十一年又變成了三十五年,而且中小學教師還有增加的百分之十的工資,所以,現在,上大學不如不上大學,讀研的不如讀本科,讀書真的是沒有用啊,尤其是在中國!知識份子真的很傷心啊!!!

三十年左右的工齡,如果是一般工人,在一般中等城市,一個月退休金三千多。如果是大城市,一個月有四千多到五千。如果是在一般小城市,一個月也有兩千多到三千塊錢。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地方比較富裕,可能還要比這個標準還要高些,有的地方比較貧窮落後,也有可能沒有這麼高,從全國平均退休金來看,基本上就是我前面說得那個水準。

一項成熟的政策改革需要經歷不同利益群體的博弈、妥協,需要認真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並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上去思考並進行頂層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不遠離“改革”的初衷。人們期待,在養老問題上,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群體都能夠得到平等對待,讓每一位國人的老有所養問題不僅僅活在夢裡,而且都能夠落實到實實在在的制度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