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羅輯思維到得到高僧,羅振宇:比你優秀的人一定比你會作

2008年, 羅振宇離開了為之奮鬥了8年的央視;

2012年12月, 羅振宇與申音合作打造《羅輯思維》;

2015年10月, 《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 估值13.2億;

2015年12月, 羅振宇作為創始人,

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

2016年3月, 真格基金、羅輯思維聯合注資papi醬, 總投資額1200萬;

2017年3月, 羅振宇發聲《羅輯思維》轉型, All-in知識付費領域;

2017年5月, 羅振宇優酷全網獨播《001號知識發佈會》;

……

當然, 關於羅振宇的“新聞”自然不止以上列舉的這些, 要知道羅胖可是一個特會“搞事情”的胖子;什麼事情經他之口、經他之手都可以“小題大做”、“化腐朽為神奇”。

不過, 在此我們姑且就不提羅胖和申音分裂、遇見了自己的天作之合“脫不花”, 以及《羅輯思維》低調推出知識付費App得到、在16年初推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並在自己的王牌產品《李翔商業內參》上得到馬雲的舉薦、後來又借脫不花之口宣稱推出papi醬, 還有和羅永浩跨界9小時的世紀《長談》。

梳理出羅胖“蝶變”的幾個關鍵節點。

其實, 關於羅振宇羅胖這件事, 我們早該在5月18號前後就該提到了。

於是, 羅振宇就被“限制出鏡”了。

至於今天又把他拿出來“炒冷飯”的緣故, 主要是因為羅胖在5月18日發佈會上“招安”李翔的承諾已經兌現了(5月26日新版《李翔商業內參》改名免費版《李翔知識內參》上線)。

其實新版的《李翔知識內參》和得到早前的《免費專區》並沒有什麼不同。

只不過這一次李翔換了一身“馬甲”, 從之前的“野路子”變成了“得到”總編輯;而之前《免費專區》的內容也“掛靠”在了李翔旗下。

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其他,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羅振宇“三重”身份變化:

佛洛德曾經把人的精神狀態分為三大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欲望, 受意識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那麼, 在羅振宇身上, 他們又分別代表著什麼?

本我——《羅輯思維》的覺醒

其實,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 對於羅振宇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來自於他的那一檔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

巧合的是, 2012年初, 羅振宇形式上的對手、姓氏上的隊友不約而同的上了線。

2012年3月, 高曉松在優酷開啟了自己的網路口播生涯《曉說》;

2012年4月, 羅永浩高調轉型宣佈要做智能手機;

2012年12月21日, 瑪雅傳說中的世界末日, 《羅輯思維》第一期節目《末日迷信向死而生》上線。

此後, 羅胖就開啟了自己和羅永浩隔空傳情、和高曉松的同行相輕之中。

雖然, 羅振宇和高曉松之間還會因為內容的娛樂性對比、羅振宇和羅永浩還為因為“老羅”這個昵稱暗中較勁;但是羅振宇卻在自己的免費節目之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體”, 也是羅輯思維口中中國最大的“知識人社區”。

羅振宇也是第一次展示了自己“搞事情”的天賦——推出羅輯思維“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普通會員200元會費, 5000個名額;鐵杆會員1200元, 500個名額。

“愛, 就供養, 不愛, 就觀望”, 這是羅振宇的“入教”口號。

此後, 羅振宇不斷嘗試“電商化”, 買書、買禮品、買月餅, 日子過得“好不滋潤”。

《時間的朋友》也是同一時期產物。

自我——《得到》教父的誕生

《羅輯思維》時期羅振宇腳踏幾條船,迅速聚焦了大量的粉絲,還把一套“門檻越高、粉絲越鐵”的社群邏輯玩的“風生水起”。

2015年底,羅振宇又開始“搞事情”,很有可能是他在準備2016《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劇本時,一不小心腦袋“開了光”。

羅振宇乾脆“另起爐灶”自己在這浩瀚的自媒體時代當起了內容界的“海賊王”。

不過在這個時期,羅振宇也不是“沒出過軌”,比如他夥同真格基金徐小平投資papi醬,因為一期羅輯思維節目《我們怎樣“策劃”papi醬》把大家“哄得”團團轉。

以至於在給papi醬量身定制“新媒體史上第一人招標拍賣”會上,2200萬的彈跳式廣告簡直“迷之尷尬”,到最後papi醬不得不在一年後的4月22日站出來闢謠,給母校捐款。

時態一度嚴重到需要脫不花來當“惡人”,聲稱投資“投資papi醬使我們的恥辱”。

收心之後的羅振宇總算“狀態爆發”,在得到上“如魚得水”。

從最早時期的知識大咖和菜頭、李笑來、李翔、劉雪楓、萬維鋼組成的“十八羅漢”(沒有包括羅振宇),到現在羅振宇集結的樊登、魏坤琳、羅永浩組成的“二十四節氣”,陣容和影響力一直都是業內首屈一指。

再加上羅振宇在分答“曇花一現”的時刻,和姬十三、王思聰一起給分答代言,也是賺取了足夠的“參與感”。

眼看分答起高樓、眼看分答樓塌了;羅振宇終於招徠李翔,放出了知識付費的“終極奧義”《李翔商業內參》,馬雲的Buff加成之下一天訂閱金額超過200萬;終於一把把《得到》捧上了神壇。

再加上知乎的羸弱,誰知道知乎Live早在5月份就已經上線?

以及喜馬拉雅的“名不見經傳”,羅振宇一瞬間就成為了知識付費領域的“無冕教父”,當然,這和羅振宇在自己200多期《羅輯思維》中不停的刷著“知識付費”的存在感是密不可分的。

超我——《奇葩》導師的煉成

而在此之後,羅振宇“搞事情”的能力大爆發,相繼曝出:取代高曉松擔任《奇葩說》導師、3月8日安樂死《羅輯思維》視頻內容All-in得到知識付費、4月9日和羅永浩開啟9小時跨界《長談》、最後就是5月18日的《001號知識發佈會》。

而在此期間,羅振宇還在2017年5月8日停止了堅持了1600多天的每早60秒音訊。

如果說現在羅振宇把新版的《羅輯思維》放到了得到免費專區,最大的改變是從以往的一周40多分鐘變成了現在的10分鐘左右,內容上似乎沒什麼變化,只是少了羅振宇的“插科打諢”以及“顏值擔當”。

而在另一塊,雙羅會面的9小時跨界《長談》,也可以說是羅振宇央視本職的“回歸”,而《長談》的誕生大概也和許知遠的《十三邀》脫不了干係;只不過羅振宇在時間上給大家以“衝擊性”。

最後,得到《001號知識發佈會》也不過只是《時間的朋友》的拓撲延伸;如果說《時間的朋友》是老羅一個人的“新聞直播間”,那麼《001號知識發佈會》就是老羅帶隊組團“十二怒漢”一起來“發家致富”。

而在這一過程中,羅振宇處境最慘的大概是《奇葩說》;羅振宇和高曉松之間未完的對決終於在綜藝領域拉開序幕,只不過羅胖現在“不上不下”。

快進導師可不是一個“謙辭”。

看來羅振宇的滿腹經綸終不及高曉松的腹有詩書。

2017年2月26日,羅振宇在黑馬訓練營說他給業內挖了三個坑:

2012年底,羅胖說未來是“U盤化生存”;

2013、14年,羅胖提出社群是未來的商業模式;

2015年初,羅胖又說要做內容電商;

先不提羅胖把這些坑都占了的“良苦用心”。

2016年,羅振宇已經徹底把內容電商做成了“知識付費”這陣風口;

從內容主播到投機分子,從投機分子到知識付費教父、從知識付費教父到綜藝快進導師;羅振宇都這麼“作”了,自媒體人,你學的會麼?

自我——《得到》教父的誕生

《羅輯思維》時期羅振宇腳踏幾條船,迅速聚焦了大量的粉絲,還把一套“門檻越高、粉絲越鐵”的社群邏輯玩的“風生水起”。

2015年底,羅振宇又開始“搞事情”,很有可能是他在準備2016《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劇本時,一不小心腦袋“開了光”。

羅振宇乾脆“另起爐灶”自己在這浩瀚的自媒體時代當起了內容界的“海賊王”。

不過在這個時期,羅振宇也不是“沒出過軌”,比如他夥同真格基金徐小平投資papi醬,因為一期羅輯思維節目《我們怎樣“策劃”papi醬》把大家“哄得”團團轉。

以至於在給papi醬量身定制“新媒體史上第一人招標拍賣”會上,2200萬的彈跳式廣告簡直“迷之尷尬”,到最後papi醬不得不在一年後的4月22日站出來闢謠,給母校捐款。

時態一度嚴重到需要脫不花來當“惡人”,聲稱投資“投資papi醬使我們的恥辱”。

收心之後的羅振宇總算“狀態爆發”,在得到上“如魚得水”。

從最早時期的知識大咖和菜頭、李笑來、李翔、劉雪楓、萬維鋼組成的“十八羅漢”(沒有包括羅振宇),到現在羅振宇集結的樊登、魏坤琳、羅永浩組成的“二十四節氣”,陣容和影響力一直都是業內首屈一指。

再加上羅振宇在分答“曇花一現”的時刻,和姬十三、王思聰一起給分答代言,也是賺取了足夠的“參與感”。

眼看分答起高樓、眼看分答樓塌了;羅振宇終於招徠李翔,放出了知識付費的“終極奧義”《李翔商業內參》,馬雲的Buff加成之下一天訂閱金額超過200萬;終於一把把《得到》捧上了神壇。

再加上知乎的羸弱,誰知道知乎Live早在5月份就已經上線?

以及喜馬拉雅的“名不見經傳”,羅振宇一瞬間就成為了知識付費領域的“無冕教父”,當然,這和羅振宇在自己200多期《羅輯思維》中不停的刷著“知識付費”的存在感是密不可分的。

超我——《奇葩》導師的煉成

而在此之後,羅振宇“搞事情”的能力大爆發,相繼曝出:取代高曉松擔任《奇葩說》導師、3月8日安樂死《羅輯思維》視頻內容All-in得到知識付費、4月9日和羅永浩開啟9小時跨界《長談》、最後就是5月18日的《001號知識發佈會》。

而在此期間,羅振宇還在2017年5月8日停止了堅持了1600多天的每早60秒音訊。

如果說現在羅振宇把新版的《羅輯思維》放到了得到免費專區,最大的改變是從以往的一周40多分鐘變成了現在的10分鐘左右,內容上似乎沒什麼變化,只是少了羅振宇的“插科打諢”以及“顏值擔當”。

而在另一塊,雙羅會面的9小時跨界《長談》,也可以說是羅振宇央視本職的“回歸”,而《長談》的誕生大概也和許知遠的《十三邀》脫不了干係;只不過羅振宇在時間上給大家以“衝擊性”。

最後,得到《001號知識發佈會》也不過只是《時間的朋友》的拓撲延伸;如果說《時間的朋友》是老羅一個人的“新聞直播間”,那麼《001號知識發佈會》就是老羅帶隊組團“十二怒漢”一起來“發家致富”。

而在這一過程中,羅振宇處境最慘的大概是《奇葩說》;羅振宇和高曉松之間未完的對決終於在綜藝領域拉開序幕,只不過羅胖現在“不上不下”。

快進導師可不是一個“謙辭”。

看來羅振宇的滿腹經綸終不及高曉松的腹有詩書。

2017年2月26日,羅振宇在黑馬訓練營說他給業內挖了三個坑:

2012年底,羅胖說未來是“U盤化生存”;

2013、14年,羅胖提出社群是未來的商業模式;

2015年初,羅胖又說要做內容電商;

先不提羅胖把這些坑都占了的“良苦用心”。

2016年,羅振宇已經徹底把內容電商做成了“知識付費”這陣風口;

從內容主播到投機分子,從投機分子到知識付費教父、從知識付費教父到綜藝快進導師;羅振宇都這麼“作”了,自媒體人,你學的會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