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不交養老金 , 每年存1000, 30年後會怎樣?算過嗎?

我們正以堅毅的步伐進入老齡化社會, 養老金並軌之後如何養老?這是一個熾熱且沉重的社會話題。 近日, 有網友發佈了一個新鮮的“自我養老”帖引來關注。 “不想麻煩國家了!25歲工作, 不交養老金, 每月存500元, 這樣30年後, 55歲總計可得381203.44元, 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 分到每月是1508.93元。 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 每月就可以得3376.23元, 而你的本金還是38萬多元。 ”對於這種“自我養老”法, 有人支持, 也有人覺得此法不靠譜。

聽說養老金的虧空大得嚇人, 想想自己還要20幾年才能退休, 到時候養老金的缺口也不知道能不能補上, 心裡挺不踏實的。 ”人民網評論員“小蔣”說:“人們之所以質疑養老保險,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 目前各地的養老保險不僅繳納標準各不相同, 而且沒法‘通存通兌’, 這給廣大流動人口帶來相當的後顧之憂。 其二, 延長養老保險繳存年限仍然處在激辯中, 而且也是專家意見與百姓觀點冰火兩重天,

人們不願‘被多繳’養老金。 第三個疑問與第二點緊密相關, 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大, 養老金空帳戶運行, 更讓人們對資金能否真正保值增值、養老目標能兌現幾何產生隱憂。 正是基於種種不確定與不滿意, 才有了‘自己給自己養老’一說。 這之中, 雖有想當然與抬杠的成分, 但有關方面也不能回避社保存在的問題。 對管理者而言, 進一步加大政府性社保投入, 真正讓國企利潤充實養老金, 全力打破社保的地域性壁壘, 讓群眾感受到老有所依, 才能真正體現並增強社保的公信力。

網傳人社部今年公佈延遲退休時間表, 最早2022年將實施延遲退休。 對此, 大家最關心的是切身利益, 因為“延退”意味著交的養老保險總額和將來領的養老金總額都要改變。

小白計算出:延遲5年退休, 個人帳戶損失7萬。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 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 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

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是造福社會的需要, 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國家每年都會把繳費基數變一次。 如果你現在25歲, 你現在的繳費基數是3000元, 而退休年齡如果是55歲的話。 那你必須在你35歲以前就開始交養老保險了。

目前,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特別是農村, 老齡化更加嚴重, 老年人已經喪失了勞動力, 沒有了經濟來源, 他們能依靠的大概就只有養老金了, 現在國家正在積極出臺農村養老金保險政策, 就是為了保障廣大農民朋友晚年的幸福生活!但是如果不繳養老保險,

只是單純的存錢, 30年後會是什麼樣的養老生活呢?

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 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 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是造福社會的需要, 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國家每年都會把繳費基數變一次。 如果你現在25歲, 你現在的繳費基數是3000元, 而退休年齡如果是55歲的話。 那你必須在你35歲以前就開始交養老保險了。

每個月繳的養老金是個人承擔一部分,單位承擔一部分,再拿去統籌。我覺得從個人養老到家庭養老到社會共濟,是歷史的巨大進步。僅僅依靠自己儲蓄養老風險太大了。”網友“天歌”說:“國家的社保退休金是隨著物價的上漲而不斷提高的。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個人通過儲蓄、投資等方式來養老,都可以作為自己未來養老保障的一種補充,但是卻無法完全代替國家的社保養老。所以,我們還是要在國家社保養老上做好進一步的改革、完善工作,解決好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我們的未來做好科學規劃與打算。

而如果你現在從25歲開始交,交到55歲是30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養老金了。其次,如果30年後你交的3000塊的繳費基數已經變成了6000.那你55歲的時候首先每個月可以拿到6000×20%=1200塊的基本養老金,這是國家給你的。

此外你的個人帳戶上的錢在30年裡也積攢了不少。把繳費基數平均一下好了,(3000+6000)÷2=4500,那麼你這30年裡個人帳戶上應該有4500×8%(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30年×12個月=129600元錢。除了之前的1200塊以外你每個月還能拿到129600÷120=1080元,這樣你55歲開始每個月起碼可以拿到1200+1080=2280元的養老金。

當然每年國家的基數還在往上漲,這樣每年除了你自己的900塊。你退休以後每個月都會拿到比1200塊更多的錢,那你的養老金當然也會越來越多的,所以說交養老保險交的越多越好。你交的越多你退休以後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國家每年調整基數以後你拿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25歲工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1000元,工作30年,會怎樣呢?

第一個5年零存整取,計32287.50元;

第二個5年3萬多,整存整取計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合計就是72243.28元。

這樣30年後,55歲總共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

和現在的養老金對比一下少嗎?那時你才55歲,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有3376.23元,而且本金還是38萬多,自己掛了還可以留給子女,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管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帳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存錢養老:跑不過CPI雖然有一部分人能存下錢來,但持續上漲的物價會使大多數家庭儲蓄養老計畫希望破滅。當前,存款利率跑不過CPI已經成為共識。尤其是像食品、衣著和居住(房租、水、電、燃料等)等生活必需品,其增長的幅度常常是超過CPI的。社保養老:非萬能大家總以為社會保險是萬能的,能夠無限度地滿足所有人的養老需求。其實社會保險保障的是基本生活水準,不能期望基本養老保險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好。更何況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狀況同樣不盡如人意:2013年我國有19個省份的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收支缺口合計1702億元,很多省份是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勉強維持基金的正常運轉。全國層面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連續3年收入增速低於支出,養老保障水準繼續提高的潛能正在下降。你曾以為只要按時交社保,養老就能一勞永逸,未來就能安享晚年。隨之物價不斷上漲,你現在交的養老金未來可能只能當做零花錢!!

養老要怎麼做?對於年輕人未來的養老問題,理財規劃一定要提前規劃。儲蓄和社保養老不能滿足未來養老,通過理財緩解養老壓力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必行之道。

PS:五險一金用法大全,別讓你的錢沉睡!

養老保險

我們所說的養老保險一般也多是指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

養老保險為按月領取,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需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期間可以中斷。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1)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

(2)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

(3)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費用。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1)在非本人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但急診除外;

(2)在非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

(3)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者其它責任事故造成傷害的;因本人吸毒、打架鬥毆或者因其它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

(4)因自殺、自殘、酗酒等原因進行治療的;

(5)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治療的;

(6)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由個人自付的。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失業保險由單位為職工統一辦理。

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領取:

(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如果是自己主動離職,則不可以領取失業保險);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的全部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用人單位的繳納數額應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提供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參保單位女職工生育或流產後,其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按照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如果您每月公積金繳納300元,那麼公司每月也需往你的帳戶打300元。

住房公積金不僅可以買房,還可以支付租房房租,建造、翻建、大修住房,治療重大疾病……

“五險”指的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保障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記住了嗎?

每個月繳的養老金是個人承擔一部分,單位承擔一部分,再拿去統籌。我覺得從個人養老到家庭養老到社會共濟,是歷史的巨大進步。僅僅依靠自己儲蓄養老風險太大了。”網友“天歌”說:“國家的社保退休金是隨著物價的上漲而不斷提高的。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個人通過儲蓄、投資等方式來養老,都可以作為自己未來養老保障的一種補充,但是卻無法完全代替國家的社保養老。所以,我們還是要在國家社保養老上做好進一步的改革、完善工作,解決好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我們的未來做好科學規劃與打算。

而如果你現在從25歲開始交,交到55歲是30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養老金了。其次,如果30年後你交的3000塊的繳費基數已經變成了6000.那你55歲的時候首先每個月可以拿到6000×20%=1200塊的基本養老金,這是國家給你的。

此外你的個人帳戶上的錢在30年裡也積攢了不少。把繳費基數平均一下好了,(3000+6000)÷2=4500,那麼你這30年裡個人帳戶上應該有4500×8%(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30年×12個月=129600元錢。除了之前的1200塊以外你每個月還能拿到129600÷120=1080元,這樣你55歲開始每個月起碼可以拿到1200+1080=2280元的養老金。

當然每年國家的基數還在往上漲,這樣每年除了你自己的900塊。你退休以後每個月都會拿到比1200塊更多的錢,那你的養老金當然也會越來越多的,所以說交養老保險交的越多越好。你交的越多你退休以後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國家每年調整基數以後你拿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25歲工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1000元,工作30年,會怎樣呢?

第一個5年零存整取,計32287.50元;

第二個5年3萬多,整存整取計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合計就是72243.28元。

這樣30年後,55歲總共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

和現在的養老金對比一下少嗎?那時你才55歲,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有3376.23元,而且本金還是38萬多,自己掛了還可以留給子女,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管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帳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存錢養老:跑不過CPI雖然有一部分人能存下錢來,但持續上漲的物價會使大多數家庭儲蓄養老計畫希望破滅。當前,存款利率跑不過CPI已經成為共識。尤其是像食品、衣著和居住(房租、水、電、燃料等)等生活必需品,其增長的幅度常常是超過CPI的。社保養老:非萬能大家總以為社會保險是萬能的,能夠無限度地滿足所有人的養老需求。其實社會保險保障的是基本生活水準,不能期望基本養老保險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好。更何況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狀況同樣不盡如人意:2013年我國有19個省份的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收支缺口合計1702億元,很多省份是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勉強維持基金的正常運轉。全國層面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連續3年收入增速低於支出,養老保障水準繼續提高的潛能正在下降。你曾以為只要按時交社保,養老就能一勞永逸,未來就能安享晚年。隨之物價不斷上漲,你現在交的養老金未來可能只能當做零花錢!!

養老要怎麼做?對於年輕人未來的養老問題,理財規劃一定要提前規劃。儲蓄和社保養老不能滿足未來養老,通過理財緩解養老壓力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必行之道。

PS:五險一金用法大全,別讓你的錢沉睡!

養老保險

我們所說的養老保險一般也多是指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

養老保險為按月領取,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需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期間可以中斷。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1)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

(2)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

(3)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費用。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1)在非本人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但急診除外;

(2)在非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

(3)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者其它責任事故造成傷害的;因本人吸毒、打架鬥毆或者因其它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

(4)因自殺、自殘、酗酒等原因進行治療的;

(5)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治療的;

(6)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由個人自付的。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失業保險由單位為職工統一辦理。

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領取:

(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如果是自己主動離職,則不可以領取失業保險);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的全部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用人單位的繳納數額應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提供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參保單位女職工生育或流產後,其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按照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真相:月薪1萬,實際到手7454元!如果不交養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後,會怎樣?

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如果您每月公積金繳納300元,那麼公司每月也需往你的帳戶打300元。

住房公積金不僅可以買房,還可以支付租房房租,建造、翻建、大修住房,治療重大疾病……

“五險”指的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保障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記住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