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試卷改革引領應試教育改革

“挖了那麼多‘坑’的考題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你肯定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懷疑:一邊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 一邊想, 作者真是這樣想的嗎?不僅學生有這樣的疑問, 作者也有。 近些年, 屢屢見到有文章被選入語文試卷的作者, 以玩笑的口吻說, 自己去答, 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 而文章經常被選入語文試卷的知名作家周國平, 最近專門出了一本書——《試卷中的周國平:對標準答案說不》, 此書對語文試卷閱讀理解的選文和標準答案提出了質疑。 (5月21日《新京報》)

閱讀理解是語文試卷中僅次於作文的重要題型,

題目涉及的類型五花八門, 有考察學生歸納能力的, 有考察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 有考察基本知識點的, 更有甚者是揣摩作者意圖的。 正如周國平先生在書中所描述的, 自己的文章參照標準答案都不能得滿分, 而且試卷中的一些文章“可能摘自某個講座, 文字表達粗糙, 不宜作為試卷”, 由此可見出題者的拙劣。 為了出題而出題, 對文章背景都不瞭解, 又怎能選為試卷文章呢?現行試卷中的閱讀理解與其說是在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 還不如說是在考學生揣摩出題者的出題意圖。 這樣的考題怎麼能測試出學生真正的閱讀能力呢?又怎能讓學生不厭倦學習呢?

試卷是應試教育的風向標,

試卷中要考到的知識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 要向素質教育轉變, 並不一定要取消考試, 而是要讓考試成為帶動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興趣、發散思維、掌握技能的指向標。 因此, 應試教育改革, 必須從試卷改革開始, 從標準答案改革開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沒雷特”, 文學的魅力是無窮的。 閱讀讓你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 甚至穿越古今, 或游走于現代都市的高樓, 或漫步鄉間小路, 亦或佇立在亭臺樓閣;文字讓你領略悲歡離合, 思考哲理, 品味人生......因此, 閱讀可以考察學生的基本知識點和閱讀技能, 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 愛上閱讀。 試卷應該多一些開放性試題, 少一些標準試題;多一些發散思維,

少一些固定模式;多一些“言之成理即可”, 少一些“答題要點”;多一些“思考討論”, 少一些“揣摩猜測”。 唯有回歸閱讀的初衷, 回歸每項考題的本意, 才能讓素質教育在考試中“活”起來。

不僅語文考試如此, 英文考試更是詬病不少, 很多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考不過大學的四六級, 中小學的英語考試更多的側重語法, 其實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能聽會說, 但是考試往往偏離了這一方向。

古人雲:“外物之味, 久則可厭;讀書之味, 愈久愈深。 ”學校教育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讀書、不斷思考的過程, 標準答案則是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扼殺在萌芽狀態的罪魁禍首。 試卷改革, 回歸各個學科的初衷, 將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變成他們掌握知識、獲取資訊的能力,

讓試卷改革引領應試教育改革, 讓試卷成為素質教育的先導、學生愛上學習的源頭。 (新洲彭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