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探店|富錦樹:關於美好生活的日常提案

坐在Beher生活廚房木臺階上, 日光灑落, 微風徐徐, 樹葉颯颯作響, 再喝一口清爽的荔枝台啤。 斜對面一家雜貨店進入眼簾, 店外留出了充裕的露天空間, 門前架起了乾燥花材、果實的小花櫥, 隱入悠哉的街景中。 開合式的落地窗, 搭配木質裝潢、清水模地面, 遠遠也能感受到優雅自在的氣息, 原來是耳聞已久的富錦樹355。

陽光透過大片玻璃窗傾灑而入, 擺設和鋪陳也以自然素材為元素, 木質的地板和傢俱帶有日式風致, 牆角的老舊木箱裡、桌櫃上的玻璃瓶中, 隨處可見風乾的花材裝點, 營造出輕盈又舒適的調性。

© Umberto Cofini

美麗柔軟的手工編織圍巾、外觀樸實簡約的陶制餐具、有著夢幻色彩的小山形狀蠟燭、用刺繡和串珠勾勒出的活靈活現人物圖章、棉麻質地的輕薄長衫, 陳列在不同區域的服飾、日用生活雜貨展現著店主人的精緻品位。

© Unsplash

富錦樹355的女主人Midori是兩位孩子的母親, 幾年前跟隨先生Jay, 離開來到中國臺灣紮根生活。 選在擁有美麗大樹的富錦街開辦第一家店富錦樹355, 並創立富錦樹品牌。 富錦樹355以選物店的形式呈現, 女主人Midori負責打理, 她用日本女性的細膩視角, 挑選中國臺灣本地及日本的服飾和雜貨。

“富錦樹是一個舞臺, 就是將自己挖掘到的臺灣好東西集結起來, 讓大家看得到。 ”Midori來到臺灣之後, 除了引入原本自己使用或欣賞的日系品牌, 還陸續發現和收集了很多臺灣本土的設計好物。 諸如臺灣年輕玻璃創作人林靖蓉手工吹制的玻璃杯、鶯歌立晶窯的飲食器皿在富錦樹355都可以淘到。

時隔一年再訪富錦街, 與富錦樹剛剛開辦的傢俱家飾選物店富錦樹352不期而遇, 當時店名還叫Journal standard Furniture。 帥氣的店員Kaz告訴我, 這是富錦樹與日本品牌Journal standard Furniture合作開辦的期限限定店, 為期6個月左右, 在限定時間內, 回饋良好, 才會繼續開辦。

© Pixabay

雖是以快閃店形式出現, 但富錦樹352在裝修和店面陳設上絲毫不馬虎, 甚至給人超乎尋常的驚喜。 在延續富錦樹355自然幹花點綴的路線基礎上, 寬敞的室內又增添了許多綠色植物, 放置在店裡每個角落, 甚至懸掛在天花板的吊杆上, 營造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

進門入口的貨架上下擺滿了雜貨, 從杯子、圍裙到沐浴液、整理箱, 不一而足, 兩個卡通插畫人物地墊掛在白色牆面上,

混搭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轉身是復古風的皮沙發、原木茶几和彩色靠枕組成的迷你客廳, 使用老木拼合的茶几保留著原始的顏色, 靠近甚至可以聞到淡淡木頭的氣味, 緊挨著的是餐桌區, 亦可作為辦公區。

© Lisa Fotios

在品類眾多的傢俱家飾之中, 有款懸掛在空中、顏色繽紛的布藝設計格外吸睛。經Kaz介紹,才知並非我想像中的布袋,而是帶有手提布拉環的靠枕,上面的圖案是由日本紡織大廠Nowartt設計的,結合了日本傳統遺產和現代藝術氣派,加上100%有機棉布料,深受客人們好評。

富錦街晚上的行人明顯比白天少了許多,Kaz仍然很用心在收拾每個稍有淩亂的角落,面對我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也不會有一絲不耐煩的情緒,對店裡的每件商品也是稔熟於心。逛完店和Kaz聊到他的工作經歷,他之前在日本讀書學習,回國後偶然的機會加入到富錦樹團隊,雖然加入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卻能感受到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告別富錦樹352的當天晚上,我收到Kaz發來的一份郵件:“您好,我是Kaz,想要跟您分享一個影片,希望您能更認識富錦樹。謝謝您的來訪,祝您順心。”

© Umberto Cofini

影片是富錦樹創辦人Jay對事業和團隊發展的獨白。“從以前,我就在思考我要做什麼,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食、衣、住、行、娛樂,這是我們天天會接觸到的,也是我的生活。我希望要做的事情是從喜歡的東西去出發。你工作一定要快樂,因為如果你不快樂,你不知道為什麼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把事情做好。品牌發展的原點是‘人’,希望每個成員都快樂,自信,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只要有人,富錦樹的發展就會有無限可能。”

© Umberto Cofini

影片是富錦樹創辦人Jay對事業和團隊發展的獨白。“從以前,我就在思考我要做什麼,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食、衣、住、行、娛樂,這是我們天天會接觸到的,也是我的生活。我希望要做的事情是從喜歡的東西去出發。你工作一定要快樂,因為如果你不快樂,你不知道為什麼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把事情做好。品牌發展的原點是‘人’,希望每個成員都快樂,自信,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只要有人,富錦樹的發展就會有無限可能。”

就這樣,富錦樹在短短幾年時間創辦了生活服飾雜貨店富錦樹355、傢俱家飾店富錦樹352、文化與自然融合的咖啡館富錦樹353CAFE、概念新穎的創意餐廳富錦樹台菜香檳,甚至還有一家同樣植物氣息的按摩店沐綠身活Relaxing Trip,提供了一份富錦樹風格的日常生活提案。

© Umberto Cofini

INFO

富錦樹355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5號

電話:+886-2-2765 2705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12:0~20:30

週六、周日:11:30~20:30

網站:http://www.ftijintree355.com/

圖源:網路

編輯:劉迪

作者簡介

喜琳

旅行美食撰稿人、人氣旅行博主,曾遊走在臺北、東京、京都、首爾、曼谷、羅馬、佛羅倫斯、維也納、伊斯坦布爾、柏林、布拉格等地街頭,*在街角巷弄探尋,聆聽城市與人的對話。希望用自己的視角,感受和記錄每一段不可倒回的旅行。

相關推薦

點擊圖書即可購買

《臺灣好物——尋臺北生活設計好店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作者:喜琳

那裡的生活節奏慢而舒緩,在熟悉並喜愛的街巷開一家獨自經營的原創小店成為了當下臺灣年輕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臺北的大街小巷,生活設計小店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展示並出售著具有手作溫度的臺灣好物之外,亦構建起人與物、人與人之間交流對話的空間。尋訪臺北4大街區、22家私藏好店的同時,作者亦會推薦周邊美食、咖啡館以及傳統老店,並附上街巷逛店地圖,跟隨筆者的腳步深入到臺北的街巷角落,感受臺灣生活美學,體驗別樣精緻的臺北之旅。

有款懸掛在空中、顏色繽紛的布藝設計格外吸睛。經Kaz介紹,才知並非我想像中的布袋,而是帶有手提布拉環的靠枕,上面的圖案是由日本紡織大廠Nowartt設計的,結合了日本傳統遺產和現代藝術氣派,加上100%有機棉布料,深受客人們好評。

富錦街晚上的行人明顯比白天少了許多,Kaz仍然很用心在收拾每個稍有淩亂的角落,面對我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也不會有一絲不耐煩的情緒,對店裡的每件商品也是稔熟於心。逛完店和Kaz聊到他的工作經歷,他之前在日本讀書學習,回國後偶然的機會加入到富錦樹團隊,雖然加入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卻能感受到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告別富錦樹352的當天晚上,我收到Kaz發來的一份郵件:“您好,我是Kaz,想要跟您分享一個影片,希望您能更認識富錦樹。謝謝您的來訪,祝您順心。”

© Umberto Cofini

影片是富錦樹創辦人Jay對事業和團隊發展的獨白。“從以前,我就在思考我要做什麼,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食、衣、住、行、娛樂,這是我們天天會接觸到的,也是我的生活。我希望要做的事情是從喜歡的東西去出發。你工作一定要快樂,因為如果你不快樂,你不知道為什麼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把事情做好。品牌發展的原點是‘人’,希望每個成員都快樂,自信,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只要有人,富錦樹的發展就會有無限可能。”

© Umberto Cofini

影片是富錦樹創辦人Jay對事業和團隊發展的獨白。“從以前,我就在思考我要做什麼,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食、衣、住、行、娛樂,這是我們天天會接觸到的,也是我的生活。我希望要做的事情是從喜歡的東西去出發。你工作一定要快樂,因為如果你不快樂,你不知道為什麼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把事情做好。品牌發展的原點是‘人’,希望每個成員都快樂,自信,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只要有人,富錦樹的發展就會有無限可能。”

就這樣,富錦樹在短短幾年時間創辦了生活服飾雜貨店富錦樹355、傢俱家飾店富錦樹352、文化與自然融合的咖啡館富錦樹353CAFE、概念新穎的創意餐廳富錦樹台菜香檳,甚至還有一家同樣植物氣息的按摩店沐綠身活Relaxing Trip,提供了一份富錦樹風格的日常生活提案。

© Umberto Cofini

INFO

富錦樹355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5號

電話:+886-2-2765 2705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12:0~20:30

週六、周日:11:30~20:30

網站:http://www.ftijintree355.com/

圖源:網路

編輯:劉迪

作者簡介

喜琳

旅行美食撰稿人、人氣旅行博主,曾遊走在臺北、東京、京都、首爾、曼谷、羅馬、佛羅倫斯、維也納、伊斯坦布爾、柏林、布拉格等地街頭,*在街角巷弄探尋,聆聽城市與人的對話。希望用自己的視角,感受和記錄每一段不可倒回的旅行。

相關推薦

點擊圖書即可購買

《臺灣好物——尋臺北生活設計好店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作者:喜琳

那裡的生活節奏慢而舒緩,在熟悉並喜愛的街巷開一家獨自經營的原創小店成為了當下臺灣年輕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臺北的大街小巷,生活設計小店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展示並出售著具有手作溫度的臺灣好物之外,亦構建起人與物、人與人之間交流對話的空間。尋訪臺北4大街區、22家私藏好店的同時,作者亦會推薦周邊美食、咖啡館以及傳統老店,並附上街巷逛店地圖,跟隨筆者的腳步深入到臺北的街巷角落,感受臺灣生活美學,體驗別樣精緻的臺北之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