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旅遊市場向買方過渡 OTA拼黑科技尋找用戶“痛點”

2016年, 旅遊行業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越來越成為我國的支持性產業。 同時,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 傳統旅遊業以跟團遊為主的業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各種服務問題凸顯。

專家認為, 之前幾十年, 旅遊行業主要是賣方市場, 而現在處於向買方市場過渡的階段, 由此帶來的變化是商家已經從賣商品、賣品牌, 轉向了賣個性的新階段。 隨著“我的行程我做主”, OTA選房、自助Check-in、智慧門鎖以及離店提前預約水單發票等服務。 飛豬的野心是要改造甚至重塑傳統的酒店管理和運營流程, 説明酒店真正運營酒店,

從而粘住它想要的那部分使用者。

對於OTA和旅行社企業來說, 近幾年最明顯的變化是旅遊產品預訂已經全面走向移動端。 2011年, 攜程訂單75%來自線下, 25%來自PC端, 移動端的訂單可以忽略不計, 而2015年攜程移動端訂單已經占到72%, 個別時段移動端占比甚至達到90%;阿裡巴巴是一個大資料驅動的公司, 飛豬也秉承了阿裡大資料的基因。 大資料分析顯示, 飛豬平臺上超過83%的用戶是85後, 另外有95%的用戶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訪問, 而且有超過90%的用戶, 一旦使用了移動互聯網, 就再也不會回到傳統的PC模式。

移動化的浪潮對技術力量要求更高, 各大旅遊集團都在加強人馬組織技術力量研發。 比如, 攜程2012年技術團隊約600人, 現在已經增長到3000人, 僅次於客服部。

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甚至專門到矽谷號召技術人員回國, 為他們提供內部創業機會。

除了上述兩家外, 中青旅(600138,買入)遨遊網一半以上的技術資源都投在了移動端;以批發業務起家、經歷過管道為王的眾信旅遊(002707,買入)也在2016年提升技術, 技術部署圍繞資料和使用者, 加碼大資料的挖掘和應用。

“互聯網基因最重要就是在創造力。 互聯網之所以不同, 就是速度快, 可能競爭對手瞬間就能顛覆你。 用戶變化很快, 所謂的競爭優勢(愛基,淨值,資訊)要持續是比較難的, 必須不斷創新, 所以也要給團隊更多信心, 更好的激勵機制把他們的創造力發揮出來。 ”梁建章表示。

創業公司打創新牌搶用戶

除了行業大佬專注技術力量上的創新,

還有一大批後來者希望借助技術力量的崛起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提供“智慧化”體驗來打動客戶的心, 以期能在這個龐大的線上旅遊市場分一杯羹。

比如, 現階段看起來噱頭大於實際的VR技術就值得關注。 隨著技術進步、設備改進, “旅遊+VR”在解決技術瓶頸後, 有望迎來繁榮。

VR技術帶來的廣闊前景吸引著不少旅遊企業早早嘗試。 深圳一家公司開發的VR智慧酒店系統已經在廣東部分酒店鋪開:酒店大堂用VR選房, 進入房間帶上VR設備玩遊戲、坐過山車、在健身房戴著VR眼鏡運動……

在這波風潮中, 還有一些創業企業在方向選擇上出現變化。 2016年, 愛旅行、麥兜旅行網、淘在路上、週末去哪玩、收留我等一大波面向C端的創業公司相繼倒閉,

還有存活下來的一部分旅行企業直接宣佈放棄C端全面轉型B2B。 在資本的寒冬裡, 創業旅遊企業讓旅遊技術回歸本質, 沉澱到產業鏈深處, 發揮技術真正的價值, 唯有如此, 才能重新獲得到資本的青睞。

“縱觀旅遊發達國家, 新的消費升級, 帶來的是整個行業鏈條上將湧現一批極具創新性的公司, 他們的成長性和企業價值將被充分彰顯出來。 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是圍繞價值創造、效率提升。 ”魏長仁分析稱。

魏長仁認為, 對於現階段的旅遊市場來講, 正處於矛盾的調和和市場整合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就需要更多創新型的企業, 願意從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用買方的心態去提供產品和服務,

以獲得消費者更好的口碑和認可。 “之前幾十年, 旅遊行業主要是賣方市場, 而現在處於向買方市場過渡的階段, 消費者也需要重新被教育, 旅遊企業也需要更多的去引領這個市場, 而不是去迎合市場。 消費者願意花錢去買他想要的產品, 投訴率肯定低了, 滿意度也就高了, 未來肯定是這樣的一個趨勢。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