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魯教版八年級下冊思品複習資料之一

八年級思品第五單元: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

[複習要求:]

1、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2、團結才有力量

3、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

4、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5、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重要性

6、學會理性認識社會生活

7、自覺養成謙讓、分享、助人的新社會行為

8、積極為社會作貢獻

[學法指導]

“團結就是力量”“以集體利益為重”“積極與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在掌握第十課時, 要圍繞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即要認識到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 又要認識到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體成員的努力, 從而真正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為理解維護集體的和利益奠定基礎。

在掌握第十一課, 主要從”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做”三部分把握。

構建網路

[默寫情況——檢查自己一下]

第10課 我與集體共發展

1.集體的基本特徵:

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

在行動上, 心理上, 情感上, 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體是個人, 是個人, 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②個人是組成集體, 集體的發展離不開 。

★3.怎樣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

①任何一個集體, 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 達到預期的目的;

(注示:只有才叫團結一致)

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 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 依靠這種力量, 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③集體不論大小,。

★4.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

①在我國,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 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 既要以, 又要。

②以集體利益不重,並不排斥 .

③在集體生活中, 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 要自覺, 必要時應不惜犧牲。

我們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

★5.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 .

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要具有強烈的;②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③敢於同的行為作堅決鬥爭;④維護。

6.為什麼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

①國家榮譽是的體現。 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 高於一切。

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為對, 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 服從全域利益, 決不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第11課 關心社會 親近社會

★1.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

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最好是自己補充的知識)

★2.青少年為什麼要參與社會生活?

社會發展對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參與社會實踐大課堂才能, , 。

★3.參與社會生活可以採取多種形式, 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4.如何正確參與社會生活?

a)參與社會生活, 就要正確地, 辨證地。

b)要正確認識, 養成的習慣, 提高, 克服。

c)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 要客觀地分析產生挫折的原因, 學會獨立思考, 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d)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5.怎樣認識從眾心理?

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 也有。

②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

, 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另一方面

③我們只有養成的習慣, 提高自我控制力, 才能克服, 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6.為什麼要謙讓?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 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 不可缺少的道德規範。

★7、如何做到謙讓?

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禮貌待人, 不唯我獨尊、盛氣淩人;

②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 能自覺地, 做到先人後己, 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

③謙讓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 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 不妨主動謙讓。

8.分享的意義:①把自己的歡樂, 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人分享, 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穫;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9、怎樣幫助他人?

首先要,還要注 意:①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

★10.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麼?)

(1)要、、;(2)要積極為。

①積極參與;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

★11.中學生參與社會的方式有哪些?有何意義?

中學生可通過為貧困兒童、、扶助老弱病殘等方式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社會,增進。

12.中學生怎樣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瞭解。②關心祖國,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③關心身邊的實際問題,並積極等。

[近六年考試題]

1、“花在林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 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B. 個人利益的實現一定會促進集體的發展

C. 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D. 只要生活在集體中,就能享受快樂、獲得成功

2、剛進中學,某校七年級5班同學制定了他們的班級格言:進班一刻,七5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5班的”這句格言要求該班同學

①努力為班級和老師學習②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

③自覺維護班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④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李揚準備參加八5班的班長競選,他要演講的主題是“班級成員必須關愛集體”他演講的內容應該包括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②服從集體安排③積極主動為集體貢獻才智④集體遇到困難就找老師解決⑤在集體中大同存小異,善於團結他人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

4、東營義工是由東營市志願者自願組成的公益性社會組織。以“關愛他人,快樂自己”為口號,服務于助學成長、關愛老弱病殘、捐獻骨髓血液等領域,成為活躍于東營地區的-個深受群眾喜愛的、非營利性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由此可以看出( )

①當我們用愛心照亮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溫暖著自己

②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③志願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和利益

④志願者都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他們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A. 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

5、八2班的同學想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邀請學習成績較好的八1班同學李明介紹學習經驗。對此,李明應該

A、主動謙讓,把介紹學習經驗的機會讓給人 B、與大家分享學習經驗

C、拒絕邀請,因為彼止之間存在競爭 D、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出名的好機會

6、幾次上當受騙的一個個體老闆說“這是充滿欺詐的社會,建設誠信社會是遙不可及的理想”這位個體老闆的說法①是對當今社會的正確認識②沒能正確認識社會,辯證地看待問題③雖然存在一引起偏激,但看清了社會的主流④沒能理性看待社會,也沒認清社會的主旋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我們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下列屬於盲目從眾心理的是

①班裡的男同學都愛上網,學習認真,從不喜歡上網的小東覺得自己不上網會失去人緣,於是經常隨其他同學一起玩②學校開展為地震災區年捐款獻愛心活動,小芸和其他同學一起踴躍參加③小紅和其他同學一道譴責自習課上大聲喧嘩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同學④看到許多同學過生日時花許多錢舉行生日聚會,小雪也想照辦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8、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自己。”它告訴我們

A. 説明他人,是為了別人的需要 B. 幫助別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穫

C. 真誠的幫助是為了獲得回報 D. 幫助別人是主動的“給予”

9、明代學者顧憲成曾寫出一幅出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告訴我們應該

A.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親

C.我們應該只做大事,才能對國家有貢獻D.學會傾聽他人,學會關心他人

10、聽說學校要舉行藝術節活動,八7班的同學們興高采烈,小D同學說:“有什麼好高興的?不就一個藝術節嘛,我才不參加呢!

判斷( )理由:

11、小麗學習很刻苦,成績也非常優秀,就是不願參加社會活動。她認為參加社會活動會耽誤學習時間,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判斷( )理由:

1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往往是衝突的,因此,維護集體利益,就必須許放棄個人利益。

判斷( )理由:

13、社會生活中的謙讓,就是指在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衝突時要做出妥協和讓步。

判斷( )理由:

14、小毛上學遲到,被值班老師發現.當問到他是哪個班級時,他卻謊報了別的班級,老師知道真實情況後,嚴厲批評了他,可他卻說自己是在維護集體的榮譽.

判斷( )理由:

15、每逢假期臨近,很多家長開始忙於給孩子報各種班,他們覺得,別人的孩子都在補課,都在上輔導班,自己的孩子不上,心裡就不踏實。

判斷: 理由:

16、上海高中生張偉積極報名參加XX志願者活動,真誠熱情的為中外遊客服務,受到了人們的好評。

判斷: 理由:

(1) 八5班精彩的辯論贏得了全校師生的陣陣掌聲,這告訴我們什麼道理?(6分)

(2)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向該班同學學習?(3分)

14、當前,隨著市場的開放,日韓兩國的流行文化也進入中國文化市場,形成了“日潮韓流”的現象。在校園內一些中學生競相模仿日韓明星的髮型、服飾等,小毅的頭髮一夜之間變成了紅色,衣服也成了所謂“張揚個性”的怪裝,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1)小毅的做法體現了一種什麼心理?

(2)這種心理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3)我們應如何克服這一心理的消極影響?

類似(簡寫):(4)請談一下你對這種心理的認識。(8分)

生活實踐:

15、材料一:有人說:“集體就像一個大火爐,集體裡的成員則像一塊塊煤炭。大家想得到火爐的溫暖,就必須把自己點燃放進去。煤炭越多,燒得越旺,那麼集體也主越溫暖……溫暖的集體不是別人賜給的,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是靠全體成員的熱情和愛彙集起來的。”

(1) 材料一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4分)

(2)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向八5班學習?(6分)

16、為響應國家號召,為社會做貢獻,東營市某校八5班決定開展“關注社會、努力奉獻、成就未來”的主題系列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為培養同學們瞭解社會、關心社會、親近社會的意識,某中學準備舉行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上我們一起參加吧!

(2)二班準備開展以“參與社會生活,提高適應能力”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假如讓你參賽,你將從哪些方面發言(列出提綱即可)(6分)

(3) 三班準備舉行一次以“我為社會做貢獻”為主題的建言獻策活動。請你就中學生如何為社會做貢獻提一些好的建議。(3分)

{2015年期中考試題}“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貨櫃車運輸公司老闆,一位徒步走中國為“中華骨髓庫”募捐的志願者,一位在汶川地震災區奮戰3個月的志願者,最後倒在了青海玉樹的土地上。香港各大媒體高度評價了黃福榮的壯舉,稱讚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2010年8月20日下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專程到港,代表國務院宣讀表彰決定,授予黃福榮“抗震救災捨己救人傑出義工”稱號,並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大樓舉行表彰儀式,向黃福榮親屬頒授獎章和證書。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聯繫所學知識,評價阿福的行為。

(2)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參加公益活動有什麼意義?

(3)向阿福學習,你準備開展哪些行動?(或:參與到正能量行列)(9分)

{2016年期末考試題}2015年“中國好人榜”發佈名單。。。。他們的感人故事,激動人們從心動到行動,說出他們榮登“中國好人榜”的理由。

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穫;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9、怎樣幫助他人?

首先要,還要注 意:①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

★10.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麼?)

(1)要、、;(2)要積極為。

①積極參與;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

★11.中學生參與社會的方式有哪些?有何意義?

中學生可通過為貧困兒童、、扶助老弱病殘等方式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社會,增進。

12.中學生怎樣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瞭解。②關心祖國,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③關心身邊的實際問題,並積極等。

[近六年考試題]

1、“花在林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 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B. 個人利益的實現一定會促進集體的發展

C. 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D. 只要生活在集體中,就能享受快樂、獲得成功

2、剛進中學,某校七年級5班同學制定了他們的班級格言:進班一刻,七5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5班的”這句格言要求該班同學

①努力為班級和老師學習②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

③自覺維護班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④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李揚準備參加八5班的班長競選,他要演講的主題是“班級成員必須關愛集體”他演講的內容應該包括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②服從集體安排③積極主動為集體貢獻才智④集體遇到困難就找老師解決⑤在集體中大同存小異,善於團結他人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

4、東營義工是由東營市志願者自願組成的公益性社會組織。以“關愛他人,快樂自己”為口號,服務于助學成長、關愛老弱病殘、捐獻骨髓血液等領域,成為活躍于東營地區的-個深受群眾喜愛的、非營利性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由此可以看出( )

①當我們用愛心照亮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溫暖著自己

②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③志願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和利益

④志願者都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他們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A. 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

5、八2班的同學想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邀請學習成績較好的八1班同學李明介紹學習經驗。對此,李明應該

A、主動謙讓,把介紹學習經驗的機會讓給人 B、與大家分享學習經驗

C、拒絕邀請,因為彼止之間存在競爭 D、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出名的好機會

6、幾次上當受騙的一個個體老闆說“這是充滿欺詐的社會,建設誠信社會是遙不可及的理想”這位個體老闆的說法①是對當今社會的正確認識②沒能正確認識社會,辯證地看待問題③雖然存在一引起偏激,但看清了社會的主流④沒能理性看待社會,也沒認清社會的主旋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我們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下列屬於盲目從眾心理的是

①班裡的男同學都愛上網,學習認真,從不喜歡上網的小東覺得自己不上網會失去人緣,於是經常隨其他同學一起玩②學校開展為地震災區年捐款獻愛心活動,小芸和其他同學一起踴躍參加③小紅和其他同學一道譴責自習課上大聲喧嘩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同學④看到許多同學過生日時花許多錢舉行生日聚會,小雪也想照辦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8、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自己。”它告訴我們

A. 説明他人,是為了別人的需要 B. 幫助別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穫

C. 真誠的幫助是為了獲得回報 D. 幫助別人是主動的“給予”

9、明代學者顧憲成曾寫出一幅出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告訴我們應該

A.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親

C.我們應該只做大事,才能對國家有貢獻D.學會傾聽他人,學會關心他人

10、聽說學校要舉行藝術節活動,八7班的同學們興高采烈,小D同學說:“有什麼好高興的?不就一個藝術節嘛,我才不參加呢!

判斷( )理由:

11、小麗學習很刻苦,成績也非常優秀,就是不願參加社會活動。她認為參加社會活動會耽誤學習時間,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判斷( )理由:

1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往往是衝突的,因此,維護集體利益,就必須許放棄個人利益。

判斷( )理由:

13、社會生活中的謙讓,就是指在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衝突時要做出妥協和讓步。

判斷( )理由:

14、小毛上學遲到,被值班老師發現.當問到他是哪個班級時,他卻謊報了別的班級,老師知道真實情況後,嚴厲批評了他,可他卻說自己是在維護集體的榮譽.

判斷( )理由:

15、每逢假期臨近,很多家長開始忙於給孩子報各種班,他們覺得,別人的孩子都在補課,都在上輔導班,自己的孩子不上,心裡就不踏實。

判斷: 理由:

16、上海高中生張偉積極報名參加XX志願者活動,真誠熱情的為中外遊客服務,受到了人們的好評。

判斷: 理由:

(1) 八5班精彩的辯論贏得了全校師生的陣陣掌聲,這告訴我們什麼道理?(6分)

(2)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向該班同學學習?(3分)

14、當前,隨著市場的開放,日韓兩國的流行文化也進入中國文化市場,形成了“日潮韓流”的現象。在校園內一些中學生競相模仿日韓明星的髮型、服飾等,小毅的頭髮一夜之間變成了紅色,衣服也成了所謂“張揚個性”的怪裝,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1)小毅的做法體現了一種什麼心理?

(2)這種心理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3)我們應如何克服這一心理的消極影響?

類似(簡寫):(4)請談一下你對這種心理的認識。(8分)

生活實踐:

15、材料一:有人說:“集體就像一個大火爐,集體裡的成員則像一塊塊煤炭。大家想得到火爐的溫暖,就必須把自己點燃放進去。煤炭越多,燒得越旺,那麼集體也主越溫暖……溫暖的集體不是別人賜給的,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是靠全體成員的熱情和愛彙集起來的。”

(1) 材料一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4分)

(2)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向八5班學習?(6分)

16、為響應國家號召,為社會做貢獻,東營市某校八5班決定開展“關注社會、努力奉獻、成就未來”的主題系列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為培養同學們瞭解社會、關心社會、親近社會的意識,某中學準備舉行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上我們一起參加吧!

(2)二班準備開展以“參與社會生活,提高適應能力”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假如讓你參賽,你將從哪些方面發言(列出提綱即可)(6分)

(3) 三班準備舉行一次以“我為社會做貢獻”為主題的建言獻策活動。請你就中學生如何為社會做貢獻提一些好的建議。(3分)

{2015年期中考試題}“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貨櫃車運輸公司老闆,一位徒步走中國為“中華骨髓庫”募捐的志願者,一位在汶川地震災區奮戰3個月的志願者,最後倒在了青海玉樹的土地上。香港各大媒體高度評價了黃福榮的壯舉,稱讚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2010年8月20日下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專程到港,代表國務院宣讀表彰決定,授予黃福榮“抗震救災捨己救人傑出義工”稱號,並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大樓舉行表彰儀式,向黃福榮親屬頒授獎章和證書。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聯繫所學知識,評價阿福的行為。

(2)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參加公益活動有什麼意義?

(3)向阿福學習,你準備開展哪些行動?(或:參與到正能量行列)(9分)

{2016年期末考試題}2015年“中國好人榜”發佈名單。。。。他們的感人故事,激動人們從心動到行動,說出他們榮登“中國好人榜”的理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