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山之石|泰國豬場詳細的初乳管理方案

夏季熱應激一直是豬場頭疼的問題, 高溫引起母豬喘氣、採食量降低、產奶量降低、產程延長、斷奶後發情延遲、下一胎次產仔少、嚴重的甚至死亡。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高建華教授根據多年養殖經驗, 分享了豬場熱應激的信號、危害和泰國豬場的解決方案。 今天是泰國初乳管理篇。

1. 母豬產前準備

母豬產前準備主要包括母豬體型和乳腺發育的準備, 主要目的是讓母豬儲備足夠的能量, 產生大量奶水(包括初乳)供給仔豬。 在泰國, 豬場首先考慮的是給豬只提供舒適的生活條件, 不受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烈性疾病的影響,

為乳腺發育做好鋪墊;同時給母豬飼喂益生菌, 改善母豬腸道健康, 提高黏膜免疫水準, 產生更多的抗體。

(1)提供舒適的生活條件

營養全面的飼料、乾淨的飲水和舒適的環境是母豬健康的基礎, 母豬只有處於健康狀態, 乳腺才能發育飽滿。 圖 1 顯示泰國豬場為了使母豬不受熱應激, 使用水簾降溫, 同時給母豬提供充足的氧氣。

圖 1 水簾降溫, 多個風扇保證豬舍溫度適宜, 氧氣充足

(2)穩定豬群藍耳和圓環等疾病

藍耳和圓環等疾病的不穩定不僅可以造成母豬發生流產, 產死胎、木乃伊胎以及帶毒弱仔胎, 同時也可以影響乳腺發育, 造成奶水不足。

(3)母豬料中添加益生菌

益生菌是單個或多種微生物的活菌培養物, 當用於動物時, 可通過促進天然微生物菌群的特徵而對宿主產生有益影響, 具有改善母豬腸道健康, 增強腸道黏膜免疫(MI, Mucosal immunity)的功能。 母豬腸道吸收能力好, 乳腺飽滿, 泌乳量增多, 初乳中的抗體(IgG、IgA等)含量增加。 下圖是益生菌提高動物免疫功能的示意圖。

圖2 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 母豬乳腺飽滿

目前, 泰國豬場普遍使用益生菌改善母豬腸道健康, 提高其黏膜免疫(圖 2)。

2.縮短產程

基於母豬子宮的生理結構特點和母豬對鈣離子的需求, 泰國豬場在母豬生產中會進行以下兩個操作縮短產程:

(1)母豬生產 5 頭仔豬後, 趕起母豬, 換側躺臥, 幫助子宮後部的仔豬移動到產道。 原因:母豬子宮屬於雙角子宮, 容易在腹腔內形成褶皺, 在褶皺後部的胎豬較難產出(圖 3), 母豬站起換側躺臥可舒展子宮, 自然有利於生產。

圖 3 豬的雙角子宮

(2)靜脈滴注。 因母豬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鈣離子(子宮平滑肌收縮)和能量,

靜脈滴注補充鈣離子和能量對於縮短母豬產程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

泰國豬場的具體做法:首先配製好滴注液(配方為:20%硼葡萄糖酸鈣 60ml+複方布他磷注射液 15ml+維生素 B 複合物 7ml, 混於 5%的右旋葡萄糖鹽溶液中, 共 1000ml);待母豬產出 5-7 頭仔豬的時候, 開始滴注。 另外, 滴注時採用留置針頭:普通的輸液針頭外面套一個塑膠針頭, 紮上針後將普通針頭取出, 塑膠針頭留在血管中, 減少母豬耳部靜脈血管的損傷(圖 4)。

圖4 給母豬耳靜脈滴注的模式針管

縮短產程不僅可以減少死胎率,此外還可以為豬場帶來以下好處:

(1)減少母豬產後三聯綜合症(MMA)發生的概率。產程過長

容易造成羊水和胎衣排出不暢,從而引發 MMA,影響母豬泌乳和斷

奶後發情。縮短產程可以減少 MMA 概率。

(2)加快產後恢復。產程過長造成母豬體能消耗大,產生大量

的肌酸,影響產後的恢復。縮短產程可以使母豬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3)提高母豬的連續生產性能。產程長的母豬產後採食量長時

間無法達到正常水準,泌乳量減少或哺乳期失重嚴重,導致仔豬斷奶窩重小,斷奶到發情間隔時間延長等。縮短產程可以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

(4)減少員工工作量。產程過長造成產房工作量增加,員工很

難細緻照看每一頭待產母豬。縮短產程可以大大減少員工工作量。

3.收集初乳

當乳房充滿乳汁時,先用乾淨的濕毛巾擦洗母豬乳房,然後人工擠壓母豬乳頭,用瓶子收集初乳(圖 5)。

圖 5 泰國豬場員工收集初乳

4.灌服初乳

收集的初乳可立即用於灌服仔豬(圖 6),一般先灌服最後出生的幾頭弱仔豬。每次灌服量以仔豬是否掙扎為准,仔豬掙扎表示已吃飽。保證每頭仔豬灌服 3-4 次,仔豬自己採食 1 或 2 次,總共達到 4-5次。

圖 6 人工灌服初乳

5.初乳管理關鍵點

初乳的灌服一定要在仔豬出生後 6 個小時內進行,因為 6 小時後仔豬腸道黏膜上與母源抗體(IgA、IgG 等)結合的 Fc 受體會被逐漸更新替換(圖 7),此時母源抗體不能與腸黏膜上受體結合。因此仔豬出生後 6 個小時內灌服初乳非常重要。

圖7 仔豬出生6小時後腸道黏膜上與IgA等結合的Fc受體被替換

6.初乳管理帶來的效益

初乳管理可使所有仔豬均得到足夠的初乳,根據泰國豬場使用的經驗,可帶來以下明顯效益:

(1) 解決新品種母豬產仔數多但有效乳頭數少問題的唯一方法。初乳管理可使多出生的 2-3 頭仔豬吃到足夠初乳,很大程度上減少死淘率,尤其對後出生的弱仔豬具有重要的意義。

(2)減少仔豬死淘率。初乳管理後仔豬體內的高水準母源抗

體水準可保護仔豬安全度過哺乳期,在保育中期仍然具有較高的疾病抵抗力,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死淘率。

(3)最大化疫苗免疫效果。初乳管理將母豬免疫疫苗產生的抗體更好的傳遞給仔豬,所有仔豬均獲得高水準的母源抗體。由於仔豬母源抗體度整齊,所以便於農場制定仔豬免疫程式,讓疫苗免疫獲得更好的效果。

(4)減少疫苗和藥物費用。初乳管理給予仔豬較高的免疫保護,無需過多注射疫苗和藥物。

(5)防控仔豬流行性腹瀉(PED)。仔豬抵抗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抗體為IgA,而 IgA 的產生主要由黏膜免疫(MI)產生,肌肉注射(IM,Intramuscular injection)疫苗產生的量非常少,因此給母豬飼喂益生菌提高母豬黏膜免疫(MI)水準,產生高水準的 IgA,然後通過初乳管理傳遞給仔豬對於防控 PED 非常重要。

圖4 給母豬耳靜脈滴注的模式針管

縮短產程不僅可以減少死胎率,此外還可以為豬場帶來以下好處:

(1)減少母豬產後三聯綜合症(MMA)發生的概率。產程過長

容易造成羊水和胎衣排出不暢,從而引發 MMA,影響母豬泌乳和斷

奶後發情。縮短產程可以減少 MMA 概率。

(2)加快產後恢復。產程過長造成母豬體能消耗大,產生大量

的肌酸,影響產後的恢復。縮短產程可以使母豬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3)提高母豬的連續生產性能。產程長的母豬產後採食量長時

間無法達到正常水準,泌乳量減少或哺乳期失重嚴重,導致仔豬斷奶窩重小,斷奶到發情間隔時間延長等。縮短產程可以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

(4)減少員工工作量。產程過長造成產房工作量增加,員工很

難細緻照看每一頭待產母豬。縮短產程可以大大減少員工工作量。

3.收集初乳

當乳房充滿乳汁時,先用乾淨的濕毛巾擦洗母豬乳房,然後人工擠壓母豬乳頭,用瓶子收集初乳(圖 5)。

圖 5 泰國豬場員工收集初乳

4.灌服初乳

收集的初乳可立即用於灌服仔豬(圖 6),一般先灌服最後出生的幾頭弱仔豬。每次灌服量以仔豬是否掙扎為准,仔豬掙扎表示已吃飽。保證每頭仔豬灌服 3-4 次,仔豬自己採食 1 或 2 次,總共達到 4-5次。

圖 6 人工灌服初乳

5.初乳管理關鍵點

初乳的灌服一定要在仔豬出生後 6 個小時內進行,因為 6 小時後仔豬腸道黏膜上與母源抗體(IgA、IgG 等)結合的 Fc 受體會被逐漸更新替換(圖 7),此時母源抗體不能與腸黏膜上受體結合。因此仔豬出生後 6 個小時內灌服初乳非常重要。

圖7 仔豬出生6小時後腸道黏膜上與IgA等結合的Fc受體被替換

6.初乳管理帶來的效益

初乳管理可使所有仔豬均得到足夠的初乳,根據泰國豬場使用的經驗,可帶來以下明顯效益:

(1) 解決新品種母豬產仔數多但有效乳頭數少問題的唯一方法。初乳管理可使多出生的 2-3 頭仔豬吃到足夠初乳,很大程度上減少死淘率,尤其對後出生的弱仔豬具有重要的意義。

(2)減少仔豬死淘率。初乳管理後仔豬體內的高水準母源抗

體水準可保護仔豬安全度過哺乳期,在保育中期仍然具有較高的疾病抵抗力,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死淘率。

(3)最大化疫苗免疫效果。初乳管理將母豬免疫疫苗產生的抗體更好的傳遞給仔豬,所有仔豬均獲得高水準的母源抗體。由於仔豬母源抗體度整齊,所以便於農場制定仔豬免疫程式,讓疫苗免疫獲得更好的效果。

(4)減少疫苗和藥物費用。初乳管理給予仔豬較高的免疫保護,無需過多注射疫苗和藥物。

(5)防控仔豬流行性腹瀉(PED)。仔豬抵抗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抗體為IgA,而 IgA 的產生主要由黏膜免疫(MI)產生,肌肉注射(IM,Intramuscular injection)疫苗產生的量非常少,因此給母豬飼喂益生菌提高母豬黏膜免疫(MI)水準,產生高水準的 IgA,然後通過初乳管理傳遞給仔豬對於防控 PED 非常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