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掃雷官兵“手牽手”過雷區驗收,他們用身體“丈量”祖國土地

據媒體報導, 近日中國掃雷部隊官兵在進行徒步驗收雷場, 當日中越邊境雲南省紅河段已排雷場移交儀式在紅河州河口縣舉行。

軍事專家上表天介紹, 中越兩國陸地邊界長達1450公里, 從中國、越南、老撾三國交界點起, 至北侖河口止。 中國一側為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越南一側為高平、諒山、奠邊、萊州、老街、河江和廣寧省。

1979年2月17日淩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隨後就是長達10年左右斷斷續續、時打時停的邊境戰爭。

與此同時, 中越雙方在邊境地區也進行了長達10年之久的“地雷戰”。

軍事專家上表天平指出, 中越邊境的地雷真是五花八門, 論來源有蘇式、美式、越南式、中國式, 論原理有壓發雷、連環雷、絆發雷、松發雷、子母雷,

論材質有鐵殼雷、木殼雷、膠殼雷。 戰爭結束後在中越邊境仍然遺留有很多地雷, 數量多達上百萬枚, 其中在友誼關地區方圓3公里的範圍內, 就埋設了1萬多枚各式地雷。

稍微懂一點掃雷知識的人都知道, 掃雷是一件比繡花還要精細的活。 據媒體聲稱,

如果按照常規方法, 清掃這些遍佈在上千公里邊境線上亞熱帶山區的地雷, 恐怕得需要幾百年時間。

但是現在在中越邊境雲南地段只剩下了地雷47萬餘枚和其它爆炸物15.7萬餘枚(發), 要知道當年這裡可是有著130萬餘枚地雷、48萬餘枚(發)各類爆炸物的混亂雷場。

這是因為解放軍使用了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排雷, 首先是使用排雷機器人確定雷區位置和範圍, 然後使用火焰噴射器和火箭爆炸器進行大面積掃雷, 最後由排雷工兵進行人工搜索, 找到可能的“漏網之魚”。 但是還是需要工兵進行最後的“打掃戰場”, 照樣充滿了危險, 最後中國可敬的排雷工兵用“手牽手”的方式來進行“驗收”, 用自己的身體“丈量”祖國的土地, 為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