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思考

作者: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丁柏銓

當前, 在新聞業界和新聞學界,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比以往更受重視, 正在深入踐行之中。 具體表現在:絕大多數新聞工作者, 能以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導向來要求自己。 但毋庸諱言, 在踐行過程中, 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認識誤區。 其主要有:

一是今天的現實條件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之時差別較大, 因而出現是否還合時宜的疑問。 誠然, 時空距離和歷史條件差異是確實存在的。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於100多年前的德國;而我們今天處在21世紀,

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 處在互聯網、自媒體時代。 但不可由此而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至今是否還管用存在疑慮。 應該說,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精髓至今依然是科學的、正確的。 其真理之光仍然熠熠生輝。 例如, 馬克思關於“根據事實來描寫事實”而不是“根據希望來描寫事實”的見解, 關於輿論是一種“普遍的、隱蔽的和強制的力量”的觀點, 關於報刊具有自己的內在規律和關於報刊的有機運動的論述等, 都是歷久而不衰, 至今仍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許多現實問題上的解釋力和指導性心存疑慮。 不僅教學物件有這種疑慮, 而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任課老師也有這種疑慮,

於是顯得底氣不足。 這其實涉及理論自信問題, 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解釋力和指導性的推崇, 屬於理論自信應有的內容之一。

對於當今現實問題的解釋和指導的重任, 由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有著緊密內在聯繫的兩個部分共同擔當。 其中的一個部分, 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彼時彼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正如前文所說, 其中的精髓至今不失其光彩。 另一部分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有所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發展的部分。 在各個歷史時期,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諸多問題上都有創新和發展, 下面以改革開放以來的情況為例。

鄧小平提出的“要使我們党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觀點, 明確了黨報黨刊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社會轉型、改革深化過程中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 在新聞真實性問題上, 現象真實與本質真實、局部真實與總體真實之間的關係, 一直使業界人士和學界人士有所困擾。 江澤民提出要從總體上、本質上和發展趨勢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為廓清在這個問題上的模糊認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胡錦濤將黨的執政理念中的核心觀念“以人為本”延伸至新聞宣傳, 提出新聞宣傳要以人為本, 這是對“輿論導向”論的一大發展。 他提出的“要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 觸及了在輿論引導中遵循客觀規律的層面,

對提高輿論引導效果富於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同樣是對“輿論導向”論的發展。 他還提出要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這表明輿論引導能力已經進入黨的執政能力結構的範疇。

習近平在十八大前提出過新聞與政治、黨性與新聞規律的關係問題, 所論明確而準確。 他認為:新聞學作為一門科學, 與政治的關係很密切。 但不是說新聞可以等同於政治, 不是說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實性, 所以既要強調新聞工作的黨性, 又不可忽視新聞工作自身的規律性。 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將新聞等同於政治, 不能因政治需要而犧牲新聞真實性, 不能因強調黨性而罔顧新聞規律。 這就確立了新聞學的科學品質,

厘清了新聞/新聞學與政治的關係。 十八大以後, 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高舉旗幟, 引領導向——通過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 發揮這一重要的思想力量的作用, 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提出輿論引導要把握好時度效的重要觀點——對輿論引導進行時、度、效三個維度的立體把握;提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是一致的、統一的”的觀點——理順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實現了黨性人民性關係問題上的突破和發展;提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觀點——既維護了正面宣傳的重要地位、主流地位, 又為輿論監督留下了應有運作空間, 更重要的是肯定了兩者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和統一性。

三是在自媒體時代,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受到了嚴峻挑戰, 有的人對其是否依然富於生命活力也是有疑慮的。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使公眾獲取資訊變得異常方便快捷,而且也使原有的傳播格局和輿論格局出現了變局。在此情況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確實也受到了很大挑戰。但是,傳播高科技的使用,並不能改變如下諸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仍然居於基礎性、支撐性地位,發揮著指南針作用;體現實事求是的精神,據實和如實報導新聞事實,是新聞的不二選擇;深入扎實的採訪包括到現場進行採訪,仍然是新聞業務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那麼,如何才能使以上認識有所轉變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凸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時俱進的品格。

要讓教學對象和從業者、研究者意識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理論和觀念體系,它從形成以來始終沒有終止發展。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身上。在講課和文章中,要講清楚:在什麼情況下進行了發展,具體在哪些方面進行了發展,發展的意義是什麼、價值在哪裡,發展與繼承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邏輯關係。通過這樣一番工作,就可以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更有深度也更有底氣和底蘊。

第二,注意令人信服地彰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解釋力和指導性。業界和學界的不少人士,對如下問題是存在疑問的,即:為什麼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仍然必須堅持?回避不是上策,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首先,必須對黨性進行合理的界定——黨性是階級性的最高表現,同時也是特定政黨根本性質的集中體現。有了前一句表述,就可以與以往的經典表述相對接、相貫通;有了後一句表述,則可以確保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可以說通、講順。其次,從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談起。作為這樣的先鋒隊,其黨性原則當然是必須堅持的。再次,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進行論述,其核心部分由原有的“以人為本”發展為“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人民為根本,人民利益至上,這是中國共產黨黨性的直接體現。與此相聯繫的黨性原則,難道不應該堅持嗎?最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人民為中心,以此為工作導向,這實際上構成了中國共產黨黨性原則的一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第三,注意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需要發現兩類案例:一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解正確深刻、以此指導實踐取得顯著成效的案例,二是在認識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的典型。在掌握典型案例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的個案分析以及不同個案之間的比較研究,這樣就會使對策更有針對性。

有的人對其是否依然富於生命活力也是有疑慮的。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使公眾獲取資訊變得異常方便快捷,而且也使原有的傳播格局和輿論格局出現了變局。在此情況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確實也受到了很大挑戰。但是,傳播高科技的使用,並不能改變如下諸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仍然居於基礎性、支撐性地位,發揮著指南針作用;體現實事求是的精神,據實和如實報導新聞事實,是新聞的不二選擇;深入扎實的採訪包括到現場進行採訪,仍然是新聞業務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那麼,如何才能使以上認識有所轉變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凸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時俱進的品格。

要讓教學對象和從業者、研究者意識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理論和觀念體系,它從形成以來始終沒有終止發展。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身上。在講課和文章中,要講清楚:在什麼情況下進行了發展,具體在哪些方面進行了發展,發展的意義是什麼、價值在哪裡,發展與繼承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邏輯關係。通過這樣一番工作,就可以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更有深度也更有底氣和底蘊。

第二,注意令人信服地彰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解釋力和指導性。業界和學界的不少人士,對如下問題是存在疑問的,即:為什麼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仍然必須堅持?回避不是上策,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首先,必須對黨性進行合理的界定——黨性是階級性的最高表現,同時也是特定政黨根本性質的集中體現。有了前一句表述,就可以與以往的經典表述相對接、相貫通;有了後一句表述,則可以確保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可以說通、講順。其次,從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談起。作為這樣的先鋒隊,其黨性原則當然是必須堅持的。再次,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進行論述,其核心部分由原有的“以人為本”發展為“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人民為根本,人民利益至上,這是中國共產黨黨性的直接體現。與此相聯繫的黨性原則,難道不應該堅持嗎?最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人民為中心,以此為工作導向,這實際上構成了中國共產黨黨性原則的一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第三,注意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需要發現兩類案例:一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解正確深刻、以此指導實踐取得顯著成效的案例,二是在認識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的典型。在掌握典型案例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的個案分析以及不同個案之間的比較研究,這樣就會使對策更有針對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