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忘初心為文藝——記離石區2016年度“五一”勞模劉志強

他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離石彈唱”的代表性傳承人,

他是風靡呂梁的微電影《風波》的導演兼主演,

他是著名導演牛建榮執導的大電影《七兒娘》裡的男一號, 首個在電影中表演離石彈唱的藝人;

他還是掀起信義鎮歸化村“五一”旅遊熱潮的大型農耕文化實景劇《溝梁上的土疙瘩》的承辦人。

他, 就是榮獲離石區2016年度“五一”勞模稱號的劉志強, 所有的身份標籤始終繞不開一個核心, 就是他那一顆始終致力於離石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初心。

日前, 在離石區信義鎮歸化村大型農耕民俗文化實景劇《溝梁上的土疙瘩》演出現場,

記者見到了今天的採訪對象及本次實景劇的承辦人劉志強。 或許是沉浸在剛才的表演中, 見到記者, 劉志強看上去有些興奮, 幾句簡單的寒暄過後, 他便向記者介紹起今天的演出情況, “這些節目都是我們自編自演的, 演員全部都是咱們歸化村的村民。 ”這已經不知是劉志強參與的第多少次文藝演出了, 不論是走進農村、社區還是企業, 作為組織者劉志強總是台前臺後忙個不停。

“我從小就喜歡離石文藝, 沒有上藝校是我人生的一大遺憾, ”劉志強說, “不過幸運的是我這輩子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自從16歲拜師學藝以來, 劉志強便於離石文藝結下不解之緣。 他從開始學離石後套秧歌起步,

認真練習唱腔和搖扇技藝, 刻苦鑽研彈唱演藝, 17歲時活躍于離石與周圍鄉村各大節日的街頭巷尾, 18歲就‘出師’了。 ”從上世紀80年代起, 他憑藉著熟練掌握離石彈唱獨特的四大景、八小景、七十二個鬧五更, 九彎十八調等主要曲調游走於各個演出團。 多年來, 他以“不忘初心, 服務群眾文化”為目標, 除了主動參與文藝宣傳表演, 還廣泛挖掘和培養了許多優秀文藝人才。 並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 先後成立了呂梁市離石區彈唱保護協會、離石區彈唱藝術團、呂梁市黃河古韻彈唱藝術有限公司、呂梁市本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多個文體活動組織, 充分發揮了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 不斷創新形式, 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
推動著離石文藝工作的繁榮向前發展。

送文藝下鄉是宣傳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之一, 每年都必不可少。 2016年劉志強的演出團隊完成了6場文藝下鄉走基層演出活動, 52場文藝下鄉的演出活動以及離石區“文明之春”展演活動、離石彈唱專場文藝晚會、“相約信義·走進永紅”第二屆採摘暨攝影節活動、離石區第五屆美食節暨吳城鎮民俗文化節活動、 “七夕暖心”公益專場等眾多專場文藝演出活動。 多年來, 劉志強和他的文藝團隊幾乎走遍了離石的每一塊土地, 為群眾送去了數百場文藝義演, 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讚揚, 獲得了群眾的好評。

2016年底, 劉志強接到了籌備離石區“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專題文藝演出活動的任務。

時間緊、任務重, 劉志強除了要關注節目排練的情況, 還負責跟進演出服裝、道具等的協調。 為了能及時瞭解節目排練品質, 劉志強跑前跑後, 每天都是早上七八點出門, 到了晚上一兩點才能回家, 根本顧不上自己家裡的事情, 好在家人對他的事業都很支持。

有朋友和劉志強說, “都這麼大歲數了, 你還整天拼命鼓搗這些幹啥?”劉志強卻說, “弘揚和傳承離石文藝, 是我唯一喜歡並樂此不疲的事情。 工作順利心情好, 在快樂中享受工作的過程, 這就足夠了。 ”

“奉獻不言苦, 追求無止境”。 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 劉志強下足了“繡花功”, 正如他自己所說:“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劉志強用他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精神,

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 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好評。 候宏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