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翟羅別克:不甘只做“中文通”的吉國留學生

絲路新觀察網烏魯木齊1月27日電 採訪翟羅別克的當天, 新疆烏魯木齊下起了淋漓小雨, 加之擁堵的交通, 記者到達新疆大學時, 已超過了約好的時間。 帶著歉意見到翟羅別克, 他卻一臉陽光笑容。

“你好啊!”他率先送上的親切問候, 讓記者吃了定心丸。 採訪過程也很順利, 開朗的性格、流利的中文以及他談到未來計畫時認真的態度。 這個“中文通”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文通”養成記

2008 年, 翟羅別克在吉國國內就讀奧什工業大學國際關係專業。 “我想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國際關係專業的研究生, 但學校的規定是必須掌握一門外語。

我選擇中文是因為在上大學前就有一點點自學的基礎。 ”

之後, 翟羅別克找到了他的中文“老師”——一位在吉爾吉斯斯坦從商的中國人。 “學校附近有個中國市場, 我每天都會去市場找中國商人聊天。 ” 翟羅別克告訴記者。

起初的交流並不流暢, 用手比劃加簡單的中文是主要交流方式。 日積月累的過程見證了他的成長, 翟羅別克的中文詞彙量逐漸豐富, 信心也越來越足。

2011 年, 比斯凱克孔子學院幫助奧什工業大學開設漢語中心, 一位漢語中心任教的中文老師發現了翟羅別克中文底子比一般學生好, 便告訴他有個去中國新疆大學學習一年中文的機會, 問他想不想去。

對翟羅別克來說, 這是從未想過的機會, 他爽快地答應了。 老師指導他準備相關資料的同時, 還幫他爭取到了比斯凱克孔子學院的獎學金。 翟羅別克也在 2011年9月順利地來到新疆大學學習中文。

2012年對翟羅別克來說是幸福的一年。 結束了在新疆大學的中文學習, 他的中文水準突飛猛進,

通過了漢語水準 5 級考試。 同時, 在奧什工業大學的本科學習也結業了。

“在新疆大學一年學習期間, 結識了一位導師, 他告訴我, 由於我通過了漢語水準考試, 可以幫我爭取機會在新疆大學讀研究生。 ”2014 年, 翟羅別克正式成為新疆大學公共管理與國際政治學院的一名研究生, “中文通”的養成記也在繼續著。

“嚴謹又含蓄的中國人”

2013年, 還未能入學讀研究生的翟羅別克選擇在吉國工作一年, 積累一定社會經驗。 當時, 奧什的中國路橋公司招聘翻譯, 翟羅別克順利通過了招聘。

“工作中我發現中國人比較嚴謹。 老闆對工人們的時間及規則要求很強。 說實話, 我們吉國的工人可能會出現突然“翹班”的情況, 而中國工人從沒出現這種情況。

” 翟羅別克笑稱。

對於中國人的印象, 翟羅別克告訴記者, 可以從自己留學過程中經歷的很多有意思小故事中感受到中國人的嚴謹和含蓄。

“比如, 我曾經嘗試去多交中國朋友, 卻失敗了。 我奇怪地去問班長為什麼, 班長說因為中國人太多, 所以大家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充實自己。 ” 翟羅別克初到新疆大學留學時, 會常常與擦肩而過的陌生同學打招呼, 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一句“你好”就轉頭匆匆而去。

性格外向的翟羅別克曾參加過在新疆師範大學舉辦的“全疆留學生中文歌曲比賽“, 並獲得了第三名。 他笑言, 其實自己唱功並不是很好,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中文還不錯才會得獎。

“一些中國朋友覺得沒有很強的實力就不會去參加比賽, 而我覺得展示自己的機會是不能輕易放棄的。 ”在一些學校活動中, 翟羅別克也發現了不同。

“我覺得難交到中國好朋友這不是一件小事, 其實是文化上的差異, 大家只有拿出真誠、拿出耐心, 才能真正做朋友。 不僅是我們留學生層面這麼簡單, 兩國人民間也是這樣。” 翟羅別克認真地告訴記者。

《絲路新觀察》讓我如願

“最開始學習中文時,一本教材上寫著《人民日報》是中國的黨報。來到中國後,發現在報刊亭上買不到,我就把報刊亭的報紙都看了看,發現《環球時報》的標題和文章都能吸引我。” 翟羅別克說,也是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環球時報》就是人民日報社主辦的。

當看了《絲路新觀察》中、俄文版後,翟羅別克尤為感興趣。“我的理想就是辦一份這樣的報紙,把兩國之間正在發生的事寫出來給大家看。” 翟羅別克告訴記者,還曾經試過聯繫《環球時報》,想在吉國做報紙代理。

談到辦報紙的初衷,翟羅別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其實按照古絲綢之路的歷史來看,中吉兩國的往來是有著很久歷史的。但近代,尤其是前蘇聯解體後,吉國的民眾更關注俄羅斯或者歐洲發生的事。怎麼把中吉兩國的這根線續起來,辦報紙就是最好的辦法。”

起初,記者驚訝于翟羅別克為何能產生這樣的思考,但從他本科及研究生攻讀的專業不難發現,這個“中文通”對各國政治很感興趣。

未來或回國從政

在新疆大學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有50人左右,翟羅別克說:“中國是一個發展快的大國,吉爾吉斯斯坦又與中國相鄰。近幾年,更多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願意來中國留學。”

翟羅別克經常與留學生朋友們聊天,對於未來的規劃,他們的意向多是回到吉國發展。“當然,這也要看選擇的專業。一些學電力等技術方面專業或往翻譯方向發展的留學生會考慮去中國的其他城市。我對政治很感興趣,所以未來想回到祖國從政。”

翟羅別克出生於 1990 年,1991 年蘇聯解體。可以說他的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政治事件,這也正是他一直對政治感興趣的原因。

談到政治,翟羅別克的話匣子似乎打開了就說不完。“前段時間,中國總理李克強到吉爾吉斯斯坦參加上合總理會,我每天都會看新聞,不只看新聞文章,也看一些新聞圖片,從中觀察細節。我覺得李克強在外交時,很有大國總理的風範。”

今年7月,翟羅別克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原本在新疆大學陪讀的妻子回到了吉國與家人一起照顧著孩子。“我也想早點完成學業回到吉國,妻子孩子是我的牽掛。”

兩國人民間也是這樣。” 翟羅別克認真地告訴記者。

《絲路新觀察》讓我如願

“最開始學習中文時,一本教材上寫著《人民日報》是中國的黨報。來到中國後,發現在報刊亭上買不到,我就把報刊亭的報紙都看了看,發現《環球時報》的標題和文章都能吸引我。” 翟羅別克說,也是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環球時報》就是人民日報社主辦的。

當看了《絲路新觀察》中、俄文版後,翟羅別克尤為感興趣。“我的理想就是辦一份這樣的報紙,把兩國之間正在發生的事寫出來給大家看。” 翟羅別克告訴記者,還曾經試過聯繫《環球時報》,想在吉國做報紙代理。

談到辦報紙的初衷,翟羅別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其實按照古絲綢之路的歷史來看,中吉兩國的往來是有著很久歷史的。但近代,尤其是前蘇聯解體後,吉國的民眾更關注俄羅斯或者歐洲發生的事。怎麼把中吉兩國的這根線續起來,辦報紙就是最好的辦法。”

起初,記者驚訝于翟羅別克為何能產生這樣的思考,但從他本科及研究生攻讀的專業不難發現,這個“中文通”對各國政治很感興趣。

未來或回國從政

在新疆大學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有50人左右,翟羅別克說:“中國是一個發展快的大國,吉爾吉斯斯坦又與中國相鄰。近幾年,更多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願意來中國留學。”

翟羅別克經常與留學生朋友們聊天,對於未來的規劃,他們的意向多是回到吉國發展。“當然,這也要看選擇的專業。一些學電力等技術方面專業或往翻譯方向發展的留學生會考慮去中國的其他城市。我對政治很感興趣,所以未來想回到祖國從政。”

翟羅別克出生於 1990 年,1991 年蘇聯解體。可以說他的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政治事件,這也正是他一直對政治感興趣的原因。

談到政治,翟羅別克的話匣子似乎打開了就說不完。“前段時間,中國總理李克強到吉爾吉斯斯坦參加上合總理會,我每天都會看新聞,不只看新聞文章,也看一些新聞圖片,從中觀察細節。我覺得李克強在外交時,很有大國總理的風範。”

今年7月,翟羅別克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原本在新疆大學陪讀的妻子回到了吉國與家人一起照顧著孩子。“我也想早點完成學業回到吉國,妻子孩子是我的牽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