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年印象人與城​ 畢業季中國留學生眼中的吉國生活

絲路新觀察網比斯凱克3月6日電 在外留學的學子們都有一臺屬于自己的“天秤”。 一頭是腦海中家鄉濃烈的回憶與思念;另一頭則是身在異鄉必須面對喜怒哀樂的現實。 他們努力地保持兩端平衡。

來自中國新疆的謝姿在吉爾吉斯斯坦留學已是第五個年頭, 即將畢業的她面臨著在家鄉和異鄉之間做出選擇。 相對于討論天秤會向哪一頭傾斜, 她更願意分享在吉國留學五年的點點滴滴。

“一紙協議”留吉國

謝姿的吉國留學生活開始于2012年, 第一年的預科被她描述為“海綿”, 不停吸收著所有新鮮事物。

初到異鄉, 一些留學生在融入當地生活的過程中會介懷於陌生感和膽怯心理, 而謝姿的獨立性格使她敢於嘗試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在比斯凱克讀俄語專業預科時, 宿舍室友每天花很多時間讀書、聽錄音, 我是最‘不安分’的。 由於宿舍樓離奧德賽巴紮不遠, 我經常帶著俄語字典在那逛一天。 ” 謝姿笑言, 巴紮上的商販成為了她最初瞭解吉國的“嚮導”。

借助翻譯軟體、字典與人進行交流, 佔據了謝姿預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說實話, 這個過程也曾讓我產生挫敗感。 ”謝姿一度覺得這種方式耗時又費力。 “雖然經歷著低谷, 但也不能放棄。 畢竟是自己選擇來留學, 還信誓旦旦地跟爸爸簽了‘協議’。 ”謝姿口中的協議是在她到吉國留學之前,

與父親的“一紙合約”。

當年, 謝姿萌生了留學吉國的想法, 並告訴了父親。 父親沒有直接表明態度, 而是將留學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困難擺了出來。 在看到謝姿依然堅持想法後, 父親白紙黑字地與女兒簽下協議:既然堅持想法, 就不能半途而廢, 只能學成歸來。 協議至今仍保留在父親的抽屜裡, 也一直是謝姿堅持下去的“最倔強”動力。

悠然又講究的生活方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實踐中學習的辦法讓謝姿的俄語水準得到了很大提升, 也讓她結交到了不少吉國朋友。 搭乘計程車時, 她與“歐美范兒”的計程車司機找到了共同喜歡的流行歌曲;在餐廳就餐時, 她同妝容精緻、舉止優雅的鄰桌大媽成為了忘年好友……漸漸地,

結交的朋友多了, 謝姿發現, 這裡的人們存在著共性:直率、灑脫、注重儀式感。

“比如, 到了下班時間, 人們就會離開辦公室去享受生活。 出席隆重的晚宴時, 會格外注重自己的著裝和舉止。 ”在謝姿看來, 這是一種既講究又悠然的生活方式。

習慣了吉國的生活方式, 謝姿回到中國後還會有“水土不服”之感。 她說:“回到中國後, 特別不習慣街道上行人匆匆忙忙的感覺。 同樣是朋友敘舊聊天, 都會覺得在中國的節奏比在吉國快。 在吉國的咖啡廳, 人們拿出電腦會看電影消遣, 而在中國, 拿出電腦很可能是製作 PPT 或發送工作郵件。 ”她笑言, 看看比斯凱克市街上的咖啡廳和美容院數量, 就知道這裡的人是多麼熱愛生活。

美景與“槽點”共存的城市

結束預科後, 學習壓力驟然加大了許多。 謝姿與同校的中國留學生合租了一套離學校較近的房子, 她每個月需要交 300 美元房租。 “有考慮過兼職打工賺房租。 但歷史、哲學等專業課程太燒腦, 霸佔了我不少課餘時間。 ”謝姿告訴記者, 這是很多從中國來留學生的共同感受。

不像預科時花整天時間去逛街交朋友, 謝姿利用忙碌學習中的更多閒暇去感受吉國的城市之美, 生活仍是充盈、有趣的。

她說:“可能是學會了享受生活, 下課回家後, 看見遠處太陽餘暉灑在山頂上, 就會拿出手機拍個照, 天天看這樣的美景都不會膩。 ”

正如謝姿所說, 她已同比斯凱克市這座城市中的任何人一樣, 是參與者, 也是見證者, 每天忙碌於工作或學習,

感受著日出與日落。

“Bishkek Park 商場, 我可是看著它從無到有。 其實這幾年比斯凱克市發展的非常快, 現在12區的樣子已經與我記憶中完全不一樣, 多了不少新建築。 ”與謝姿邊走邊聊的過程中, 她不停地向記者描述這座城市以前的樣子。

“倒是有些東西一直沒變, 比如城市綠化程度依舊保持很好;街道上和行人一起漫步的鴿子還是那麼胖;被積雪變成‘滑冰場’的路面還是那麼滑。 ”在謝姿帶有幽默感的“吐槽”中可以體會到, 五年生活, 異鄉已漸漸成了她的家鄉。

當談到畢業後的打算, 謝姿說:“會考慮繼續在吉國讀研究生, 把俄語學得更好, 回中國後向專業翻譯發展, 這也是不少在吉國留學生的選擇。 如果本科結束就回國, 競爭力不夠強,會面臨需要轉行學其他專業的困境。”結束採訪前,謝姿說,希望留學生活結束之前,再去看看美麗的伊塞克湖。

競爭力不夠強,會面臨需要轉行學其他專業的困境。”結束採訪前,謝姿說,希望留學生活結束之前,再去看看美麗的伊塞克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