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願你在這紛繁的世界裡,做一個驕傲的孩子

微笑

1.

朋友問我, 你小時候的兒童節都是怎麼過的?

我實在沒印象, 只說, 好像會放半天假, 然後就沒什麼了。

朋友得意得回憶起她的兒童節:上臺演節目、老師給小朋友發糖、少先隊員集體宣誓、老師給大家系上紅領巾……

我只能弱弱的回:這些, 我統統沒有經歷過。

前段時間另一個朋友問我小時候喜歡什麼動物?

我說, 好像, 沒有!

他自豪地講起自己兒時的動物朋友, 比如家裡養的牛、馬、羊、狗等等。

他家的小牛犢長犄角的時候異常活躍、力氣驚人, 到處橫衝直撞, 會把周圍的一切都破壞掉;山羊滿院子追著他跑, 拿頭上的角頂他, 他順手拿過來一個草帽, 扣在羊頭上, 順勢靈活的一個轉身兒, 化險為夷, 且屢試不爽……

我在一旁聽著他們赤裸裸的炫耀, 只有羡慕的份兒, 來自小小山村的我常被朋友們嘲笑“沒童年”。

2.

仔細回憶, 我的童年的確是挺無趣的, 作為家裡獨生的孩子,

因當年正是計劃生育的緊要關頭, 周圍鮮有與我同齡的玩伴。 如果有, 就是我的爸爸, 沒錯, 我的爸爸一直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甚至連看電視要換哪個台這種小事兒, 兩個人都能搶半天。 如果家裡做了好吃的, 更是搶得不亦樂乎。

有一次, 奶奶熬了紅糖, 把煮熟的山楂放進去攪拌均勻, 酸酸甜甜的, 吃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防止我和爸爸一次吃太多, 奶奶很“聰明”的把盛著紅糖山楂的盆子藏起來——放糧食的大缸裡、蒸饅頭的大鍋裡、放雜物的小床上……最後統統暴露, 我和爸爸兩個饞鬼不一會兒都消滅乾淨。

畢竟, 爸爸和奶奶“作戰”的時間要比我長的多, “鬥爭經驗”也算比較豐富, 我看得清形勢,

明白跟著爸爸有肉吃的道理, 即使肉吃不著太多, 肉湯總是能撿到的。

兩個人也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這時我就剩下被欺負的份兒了, 誰讓他比我大那麼多呢。 不記得是為掙一口吃的, 還是因為看電視換哪個台, 我搶不過, 經常把爸爸追出門去, 跑過胡同兒, 跑到村口的大馬路上, 眼看就要追上了, 他一個反轉, 接著往回跑, 往往是恰好跑回家門口時能追上。 兩個人一邊喘著粗氣, 一個揪著另一個慢慢悠悠走進院子。 這一跑, 接下來的一餐飯每個人能多吃一個饅頭。

這樣的記憶經常讓我錯亂:別人的爸爸大多是正襟危坐的, 為什麼我的爸爸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小孩子。

直到看了《爸爸去哪兒》劉燁父子的相處日常, 有一幕是,

劉燁孩子一樣躺在床上, 諾一小大人般把吃的喝的玩的放在爸爸身邊。

我記憶裡的父親和某個時刻劉燁有些相像, 用家鄉話說, 沒個正形。

3.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我有這樣的父親, 甚至在我未成年時需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時刻在猜測:什麼時候他是玩伴一樣無所顧忌地嬉戲的父親, 什麼時候他是佯裝成熟、不苟言笑的父親。 這給我一種不確定的感覺。

再後來看到《了不起的挑戰》其中一期, 幾個嘉賓們接受心理測試並用節目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這一度引起爭議。 心理醫生說劉燁心裡住著一個小孩, 他會自覺地轉化成兒童的一面。 同時他也拒絕與外界的溝通, 會孤立自己。

4.

小時候, 父母曾是我們的天, 我們的地,

我們毫無疑義的依靠。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猛地發現, 父母懂得好像也不多, 他們越來越脆弱, 越來越老邁, 甚至越來越不可理喻。

隨著年齡的變化, 時常會有一種感覺:不想長大!這其實是畏懼心理在作祟。 但我們終將會進入上有老、下有小, 中間有車貸房貸的階段。 這些責任終將落在我們的身上, 或者已經降臨。

雖然有這些苦惱, 但希望你不要太壓抑自己, 適當地放鬆一下, 才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以更好的面貌重新出發。

今天是兒童節, 願你在這紛繁的世界中, 做一個驕傲的孩子, 節日快樂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