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白孝文

有這樣一些人, 通常他們長得即便不出眾但也絕不寒磣, 他們的家境很好, 讀書成績不錯, 在家孝敬父母, 在外尊敬師長, 行事低調, 言辭謹慎, 絕不會出現嚴重的錯誤。 一句話, 他們是老師口中的好學生, 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成人之後,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一般會有體面的工作, 不錯的收入, 甚至手握一定的權柄。 當然, 他們的家庭一般也很幸福。

他們不打架不曠課不抽煙不騷擾女孩子, 很少有人能成為他們的死黨。 即使是一般的朋友似乎也不多。 好處是他們跟任何人都是等距離外交。 長大之後也大體維持了這種處事方式。

如果社會或者他們本身的生活不發生重大的變數, 他們大體上可以這樣生活下去。 不會有什麼事什麼人打擾到他們平靜(或者平淡)的生活。

但是如果上述假設不成立, 他們的變化會讓人瞠目結舌。

《白鹿原》中, 白家長子孝文從小被父親白嘉軒寄予厚望,

他所受到的關注和呵護明顯多於弟弟孝武。 白孝文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 念書成績不錯, 行止合乎規矩, 甚至直到新婚之夜還不知道床笫之事。 成人之後順利接替了父親成為新一任族長, 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還把白鹿原治理得井井有條。 如果沒有意外, 他很可能成為一位體面的鄉紳。

田小娥, 這個美麗女人的出現徹底顛覆了白孝文原本已經建立起來的三觀。 於是白家長子, 新任族長白孝文徹底墮落了, 為了跟小娥鬼混, 踢房子賣地買大煙, 最後淪落成不知羞恥的乞丐。 心底對黑娃的恨也生根發芽。 最後東山再起成為滋水縣縣長的白孝文, 終於槍殺了“學為好人”的黑娃。

王小波先生在他的雜文中曾經描寫過他初中的一位同學。 這位同學平時文靜地像個女孩子, 是班上的班幹部, 學習尖子, 是老師眼中的模範。 他寧願跟女孩子們跳橡皮筋也不願和王小波他們一起玩。 這樣一個好學生, 在文革當中, 批鬥老師的時候下手最重, 甚至惡毒地將圖釘按進最喜歡他的老師的脊背中。

這樣的人, 我們只有祈禱自己的生活不要跟他有任何交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