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考研英語|從盧森堡“第一先生”一窺歐洲各國對同性戀的態度

5月25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NATO)2017年首腦會議在總部布魯塞爾(Brussels, the capital of Belgium)圓滿結束。 這次會議主要討論反恐行動和合理分配組織內各國的財政分擔問題。


今天我們不討論NATO的大佬們研究的主題, 我們來看看“第一夫人”(First Lady)團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請看圖↓


對, 你沒看錯, 第二排最左邊“亂入”的確實是個帥哥。 再來張細節圖↓


這位帥哥直接掩蓋美國和法國兩位新晉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梅拉尼婭·特朗普 & Brigitte Macron布麗吉特·馬克龍)的光芒,

成為各路媒體的焦點。 先看看這位“第一夫人”or“第一先生”的來歷:帥哥名叫Gauthier Destenay, 是盧森堡大公國(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首相(Prime Minister)賽維爾·貝特(Xavier Bettel)的同性配偶。 小夥伴是不是略感震驚~

先別忙著驚訝, 賽維爾·貝特並不是第一個“出櫃”的國家領導人。 在這之前, 冰島前女總理約翰娜·西於爾紮多蒂(Johanna Sigurdardottir)、比利時前總理埃利奧·迪呂波(Elio Di Rupo)已經公開過自己的同性戀戀情(homosexual relationship)。

大家細心觀察, 不難總結出:以上三位領導人都來自歐洲國家;更具體地說, 他們來自於北歐(冰島)和西歐(比利時和盧森堡)。 當然, 我們不能排除這是巧合。 但這一現象更多反映的是這三個國家對待同性戀的寬容程度, 換句話說, 這三國國家領導人的故事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他們所在的國家更加開放、寬容。

如果沒有寬容的社會環境(tolerant society), 那麼即便同性戀者的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高至總理或首相、有機會干預國家立法(legislation), 完全使同性婚姻合法化(legally recognized)也不是易事。

下面我們來看一張關於歐洲各國對同性戀寬容程度的比例圖, 看看實際調查結果與我們根據以上事實所作推測是否吻合:


比利時、冰島和盧森堡分別在以上圖表中排名第二、第十四和第十九, 均高於歐洲平均水準。 根據圖表,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總的來說, 歐洲國家中, 越向東, 對同性戀的態度越不寬容, 立陶宛(Lithuania)、拉脫維亞(Latvia)、烏克蘭(Ukraine)和俄羅斯(Russia)都名列最後十名。 如果從地理環境決定論的角度來解釋, 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一現象歸因為:靠近海洋的國家更加開放, 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縱觀大航海時代(the Age of Discovery)的歐洲, 最先進行海外探索的也是那些離海洋更近的國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

歐洲的狀況如此, 那麼在整個世界範圍內, 各國對同性戀的寬容程度又是如何的呢?再附一張圖片供大家參考:


世界各國對待同性戀態度差異巨大的原因可能更為複雜, 不僅牽涉到地理位置這一因素, 還要考慮宗教、經濟、歷史等方面的影響。 大家如果有興趣, 可以就某個國家或某個宗教對同性戀的態度進行深層發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