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世界譁然 真有利於美國經濟?

2017年6月2日訊,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1日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普遍認為這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產生負面影響。

特朗普:《巴黎協定》帶來經濟負擔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玫瑰園說, 《巴黎協定》給美國帶來“苛刻財政以及經濟上的負擔”, 美國從即日起停止落實這份“不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這意味著美國將同時停止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停止向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提供資金, 此前貝拉克·奧巴馬政府承諾提供30億美元資金, 已落實10億美元。 特朗普同時表示, 美國願意重開談判, 獲得一個對美國“公平的協議”。 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歐洲三國領導人則于當天發表聯合聲明, 說《巴黎協定》“沒得重談”。

2015年12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 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按照《巴黎協定》,

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 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 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 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反應 聯合國秘書長:令人失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說, 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對全世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安全的努力來說“是一件令人深感失望的事”。 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裡克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宣讀了聲明。 聲明說, 2015年, 世界各國達成了《巴黎協定》, 因為大家認識到氣候變化已經引起極大危害, 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將帶來巨大機會。 《巴黎協定》為所有國家提供了一個有意義且靈活的行動框架。

《巴黎協定》中描繪的轉型已經開始了。

聲明說, 古特雷斯相信, 美國的一些城市和州, 還有商業界, 會同其他國家一起, 繼續展現遠見和領導力, 努力實現低碳、適應性強的經濟增長, 為21世紀的繁榮創造高品質的就業和市場。 聲明說, 美國繼續在環境事務上發揮領導作用非常重要。 古特雷斯期待與美國政府、美國國內各方以及全球各方共同努力, 為子孫後代構建可持續的未來。

歐洲警告 不是說走就走

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5月31日敦促美國不要退出《巴黎協定》。 他在德國首都柏林一場論壇上警告,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美國可以簡簡單單玩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

退出協定需要3到4年時間”。

芬蘭、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同樣批評特朗普有意退出《巴黎協定》。 芬蘭總理尤哈·西比萊說, 如果美國退出, 對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將是“一大挫折”。 瑞典氣候變化事務大臣伊莎貝拉·勒溫說, 如果美國退出, 將“與我們期待美國在人類面臨重大挑戰時展現的領導力截然相反”。

瑞典常駐聯合國代表奧洛夫·斯科格說, 美國如果退出《巴黎協定》, “會令全世界其他國家失望”, 這是“全然不顧歐洲非常友好國家的請求”的行為。 英國外交大臣伯里斯·詹森1日接受天空新聞頻道採訪時說, 英國希望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發揮領導作用, “我們正繼續在所有層面遊說美方繼續極其嚴肅地對待氣候變化”。

島國懇求 產生不良作用

觀察人士擔心, 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將產生不良示範作用, 導致其他國家不積極履行承諾。 塞席爾常駐聯合國代表讓·羅奈爾得·朱莫5月31日說, 美國退出氣候協定將“給所有人帶來麻煩”, 各國不得不付出更多努力應對氣候變化。

小島嶼國家聯盟輪值主席、馬爾地夫常駐聯合國代表艾哈邁德·薩里爾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 如果美國退出, 小島嶼國家“將盡可能提高我們的聲音”, 為抵抗海平面上升的鬥爭尋找其他“真誠且持久”的合作夥伴。

視點 給氣候治理帶來不確定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認為, 特朗普的決定是一個“政治行動”,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顯然弊大於利, 此舉會給全球氣候治理帶來不確定性,但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不會改變。

刁大明認為,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的做法其實並不意外,此舉不僅是其去年大選期間的競選承諾,也是去年共和黨黨內預選競爭者中有共識的政策議題,甚至是共和黨傳統立場的某種體現。

“特朗普通過此舉可以實現眾多政治目標,比如,進一步徹底實現所謂“去奧巴馬化”的目標,回饋代表能源產業利益的某些共和黨‘基本盤’,通過放鬆煤炭業、礦業等傳統能源產業而實現更多就業進而兌現所謂“美國優先”競選承諾。”

退出的決定有重大失分

刁大明認為,在這些政治考量之外,退出的決定有重大失分。

首先,此舉事實上是將美國脫離了全球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共同努力,進一步瓦解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以及應有的大國責任,加劇了包括德、法等歐洲傳統盟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信任。

第二,此舉未必會為美國帶來更多就業,甚至未必助力美國經濟。事實上,以葉岩氣取代煤炭、以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在美國已漸成趨勢,即便特朗普放開傳統能源產業,在市場的自然調節下,這些“夕陽產業”可以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將極為有限。更為嚴峻的是,在美國政府助力的情況下,美國將無法引領可能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能源發展,這勢必極不利於美國確保經濟上的領導力。

第三,如此重大的政策議程調整甚至倒退,勢必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內黨爭,民主黨陣營、特別是持有強烈環保立場和代表新科技、新能源產業利益的自由派人士勢必發起攻擊,氣候變化甚至議題可能成為民主黨可以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中操作並實現良好選舉效果的“抓手”。

刁大明認為,從大的政治發展趨勢看,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只是在美國政黨週期的塑造下,美國政策的一次重大但並未徹底的調整,“相比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努力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這種調整只是幾年的插曲,難以影響全球治理的大局與大方向。”

分析 退出真有利於美國經濟嗎?

許多經濟學家擔心,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那麼美國將在發展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上失去領導世界的機會。加菲爾德說,特朗普應該留在《巴黎協定》,與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合作,“美國在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應當無出其右”。

作為少數與特朗普政府合作的技術大咖,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5月31日說,他已盡己所能直接勸告特朗普留在《巴黎協定》。如果特朗普決定退出,他將不得不退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和製造業就業倡議計畫。

本月早些時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郵報》多次刊登由蘋果、谷歌、惠普、英特爾、微軟、蒂芙尼等25家大企業聯名簽署的一份整版廣告,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退出《巴黎協定》。這些企業涉足科技、能源、零售、衛生、消費品、製造和金融行業等多個領域,其總市值超過3.2萬億美元。

贊助這個廣告的機構包括美國氣候和能源解決方案中心。在其組織下,蘋果、杜邦、沃爾瑪、殼牌、穀歌、微軟等16家世界500強企業還在4月底給特朗普政府寫了一封類似的公開信。

《巴黎協定》不僅得到美國科技企業擁護,還得到埃克森美孚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等能源巨頭支持。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5月31日說,“我們需要那樣的框架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氣候變化的風險”。本月早些時候,殼牌石油總裁本·范伯爾登說,談論退出《巴黎協定》可能導致“不確定性”,讓商業決策更困難。

經濟學家還警告,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不利於限制氣候變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損失。2015年,斯坦福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20%。

此舉會給全球氣候治理帶來不確定性,但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不會改變。

刁大明認為,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的做法其實並不意外,此舉不僅是其去年大選期間的競選承諾,也是去年共和黨黨內預選競爭者中有共識的政策議題,甚至是共和黨傳統立場的某種體現。

“特朗普通過此舉可以實現眾多政治目標,比如,進一步徹底實現所謂“去奧巴馬化”的目標,回饋代表能源產業利益的某些共和黨‘基本盤’,通過放鬆煤炭業、礦業等傳統能源產業而實現更多就業進而兌現所謂“美國優先”競選承諾。”

退出的決定有重大失分

刁大明認為,在這些政治考量之外,退出的決定有重大失分。

首先,此舉事實上是將美國脫離了全球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共同努力,進一步瓦解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以及應有的大國責任,加劇了包括德、法等歐洲傳統盟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信任。

第二,此舉未必會為美國帶來更多就業,甚至未必助力美國經濟。事實上,以葉岩氣取代煤炭、以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在美國已漸成趨勢,即便特朗普放開傳統能源產業,在市場的自然調節下,這些“夕陽產業”可以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將極為有限。更為嚴峻的是,在美國政府助力的情況下,美國將無法引領可能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能源發展,這勢必極不利於美國確保經濟上的領導力。

第三,如此重大的政策議程調整甚至倒退,勢必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內黨爭,民主黨陣營、特別是持有強烈環保立場和代表新科技、新能源產業利益的自由派人士勢必發起攻擊,氣候變化甚至議題可能成為民主黨可以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中操作並實現良好選舉效果的“抓手”。

刁大明認為,從大的政治發展趨勢看,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只是在美國政黨週期的塑造下,美國政策的一次重大但並未徹底的調整,“相比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努力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這種調整只是幾年的插曲,難以影響全球治理的大局與大方向。”

分析 退出真有利於美國經濟嗎?

許多經濟學家擔心,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那麼美國將在發展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上失去領導世界的機會。加菲爾德說,特朗普應該留在《巴黎協定》,與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合作,“美國在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應當無出其右”。

作為少數與特朗普政府合作的技術大咖,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5月31日說,他已盡己所能直接勸告特朗普留在《巴黎協定》。如果特朗普決定退出,他將不得不退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和製造業就業倡議計畫。

本月早些時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郵報》多次刊登由蘋果、谷歌、惠普、英特爾、微軟、蒂芙尼等25家大企業聯名簽署的一份整版廣告,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退出《巴黎協定》。這些企業涉足科技、能源、零售、衛生、消費品、製造和金融行業等多個領域,其總市值超過3.2萬億美元。

贊助這個廣告的機構包括美國氣候和能源解決方案中心。在其組織下,蘋果、杜邦、沃爾瑪、殼牌、穀歌、微軟等16家世界500強企業還在4月底給特朗普政府寫了一封類似的公開信。

《巴黎協定》不僅得到美國科技企業擁護,還得到埃克森美孚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等能源巨頭支持。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5月31日說,“我們需要那樣的框架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氣候變化的風險”。本月早些時候,殼牌石油總裁本·范伯爾登說,談論退出《巴黎協定》可能導致“不確定性”,讓商業決策更困難。

經濟學家還警告,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不利於限制氣候變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損失。2015年,斯坦福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2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