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松措:打造西藏生態旅遊業的變革樣板

西藏正在創建首個生態景區與資源節約有效利用、群眾增收的創新模式。

高山、雪域、陽光…… 這些關鍵字每年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奔赴西藏感受神奇的大自然和神秘的藏文化。 不過, 如何通過創新的運營模式提升旅行的品質、對粗放傳統旅遊業進行轉型升級, 已經成為包括西藏在內的很多地方思考的一個命題。

近日, 西藏林芝巴松措地區正式發佈了一份旅遊區變革的方案, 計畫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 不再以一個湖的旅遊景點門票為盈利點, 而是有機整合全縣旅遊資源, 打造以巴松措風景區為中心的大巴松措號航母,

富民強縣。 顯然, 巴松措正在力圖走出一條路來, 成為西藏自治區生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樣板。

不再以一個湖的旅遊景點門票為盈利點

調查顯示, 目前我國大多數景區依然沿用以售賣門票為贏利點的觀光旅遊運營模式。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這種單一的運營模式不僅限制了景區的發展, 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也已經無法滿足市場對高端旅遊產品的需求。

那麼,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如何轉型升級?5月28日, 西藏林芝巴松措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佈。 根據方案規劃, 西藏巴松措及周邊區域將在對自然環境最小化使用和消耗的前提下, 以人文自然、環境自然為本的發展理念,

通過認識轉變創新理念, 加強具有地域特點的旅遊產品設計與開發, 用合理有功能的產品和具有吸引力的服務來提升旅行產品的品質和經濟價值。

在西藏林芝巴松措區域生態人文環境、功能規劃與模式運營啟動發佈會上, 西藏工布江達縣委、縣政府正式提出了大巴松措區域整體發展理念。

據工布江達縣縣委書記甘丹平措介紹, 大巴松措旅遊區是工布江達縣委、縣政府在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背景下, 提出的以巴松措風景區為核心、以尼洋河風光帶為主線, 形成3條多產品形態的旅行線路(318國道-巴措公路旅遊觀光線、娘蒲-朱拉-錯高旅遊觀光線、錯高-魯朗旅遊觀光線)、把全縣50餘處大小景點整體規劃設計和運營管道整體推廣的設想。

具體來講, 大巴松措旅遊區以巴松措風景區為核心, 將依靠巴松措風景區實現龍頭集聚效應, 進一步提升周邊中小景區的知名度, 打造以巴松措風景區為中心的大巴松措號航母。 由此, 大巴松措旅遊區將不再以一個湖的旅遊景點門票為盈利點, 重心將分散到措高湖周邊溝和區域, 依據區域環境設計具備功能性的產品模式, 針對這些未開發的區域來設計因地制宜的經營模式。

“我們將以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 有機整合全縣旅遊資源, 進一步啟動旅遊資源有序的長遠發展, 形成可持續運營的競爭力, 旅遊從業人員在地化轉變, 實現成為多元化旅行目的地、通過旅遊產業合理的規劃與發展富民的目標。

”甘丹平措說。

突破“看景和遊覽”, 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除此之外, 新的方案也強調在保護巴松措的自然環境之余, 有效利用當地自然資源, 帶動老百姓的收入的規劃方向, 通過巴松措來創建第一家以生態景區與資源節約有效利用、群眾增收的創新模式來推動全區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讓巴松措先走出一條路來, 成為西藏自治區生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樣板, 並帶動西藏其他生態旅遊景區的發展。

近年來, 工布江達縣把生態旅遊業置於發展之首, 不斷啟動旅遊資源和發展要素, 初步形成了以巴松措風景區為主、尼洋河觀光帶為輔的精品旅遊線路, 全縣旅遊收入達到2.67億元,

旅遊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社會轉型的主導力量。

在旅遊發展模式與運營專家李小堅看來, 巴松措要實現富民強縣的目標, 就要意識到重心不是看景和遊覽, 要針對現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使其轉化為落地的服務專案, 作為旅行產品供應商輸出服務。

李小堅在上述發佈會上說:“針對不同的環境功能、村莊可延展的人力資源實際狀況來設計產品模式, 建立、經營、推廣巴松措區域旅遊品牌庫。 同時, 依據實際環境和村民條件來規劃功能設施建設, 使旅客在領略巴松措大自然之美的同時, 體驗擁有巴松措區域的優質產品服務。

李小堅舉例說, 大巴松措景區未來將統一引進田園文化酒店品牌松贊綠谷等知名品牌進駐, 規劃區內村落民宿由松贊綠穀統一管理品質、酒店行銷、村民服務管理培訓,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帶動民宿環境管理與服務品質。

規劃區內村落民宿由松贊綠穀統一管理品質、酒店行銷、村民服務管理培訓,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帶動民宿環境管理與服務品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