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漂流、“紅軍路”、非遺等都是旅遊“原材料” 要用好資源發展合村鄉的全域旅遊

3月13日, 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邵根松一行27人, 作為工商聯第一批“聯百鄉結千村訪萬戶”成員, 來到桐廬縣合村鄉開展集中蹲點調研。

在一周的時間裡, 他們分為三組, 走訪了合村鄉3個村的889家農戶和企業, 對當地的水治理、企業發展、低保戶政策落實、村“兩委”作用發揮等情況進行了深入瞭解。 通過跟村民談心, 實實在在地掌握他們的所想、所盼、所需。

我的筆記

調研點:桐廬縣合村鄉

剛剛過去的一周, 我和同組同事們在桐廬縣合村鄉合村村挨家走訪, 瞭解民情。

我出生在農村, 所以對農村並不陌生。

不過這幾天的走訪依舊讓我感觸很深:村道裡幾乎見不到一片垃圾, 溪流中有小魚遊動。 每家門口都放著兩隻垃圾桶, 村民們對垃圾分類這種方式已經養成習慣。 這裡的空氣很清新, 夜晚繁星滿天。 村民們無一例外地跟我說:“我們這裡可是全域旅遊呢!”那份自豪, 寫在純樸的臉上。

好幾回, 我與年邁的阿婆拉著手交談。 這些生活中相對孤獨的老人一個勁地向我們表示感謝。 我說空手來不好意思, 老人家說你們能夠來看我, 我就高興啊, 現在國家每個月都有錢給我們這些60歲以上的老人用, 以前想都不敢想呢。

走訪中, 我見到了一位四年前做過骨髓移植手術的大姐以及一位喉癌治癒的大哥, 他們告訴我,

昂貴的醫藥費大部分由國家承擔了, 親戚和鄉親們紛紛給予幫助, 終於渡過了難關, 現在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 他們爽朗的笑聲, 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我走訪過的一百三十二戶農家來看, 合村村“三多一少”的現象比較突出, 即老人多、小孩多、關門戶多、青壯年少。 老人們告訴我, 由於村裡沒什麼企業, 年輕人基本上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過年過節才能回來。 我還發現, 村裡不少老人和婦女在家裡埋頭安裝圓珠筆, 每天能掙十幾塊到三十塊的辛苦錢。

3月15日晚上6點半, 在村民老毛家裡, 我主持召開了村民代表座談會。 大家圍著火盆, 開始時還有點拘謹, 但隨著話匣子的打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氣氛越來越熱烈。 鄉親們圍繞如何發揮雅魯漂流專案帶動全鄉區域旅遊,

促進民宿經濟發展;如何發揮老年協會作用, 促進村民自治;如何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保護耕地紅線等方面, 提出了意見建議。 這幾年政府對新農村建設支持力度很大, 有村民建議, 鄉村兩級要管好錢袋子, 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 最好是在培育村級經濟上下點功夫。

接下去的時間裡, 我還專門去走訪了雅魯漂流企業的負責人, 瞭解企業運營情況, 一起商討企業未來的發展。 我也分別與鄉村領導作了交流, 就如何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和後備人才培養、推動全域三星級旅遊早日實現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應該說, 合村鄉的旅遊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除三星級的漂流項目外,

境內山川秀美, 溪流潺潺。 瑤溪穀的獼猴群、北上抗日先遣隊走過的“紅軍路”、列為非遺項目的繡花鞋、上山下鄉時期的知青點、已成一定規模的民宿群, 在我看來都是很好的“原材料”。

走訪中我還來到天子凹自然村吳先生家, 他自費收攢的上萬件紅色展品以及自建的展覽館已小有名氣。 我想, 假以時日, 把這些資源真正串珠成鏈, 合村鄉的全域旅遊就名副其實了。

當然, 推動合村鄉進一步發展, 我覺得關鍵是提升其自我造血功能。 下一步, 我將和同事們好好梳理調研情況, 發動一批民營企業家到合村鄉實地考察, 看看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