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美古淮河 美景入畫來

本版攝影王昊

◎一粒粒“珍珠”串起美麗的古淮河

古淮河, 一條古老的河流, 與黃河、長江、濟水齊名, 並稱為古之“四瀆”, 是淮安人的生命河, 有著“走千走萬, 不如淮河兩岸”的美頌。 不曾料想, 美麗富饒的古淮河竟在19世紀因黃河奪淮而水流散亂、泥沙沉積, 不復當年之名。 近年來, 我市對境內的古淮河進行綜合治理, 這條古老傳奇的故道漸漸恢復生機, 舊貌換新顏。

在淮安境內, 柳樹灣、桃花塢、母愛公園、櫻花園、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等環境優美的濱河綠地空間像一粒粒珍珠, 串起了今天日益美麗的古淮河,

初步形成了生態、景觀、遊憩三位一體的古淮河生態廊道城區段的框架, 為市民提供了具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娛樂休閒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間。

“在櫻花園內沿古淮河走上數十分鐘, 周邊綠蔭蔥蔥的景象, 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積累了疲憊、工作疊加的壓力, 都可以在這裡得到緩解與撫慰……”家住在國華禦錦園的孫小茜告訴記者, 她幾乎每天都會在古淮河邊散步, 既陶冶情操又放鬆心情。

◎昨日, 櫻花園內春景如畫

上午9點20分, 記者來到了位於承德路旁的淮安市櫻花園, 在2015年的提升工程後, 原本的櫻花園沒有了院牆的概念, 更為開闊, 完全融入了古淮河的生態環境中, 形成以橫貫東西的櫻花大道為中軸的多景點新佈局。

上午10點, 記者步入櫻花大道, 此時櫻花雖未開放, 但冒出來的花骨朵, 已忍不住向遊人宣告著櫻花季到來的消息。 整個園區如同含苞待放的櫻花正充滿著勃勃生機, 櫻花大道兩旁的古淮河水安靜地流淌著, 形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春景畫卷。

記者從市櫻花園瞭解到, 5000餘株、20餘品種櫻花遍佈全園, 佇列多變、造型各異、錯落生趣, 最早在本周, 就能見到早櫻初綻的美景, 旺時更是漫山遍野, 成為南北分界線上最經典的怡神盛宴、洗心盛景。

據記者瞭解, 古淮河沿線的風景各有千秋,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舊時美譽在現在有了新的呈現方式。

◎美于歷史、美于人文、美于功能

記者從市水利部門瞭解到, 淮安之名就源于淮河。 從古字形態看,

“淮”字像短尾鳥在水面上自由飛翔的樣子。 淮安人曾被稱為“淮夷”, 是淮河岸邊的古老民族。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夷, 平也。 從大, 從弓, 東方之人也。 ”“夷”有兩層意思:一是說行走平坦, 一是指我國東方的部族。 另外, 曾經因淮河帶來的兩岸繁榮盛況, 也令許多淮安人懷念。

我市著名的水利專家范成泰此前參與本報活動, 講述淮安“水故事”時, 也曾說到在“黃河奪淮”前, 淮安是相當富庶的。 “在歷史上最富裕的北宋, 政治家李覯曾說, 天下的根本在江淮, ‘天下無江淮不富, 江淮無天下可以為國’。 淮安當時的富饒程度可見一斑。 ”范成泰說, 在西元1415年, 清江浦開埠並成為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

而這一切, 在黃河奪淮後不復存在, 令人唏噓, 也令很多淮安人對古淮河有了不一樣的感情。

據悉, 古淮河還是淮安城區一條重要的流域性河道, 河道沿線有北京路水廠、淮陰區水廠、開發區徐楊水廠、漣水縣自來水廠共4處飲用水取水口, 為全市約150萬人民群眾提供飲用水保障, 全線為二級水源地保護區, 取水口上下游規定範圍內為一級水源地保護區。 在解決下游中山河兩岸約162萬畝農田灌溉的同時, 古淮河也是淮安市五大洩洪通道之一, 承擔著分泄洪澤湖洪水的任務, 並具備水力發電、水位景觀調節等綜合功能。 “將古淮河稱之為淮安人的生命之河一點不為過。 ”水利局工作人員如是說。

淮海晚報記者周涔嘉

通訊員夏虎成殷海平嶽邦

日上午9點, 陽光微淡, 古淮河上一片靜謐, 兩岸在植物的裝點下綠意盎然, 鮮活又充滿生機, 鍛煉、遊玩的市民隨處可見。 如今生態環境優美的古淮河已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