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蟑螂因何能在地球生存數億年?不交☆禁☆配也能產生下一代

蟑螂繁殖能力強眾所周知, 可你知道嗎, 蟑螂竟能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

據《每日新聞》報導, 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3月13日公佈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

目前分佈在日本的美洲大蠊(蟑螂的一種)只要有3只以上的雌性, 就可在不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進行單性生殖。 由此能夠推測, 可以進行單性繁殖的其它蟑螂可能也具有相同習性。

目前在驅除蟑螂方面, 有一種方法是利用雌性蟑螂荷爾蒙吸引雄性蟑螂, 之後將其殺死。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則表明, 要想徹底驅除美洲大蠊, 則需要對雌雄兩性均進行徹底清除。

該團隊準備了雌雄各1只、僅1只雌性、僅2—5只雌性等11種模式各14組美洲大蠊在容器中進行培養, 直至其形成含有多個卵的卵鞘, 期間對這些美洲大蠊進行了兩次觀測。

結果顯示, 當有3只以上雌性美洲大蠊時, 其卵鞘的形成平均需要10天左右,

比只有1只雌性的情況要快3天, 第二次卵鞘形成則比其快了9天, 且單性繁殖的後代也全部是雌蟑螂。 當有15只雌性美洲大蠊進行繁殖時, 其所繁育的只有雌性的團體可維持3年以上。 這表明, 和其它雌性接觸以及感受其它雌性發出的化學物質, 對於促進雌性蟑螂卵鞘的形成非常重要。

單性繁殖在其他一些雌雄交尾的有性生殖動物中也比較常見, 例如魚類、兩栖類和爬行類動物當中都有這種現象。 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 被認為是一些動物種群在特殊環境下繁殖壯大的“秘密武器”。 研究小組認為, 從生理學上重新審視蟑螂的繁殖模式非常重要。 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動物學通訊》雜誌網路版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